無形的翅膀---莊子教打高爾夫之祕技

  • Share this:

無形的翅膀 --- 莊子教打高爾夫之祕技

為何老虎伍茲與 PGA 高手們,賽前一天不練球而是尋求心理醫師諮詢?因為高手的球技相差無幾,甚至可說是一樣,為何有人橫掃天下不可一世,有人只能與綠夾克差肩而過; 其秘訣就在比賽時的心理狀態 。台灣高球奇蹟曾雅妮,歷經6年本土化培訓, 2008 年首度進軍 LPGA 女子職業比賽,就揮出令人激賞的成績, 躍登世界女子高爾夫球后。國內的球迷咸認這是「台灣之光」。 曾雅妮的成功關鍵,在於她敏銳的自覺與不屈的意志,下定決心自我鞭策,台灣就誕生了一個充滿自信與陽光的世界球后。 22 歲的曾雅妮心智成熟,她說「 如果現在是叫成功,那是許多失敗累積來的 」。筆者嘗試由世界兩本最著名闡釋內心思想精神力量的名著:莊子與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莊子一書所言,試圖分析冠軍球員的超脫精神力量。

外重者內拙 ------ 莊子˙達生

2011-04-05 曾雅妮在納比斯科女子高球錦標賽衛冕失敗後,分析敗因在「選桿猶豫不決」,力求完美,結果變得不完美。米遜丘球場前兩天熱到爆,這兩天總算起風,有降溫效果,卻帶來另一種麻煩。妮妮說,「風大而且在轉,加上果嶺硬,不會停球,擊球的距離、速度不好抓。」她的上一冠在二月的泰國本田菁英賽,當時的「果決」不見了。妮妮說:「我和桿弟討論要用哪支球桿,討論太久。」想挑出最配合天候、球場狀況的桿子,「因為我不夠相信自己。」各方看好球后氣勢正旺,擊敗本來世界排名廿八、生涯零冠的美國路易絲,曾雅妮:「我太試著想表現好。」

在比賽中,我們會發現,決定成敗勝負的,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技術水平,而是一個人的心態。當我們患得患失時,當我們心有所慮時,你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莊子拖言孔子敎其高足顏淵:你看賭博,賭博有賭大有賭小;拿一片瓦當賭注之人,賭得瀟灑自如,因為此時他想,反正賭的就是一片瓦;但是拿一臺車子當賭注之人,賭起來可是手心流汗、心臟狂跳、運動肌肉緊繃、口乾舌燥 …. 等交感神經系統亢進症狀,當然施展不開;如果再加碼至黃金一車,那有人可是天昏地眩、神志昏亂了;這樣大場面哪有嬴的機會? 為何如此?因為他太看重外物了。如果技巧都是一樣,「外重者內拙」,凡是看重外物的人,內心定是拙劣的。他並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了自己。許多球星是敗給了內心的「在乎」二字,「在乎」會讓我們在面臨大事或大賽時,縮手縮腳,驚慌失措;因為心中過分的患得患贏,結果患失而患輸;莊子又說了一個故事:列禦寇,就是古時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為“伯昏無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時候,志滿意得,滿是驕矜之氣,拉滿了弓弦,然後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滿滿的一杯水,彎弓射箭。第一支箭剛剛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緊跟著發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經在弦上等著呢,手臂上那杯水紋絲不動,而列禦寇這個人也正像木頭人一樣站在那裡,巋然不動。像列禦寇這樣的射箭技巧,不可謂不高,但這樣的人真正達到大境界了嗎?伯昏無人不以為然,說:你這種箭術,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術,而不是無心射箭的射術。「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無人說:我現在邀請你,我們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我看看你射得如何?

