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現代婦女的夢饜

  • Share this:

子宮內膜異位症 ---- 現代婦女的夢饜

子宮內膜異位有 3 種症狀:經痛、腹瀉、性交疼痛 但仍有 25~30% 患者完全沒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如果長在神經末梢或特定器官會產生的症狀,典型症狀有 3D : 1. Dysmenorrhea (經痛)。 2. Diarrhea (腹瀉)。 3. Dyspareunia (性交疼痛)。靠近坐骨神經的子宮內膜異位組織也許會造成背痛,在子宮表面的子宮內膜異位則大多沒有症狀。但有 25~30% 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的。但因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病患於腹腔中會產生大量液體,其中飽含白血球、最可怕、 最毒的自由 基(參看我寫的自由基篇) ,會造成慢性腹痛、不孕、婦女卵子的死亡,引起嚴重婦女病,請您一定要正視。

常見症狀如下:

1. 經痛: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最常見症狀是月經痛,經痛表示經血流出困難,所謂的「原發性經痛」是指沒有明顯器官病變的骨盆疼痛,而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繼發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經痛,往往是月經來時疼痛兩、三天以上,甚至從頭痛到尾,甚至未來經之前即開始痛,而且有一年比一年痛的趨勢。

2. 性交疼痛:性交疼痛表示在性交時疼痛或有困難,也是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性交疼痛通常是由於在子宮下端的子宮薦椎韌帶,以及後方一個稱做子宮直腸陷凹的地方(亦即子宮後壁與直腸之間)有子宮內膜異位,這會造成性交時疼痛,原因可能是陰道深部的撞擊疼痛。如遇到這種情形,可請對方避免太過深入,以免造成子宮及異位的內膜陷入直接受到撞擊的位置。

3. 背痛:道格拉斯陷凹有子宮內膜異位也會造成經期背痛,子宮內膜異位會與子宮同步在經期產生經血,而這些血卻沒有排出的途徑。患者大多抱怨當她站立時就感到背痛,因此,當這種背痛在月經時期發生,就該懷疑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4. 排便疼痛、便血、經期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加:月經期間腹瀉、排便疼痛或便血可能意味著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腸道或直腸上的子宮內膜異位會出現這些症狀。

5. 不孕: 40% 的不孕婦女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統計:有 30~50% 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會發生不孕症,相對的,在所有的人口中,只有 15% 的人有不孕症的困擾,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不孕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至三倍。更重要的是,年齡大於 25 歲的婦女,罹患不孕症最大的原因即子宮內膜異位症。

6. 經期不規則:經血過多、經期過長(超過七天以上)、常伴有子宮肌腺症,也就是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子宮肌層,這些症狀又因每個人的月經周期不同而更形複雜。

7. 其他症狀:例如,腸胃道不適、周期性的下腹不適,也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容易被忽視。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要針對疼痛及不孕、荷爾蒙失調三大目標,考慮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人工生殖技術治療,取決於患者需要達到的目標與疾病的狀況。藥物治療可以解決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疼痛問題,但是對不孕的問題幫助不大。手術治療可以舒解疼痛的問題,且對於機械性沾粘造成的不孕可能也有幫助,但缺點是有時效性;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在治療後復發的比率很高,而且沾粘的問題也可能在手術後一段時間又發生,一般婦女更經不起一再的手術治療。因此在處理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的問題時一定要考慮治療要達成的主要的目標,然後依病患的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巧克力囊腫 不一定有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而且月經會到處亂跑,以致於月經跑到卵巢內就會形成巧克力囊腫,月經跑到子宮的肌肉層則稱做子宮肌腺症;有很多中年婦女雖然有巧克力囊腫與子宮肌腺症,但是年輕並沒有發現,而且也已生育完,直到中年後因為大出血或是健康檢查時才被發現。這樣的婦女真是無上的幸運,要多做善事,回饋社會。巧克力囊腫的病人也並不一定會有痛經現象,有很多中年婦女多在健康檢查進行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而若是巧克力囊腫的大小只有 1 、 2 公分 ,就不必太在意,如果巧克力囊腫的大小在 5 公分 以上,就要小心,有可能有成為癌症的危險,不得不慎。巧克力囊腫 5 公分 以上者,會有 5% 的機率出現癌化現象,中年後會出現巧克力囊腫變大,就有卵巢癌的危機,所以若是年齡已經 40 歲以上,又不想要生育,就可以考慮將卵巢拿 掉(子宮盡量保留,原因請參看子宮保留篇) 。巧克力囊腫在病理切片時可區分為透明細胞癌與子宮內膜異位癌,尤其是透明細胞癌,通常癒後非常不好,腫瘤指數經常都高達 200 、 300 。