伯昏無人就當先走上高高的山崗,腳上踏著風化的危石,身臨百丈深淵,然後轉過身來,倒退著向深淵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腳掌有一部分已經懸在懸崖之外。站在這個地方,伯昏無人請列禦寇上來射箭。而此時此刻,列禦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腳後跟了。這時,伯昏無人說:「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人世間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蒼天,向下可以看清黃泉,世界萬象了然於心,在任何時刻都可以神色不變,氣定神閒。他對列禦寇說:你現在心驚目眩,再讓你射箭,你能射中嗎?這個故事說明,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不要過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擺脫環境而生存。當我們都面對惡劣環境的時候,就要看我們內心所醞釀的心境如何。當一個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懼的時候,這個人才成為真正的勇者,技巧才有發揮的的空間。如果你的心境已經被環境挫敗的時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將一事無成。

木雞德全 -------- 曾雅妮學會放下敵人

經過美國巡迴賽三年多的歷練,「沒有敵人」是她的深刻體悟,也是她奪冠的重要祕訣。曾雅妮最崇拜的偶像是瑞典的索倫絲坦。「索后」在十七年職業生涯中,拿過七十二個LPGA(美巡賽)冠軍,包括十次四大賽冠軍,還有十八個其他巡迴賽的冠軍。在三年前索后即將退休之際,兩人同在新加坡出賽,曾雅妮在晚宴上哭慘了。兩人原本的交集只在球賽中,索后不僅球技好,對後輩的提攜、待人的氣度都是球后級。索倫絲坦退休後,兩人成為鄰居,在妮妮最低潮時,索后到她家敲門,帶來一小時的心靈啟發。曾雅妮茅塞頓開:「我真想跪下來謝她。」

曾雅妮過去對韓裔美籍選手魏聖美並無好感,認為她高傲、目中無人,十來歲時的曾雅妮曾憤怒得說出對她要「見一次、打一次」的氣話。這次在泰國比賽,她正好被分到與魏聖美同組,被問到她的感想,曾雅妮只淡淡說:「她球迷多,兩人同組,球迷也會留下來看我比賽吧。」現在的魏聖美是不是變得比較謙虛和善,我們無從知曉,但曾雅妮已主動拆除對她的心牆。妮妮敞開胸襟,放下敵人;就像索倫絲坦的無私付出,是天后的真正境界。

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他比賽的狀態。那麼,一個人的內心要達到什麼樣的狀態才最好呢?怎麼樣才能達到這樣的狀態呢?莊子講了一個鬥雞的故事:紀子為齊王培養鬥雞。大王希望紀子能養出一隻雄霸四方的鬥雞,能夠盡快出戰。十天過去了,大王問紀子:我那隻雞能鬥了嗎?紀子回答說:還不行,因為這隻雞「方虛嬌而恃氣」,大公雞盛氣凌人,羽毛張開,目光炯炯,非常的驕傲,胸中有一股傲氣。一般人認為,這個時候鬥雞不是正好嗎?但真正懂得訓練的人說,這個時候是根本不行的。又過了十天,大王又問。紀子回答說:還不行。儘管牠的氣開始收斂了,但別的雞一有響動,牠馬上還有反應,還想去爭鬥,這還不行。又過了十天,大王第三次去問。紀子說:還不行。牠現在雖然對外在的反應已經淡了很多,但是牠的目光中還有怒氣,不行,再等等。又過了十天,大王來問。紀子終於說:這回雞可以了。別的雞有一些響動鸣叫,牠已經不應答了。現在牠是什麼樣子呢?叫做「呆若木雞」。紀子說:這隻雞現在已經訓練得看起來像個木頭雞一樣,「其德全矣」,就是精神內聚,牠的德性已經內化了,內斂了。所以,這隻雞往那兒一站,任何雞一看見牠,馬上會落荒而逃。這個時候的雞可以去參加鬥雞了。

在<莊子>裡面,有很多寓言是發人深省的,因為它提供了與我們常人大相逕庭的判斷系統。我們認為,一隻雞如果去爭鬥的時候,就像一個將士上陣三通鼓一樣,需要趾高氣揚,需要躊躇滿志,需要有必勝之心張揚顯露。而莊子給我們的境界是,當牠一層一層把外在的鋒芒全都消除了,把一切的銳氣納於內心。這並不是說,牠沒有真正的鬥志了,而是鬥志內斂。這種時候,才可以叫全德。真正的爭鬥,取得勝利,不在於勇猛,不在於技巧,而在於德性。