子宮肌腺症就是月經跑到子宮肌肉,使得子宮肌肉變得肥厚,月經期會有痛經症狀外,病人還會出現拉肚子,在治療時也可以注射一種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改善。會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和經血逆流有關,排經不順時,經血剝落後會跑到輸卵管也會流到骨盆腔,也有報告指出有 25% 機率和子宮後傾有關;另外,子宮頸先天異常,青春期處女膜閉鎖與子宮畸形都有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有報告指出,抽菸與吃太多油炸食物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所以,在保健上最好能不抽菸,少吃油炸食物,此外,月經期多熱敷,多喝水,或是做騎腳踏車運動,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骨盆腔的血液循環好,都可以改善症狀;而且也不要吃冰冷食物,因為冰冷食物會使骨盆血管收縮,就會使得月經期更痛而且子宮肌肉產生不正常收縮產生痙攣、月經血倒流。「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指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臨床症狀包括經痛、經血過多,甚至不孕等。子宮內膜異位若長在卵巢內,就是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則稱做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為何跑出子宮外生長?可能的成因包括月經逆流、自體免疫缺損或子宮內膜組織碎片透過血液淋巴系統傳送,內膜組織附在其他組織上等。少數患者完全沒有症狀,但多數會有下墜感、腰痠背痛、腹瀉、暈眩、劇烈的生理痛等。藥物控制子宮內膜異位的效果有限,嚴重的巧克力囊腫需要手術治療,而且有三分之一可能在術後復發,復發原因又與巧克力囊腫術前的嚴重度有關,術前症狀愈嚴重,異位組織造成腹部多處沾粘者,術後復發的機率愈高。

※多而滾 談子宮肌腺症

不孕症裡有種病症酷似「多而滾」的情況,就是月經來時血塊「多」,而且會痛到在地上打「滾」,它就是常聽人說的「子宮肌腺症」。

子宮肌腺症像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會分泌類似月經的血水,這些充滿發炎物質的經血,積在子宮肌肉層中無法排出體外,使子宮從月經來的前幾天持續脹痛到經期結束,嚴重者甚至經年累月、全年無休的疼痛。

嚴重的還會造成慢性發炎反應,破壞子宮肌肉,使它逐漸硬化喪失收縮力,於是每次月經來時,由於子宮無法有效收縮,造成血崩的情形,不少患者因此有慢性缺鐵性貧血。

生育年齡的女性若罹患此病,常因肌腺症衍生出的發炎物質,直接影響胚胎著床,造成不孕。「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肌腺症也不是一天形成。如果將子宮比喻成蘋果,肌腺症就是蘋果腐爛的表現。一開始可能只侷限在子宮肌肉的一小部分,隨著月經到來,會不斷向外擴展;有時會形成像腫瘤的模樣,因此也稱做「子宮肌腺瘤」,嚴重的可能需要切除子宮。

由於國人平均免疫力下降,以往好發於四十歲以上女性的肌腺症有年輕化趨勢,部分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也深受所苦。 肌腺症常合併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甚至合併卵巢巧克力囊腫,不僅病人難以受孕,更讓醫師大傷腦筋。倘若從根除疾患的觀點出發,開刀斬草除根,將不好的全都切除了,雖然改善病人「多而滾」的症狀,但是留下殘破不全的子宮,和不再排卵的卵巢。 手術時如果過度保留子宮的功能性,症狀反而無法完全根治。因此,合併有肌腺症的不孕症患者, 常讓 醫師在開刀時左右為難。近年來發展出一種長效型的 GnRHa( 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促進劑 ) ,針對肌腺症的治療有不錯的效果。它可以抑制子宮肌腺症產生,並降低子宮肌腺症的發炎反應,等肌腺症被侷限在一個小地方時,開刀只要將不好的部分切除,不僅症狀得以改善,而且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對於「多而滾」的病人,醫師的忠告都是說:「懷孕就是最好的治療」。懷孕後,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不來月經,病人有足夠的時間製造紅血球,彌補流失過多的經血,矯正貧血,同時肌腺症在懷孕期間會停止生長,不會惡化,可說是一舉兩得。有些病人可以幸運的懷孕,有些就沒有這麼好的「孕」氣,而必須面臨長期貧血及經痛;建議這些病人應儘早尋求不孕症醫師的協助,揮別「多而滾」,迎接「多兒女」,千萬別等到整個子宮變成「爛蘋果」後才求診,那可是比「阿婆生子」還難啊!

※你該注意 月來月痛苦 子宮疾病警訊

經痛有時是身體有病的警訊,如果超級痛,那說不定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可能,要趕快看醫生。

子宮內膜異位:三到五成難受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以外地方,一次次的月經無法排出內膜組織形成血瘤,造成器官壓迫沾粘破壞,若長在卵巢內,則形成所謂「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的則稱「子宮肌腺症」,也可能長在腸道、輸卵管形成沾粘、阻塞。症狀:月經來潮時,不少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會因子宮充血刺激,不只經痛得厲害,腹瀉嚴重,甚至出現休克,好發年齡是 25 歲到 45 歲,其中三到五成可能難受孕,少數有性交疼痛、月經來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次發性經痛的「病源」通常是子宮,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內沾粘或骨盆腔問題,如發炎、沾粘、充血症候群等。透過內診、超音波或腹腔鏡檢查,找出原因,才能及早治療,以免讓病灶擴大。疾病與疼痛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如果長期疼痛、不易受孕,應到醫院做徹底的檢查,檢驗血液中 CA-125 是否升高,並配合超音波,若未見明顯的腫瘤組織,可進一步做腹腔鏡檢查,以做為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原因不明,可能與經血 逆流或內膜組織藉由血液淋巴系統轉送到身體其他部位,或自體免疫缺損有關。治療:在治療上,可以選擇手術切除病灶或服藥,子宮內膜異位很有可能一再復發,術後 5 年復發率約四成,藥物以荷爾蒙製劑為主,因此需要先做詳細檢查,再配合病人受孕、生活品質等需要,與病人共同商量,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子宮肌腺瘤

不易治療復發率高,子宮肌腺瘤( adenomyoma )其實是子宮肌腺症的一種表現,會造成子宮變大、骨盆腔疼痛、經血過多,也是造成不少女性嚴重經痛的「罪魁禍首」,一般人會與子宮肌瘤搞混。 肌腺症或肌腺瘤是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因此不可能只切除肌腺瘤組織、而未切到周圍的肌肉組織。復發率高,常需要長期服藥。 總言之,雖然子宮內膜異位不易治療又復發率高,但按部就班接受治療、注意飲食、生活保健,適度緩解經痛症狀以及門診追蹤,仍能享有好的生活品質。子宮肌瘤:較易治療復發率小。

成因:子宮肌瘤則是不正常細胞在雌激素刺激下成倍增生,另外一說是子宮長期遭受外力的刺激,或是局部痙攣所致。部分肌瘤小到連超音波都照不到,也有同時有數個多發性肌瘤。相對於肌腺瘤,肌瘤治療較簡單,切除肌瘤也不會傷害到周圍正常肌肉、復發率小。

症狀:子宮肌瘤的症狀,視肌瘤位置、大小、增生速度,及壓迫子宮腔內程度,長在子宮漿膜層(子宮表面覆蓋的肌層腹膜)下的肌瘤,症狀較不明顯,若無壓迫現象,可不理會。

生長在子宮肌肉層內的子宮肌瘤,較有可能引起腹痛、月經異常、出血量增加。而生長於子宮腔內黏膜下的子宮肌瘤雖較少見,由於往內生長向子宮腔突出,容易造成子宮收縮,影響程度較大,造成不正常子宮出血的頻率比較高,出血量也較多,容易引起感染、表面潰瘍等現象。子宮肌瘤患者下腹部出現壓迫型疼痛,與月經周期不相關,不過有些人會在經期時,因為子宮充血、收縮而有顯著的疼痛症狀。

其他可能疾病:

子宮外孕、骨盆腔發炎、充血症候群等,平常應該就可感受到下腹部疼痛,症狀程度不一,而有時在月經來潮時充血更嚴重、疼痛加劇,醫師建議,平時應仔細觀察疼痛出現的時間、程度,交代過去病史,皆有助於及早診斷出病症,提供最適合的治療。

我是原發性還是次發性經痛?