以天合天 -------- 曾雅妮的笑容,爭冠的秘密武器

2011 年以來,台灣高球天后曾雅妮在各項大大小小比賽都保持爭冠競爭力,穩定演出讓「紐約時報」讚許她填補了後歐秋雅時代空洞的 LPGA 戰場,總是掛在臉上的笑容也為比賽帶來暖流。「紐約時報」以專文報導「妮妮」,寫到:「曾雅妮在照片中總有兩種表情:開心和更開心。」她總是用笑容面對每一桿打好或打壞的球。為何能在高張力比賽中自然展現笑容?昨天「妮妮」賽後表示,「我只是想在這裡享受樂趣」,就連當地超過華氏三位數的高溫烤得滿身大汗,她都能自得其樂笑說:「今天又是一場 18 洞的 SPA 。」帶著笑容出賽是曾雅妮的招牌,在每場比賽穩定搶佔領先群,就是她能站上球后寶座的最佳武器。

莊子在<達生>篇裡,講了一個木匠的故事:一個魯國的木匠,名叫梓慶。他「削木為鐻」。這鐻,是懸掛鐘鼓的架子兩側的柱子,上面會雕飾著猛獸。這鐻上面雕成老虎的樣子。這木匠把鐻做成了,「見者驚猶鬼神」,看見的人都驚訝無比,以為鬼斧神工啊,怎麼會做得這麼好?那上面的猛獸栩栩如生。梓慶的名聲傳了出去,傳著傳著就傳到 國 君那裡了,所以魯侯召見這個木匠梓慶,要問一問他其中的奧秘。

梓慶很謙虛,說:我一個木匠,哪有什麼訣竅?根本沒什麼技巧啊!他對魯侯說,我準備做這個鐻的時候,我都不敢損耗自己絲毫的力氣,而要用心去齋戒。齋戒的目的,是為了「靜心」,讓自己的內心真正安靜下來。在齋戒的第三天,我就可以忘記「慶賞爵祿」了,也就是說,齋戒到第三天,我可以忘利。齋戒到第五天的時候,我就可以忘記「誹譽巧拙」了,也就是說,我已經不在乎別人對我是毀是譽、是是是非,大家說我做得好也罷,做得不好也罷,我都已經不在乎了,也就忘記名聲了。到第七天的時候,我可以忘卻我這個人的「四肢形體」,也就是說,到第七天,達到忘我之境。這個時候,我忘記是在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了雜念,就做不好了。這個時候,我就進山了。進山以後,静下心來,尋找我要的木材,觀察樹木的質地,看到形態合適的,彷彿一個成型的鐻就在眼前。然後我就把這個最合適的木材砍回來,順手一加工,它就會成為現在的樣子了。我做的事情無非叫做「以天合天」,這就是我的奧秘。

木匠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有一個坦蕩的好心態,就能達到最佳的狀態,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那麼,到底什麼叫「以天合天」呢?怎樣才能做到「以天合天」呢?所謂的齋戒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人就應該用那些本身最合乎規律的事情去應對規律,也就是說,人永遠不要和規律較勁兒,不要違背規律,不要做徒勞的努力,而應該用自己澄淨清明的心,用一種世間大智慧,看到哪些事情可以「以天合天」。這就是人生的效率,木匠齋戒七天,其實是穿越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忘記利益,不用想著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個世間的大利;第二個階段,忘記名譽,不再想著大家的是非毀譽對我們有多麼重要;第三個境界,忘記自己,人其實只有達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最好。

所以,這個木匠告訴我們一個樸素而又玄妙的道理,就是人是要做得好,要穿越三個階段:忘利、忘名、忘我。如果能做到這三點,你就會知道世間大道的規則,做到「以天合天」。

後記:一位球技平庸的後生晚輩,卻敢於探討冠軍之路,請高手前輩亮察,勿將此當作僭妄,原因就像人們繪製地圖一樣,為了考察山巒及高地的特徵,便應置身平原;為了考察平原的特徵,便應高踞山頂;同理為了清楚揭示冠軍的特質,觀察者必應是觀球者;而清楚地認識觀球者之人,則必是高手。當然如果球技相差太多,譬如小弟和常務監事周慶明或鄭俊堂理事,球技約輸差十杆,只能心理建設臨場少輸為贏了。哈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