類型 原發性經痛 次發性經痛

好發年齡 約 16 ~ 25 歲 約 30 ~ 45 歲

可能發生的時期 約 16 ~ 25 歲∕ 30 ~ 45 歲

初經、前兩三年月經、偶爾來的經痛(少數生產後) 生產後、偶爾出現的經痛

經痛發生時間 : 月經之前 在黃體期後期逐漸加重

病理因素 不明,可能是過量前列腺素造成。 其他病理因素

症狀 通常不會太嚴重,對止痛藥有反應,通常月經量正常。 和病因有關,通常月經量較多、對止痛藥反應差。

※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因而造成的疾病即稱之。 若長在卵巢內,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而長在子宮肌層的則稱做「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良性病症 , 但卻有類似惡性癌症難根治及一再復發之特性 . 這種難纏的疾病 困擾著無數正值青春年華和生育年齡的女性朋友據統計發生機率約在 5~7% 左右。 子宮內膜跑出子宮外生長的成因,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但依各類理論大致可分成下列幾種致因: 1. 月經逆流,月經來潮子宮收縮時,除了把剝落的子宮內膜,經由子宮頸排出體外,也把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推入腹腔。但正常人也會出現月經逆流現象。 2. 由血液淋巴系統傳送,不少的子宮內膜組織,也由子宮血管和淋巴管在子宮內的開口,轉送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肺部、 肚臍、淋巴結等處。 3. 自體免疫缺損,目前最被接受之假說,子宮內膜在經期時,到處亂跑的情形是非常普遍,只是這些組織碎片,都很快被身體的白血球與淋巴球,特別是巨噬細胞將內膜吞噬殆盡;只有少數的女性,她們的身體無法吸收過多的內膜組織 ( 或說患者之白血球對清除那些倒流回腹腔的內膜細胞有所缺陷 ) ,於是這些內膜組織經年累月附在人體的其它組織,如:卵巢、輸卵管、膀胱、大腸、子宮直腸凹陷,慢慢生長,培養自己之循環系統而形成異位組織。 4. 特殊之子宮內膜,有研究比較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內膜,發現子宮內膜異位患者之內膜與異位組織所含的賀爾蒙接受體,與製造女性賀爾蒙必要的轉化酵素,都比非患者要來的活躍,且具有自行製造女性賀爾蒙的能力而能加速生長。另外異位組織所分泌之生長激素,可使周圍組織纖維化,造成沾黏。異位組織含有較多的細胞沾黏素接受體,使細胞容易附於其他組織。最近研究也發現異位組織所含抗死亡基因 (BCL-2) 較正常內膜持久,因此較易復發。 5. 環境毒素 : 多氯聯苯 (PCB) 與戴奧辛 (Dioxin) 是環境中常見工業毒素 . 其產生很大副作用為引起免疫系統的功能減弱,引發癌症或其他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即為其一。 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成時間,最早報告發現子宮內膜異位之年齡為 10.5 歲,另外幾篇針對 11~19 歲青少女因經痛而接受腹腔鏡,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比例達 38~65% ,約一半左右所以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根源是從青春期便已開端,經年累月至適婚年齡才出現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部位,臨床症狀及併發症: 1. 經痛,子宮內膜最常沉積於卵巢、子宮背面與大腸表面等處,平常沒症狀,月經來潮時子宮充血、白血球聚集加上子宮外回流的血液,形成極度刺激的狀態。會造成下墜感、腰酸背痛、腹瀉、暈眩、劇烈的生理痛、及休克等各種症狀。許多女性從年輕時便開始有症狀,最常見的時期在 25 歲到 45 歲,生殖週期最旺盛的時段,而在這時期,大約 1/3 到 1/2 的生育女性,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反之,並非所有內膜異位的女性都會有經痛。 2. 不孕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約有 30%-50% 的比例會不孕,為何會不孕到目前仍未有結論;但是許多的患者,在腹腔鏡檢查時,輸卵管都是通暢的,而且大多數也沒有內膜異位的侵蝕,但這些病患,經治療後許多人都可自然受孕。很明顯地,縱使是很小的子宮內膜異位點,沉澱在離輸卵管很遠的位置,也會造成不孕的後果。目前由臨床的實驗證據,可確定真正原因是:由於子宮內膜在骨盆腔算為一種異物,平時便會受到血中白血球的攻擊,而這些反應,所釋出的生化產物,會影響到各種生理功能:卵子的形成、排卵、卵子被輸卵管拾取、精蟲的運送、精卵結合的能力、胚胎的發育,一直到著床等,均會產生干擾的效果;隨著病症程度加重,婦女達成受孕的能力,便慢慢下降,直到不孕症門診檢查才被確定。 3. 性交疼痛,約有 25%-40% 比例會發生,而且有可能會造成性交後的點狀出血。在月經來潮時,因為內膜脹大、流血,性交疼痛會加劇。 4. 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約 10%-20% 因荷爾蒙不平衡,囊腫腺體的增生,會導致異常的出血。 5. 手術疤痕組織週期性疼痛。 6. 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粘膜。 7. 非特異性症狀如:血尿或解尿疼痛、排便疼痛。  但是許多的患者,在腹腔鏡檢查時,輸卵管都是通暢的,而且大多數也沒有內膜異位的,小心可能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翁小姐是個年輕的上班族,平時工作忙碌,飲食不定,也不太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最近半年,每次生理期來,下腹疼痛程度越來越嚴重,血量偏多,她的好友建議她到婦產科檢查,才知道自己右側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巧克力囊腫,正式名稱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而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組織不在正常位置增長。女性的子宮內膜生長於子宮腔內,生理期所排出的物體,就是子宮內膜組織與血液混合物。如果這種組織長到其他地方去,生理期來的時候,該處也會有類似月經來潮的現象,造成局部腫脹發炎,就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目前醫學仍無法很確切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原因。目前大家比較接受的假說有:

1. 經血逆流:月經來潮子宮收縮時,除了把剝落的子宮內膜,經由子宮頸排出體外,也把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推入腹腔,於骨盆腔其他地方增殖。

2. 由血液淋巴系統運送:不少的子宮內膜組織,也經由子宮血管和淋巴管在子宮內的開口,轉送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肺部、肚臍、淋巴結等處增殖。

3. 自體免疫缺損:子宮內膜在經期時,到處亂跑情形是非常普遍,只是這些組織碎片,都很快被身體的白血球與淋巴球吞噬殆盡;不過仍有少數女性,她們的身體無法吸收過多的內膜組織,於是這些內膜組織,就附在人體的其它組織,如:卵巢、輸卵管、膀胱、大腸、子宮直腸凹陷。

4. 基因缺陷:子宮內膜異位症常使病患有下列症狀:

1. 經痛:子宮內膜組織最常沉積於卵巢、子宮背面與大腸表面等處,月經來潮時子宮充血、白血球聚集加上子宮外回流的血液,形成極度刺激的狀態,因而有下墜感、腰酸背痛、腹瀉、暈眩、生理痛,嚴重時會有休克等各種症狀

2. 月經來量變多:由於子宮內膜組織增多,加上荷爾蒙不平衡,導致月經來量增加,有時經來前就會有點狀出血。

3. 性愛時疼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導致骨盆腔臟器的沾黏,局部腫脹,過度或是劇烈運動刺激局部沾黏處導致疼痛。

4. 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約有 30%-50% 的比例會不孕,為何會不孕到目前醫學界仍未有結論。

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部位

1. 卵巢 2. 輸卵管 3. 子宮表面 4. 子宮直腸凹窩 5. 子宮肌肉層(該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是子宮腺肌症) 6. 大腸、直腸表面 7. 骨盆腔

子宮內膜異位症如何被診斷: 1. 觸診檢查:陰道內診時,會有子宮薦骨韌帶結節、子宮直腸凹陷窩壓痛情形,腹部觸診時,單側或雙側卵巢腫塊固定不動。

2. 血液檢查:檢查 CA-125 。這種腫瘤指標一般不用來臨床篩檢,卻可以協助醫師追蹤是否有卵巢瘤的增生,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3. 影像學檢查:婦產科最常使用的檢查為超音波。

4. 腹腔鏡檢查:臨床上用來確定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最重要的工具。

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臨床上統計研究,約有 10~15% 女性有這方面疾病,只是症狀輕重程度不同。治療則是根據臨床症狀來決定,目前約可分成下列幾種方式:

1. 藥物治療:疼痛時使用止痛藥治療,而真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是使用療得高 (Ladogol) 、黛美痊 (Dimetriose) 或是性腺荷爾蒙刺激素同類劑 (GnRHagonist) 來抑制月經來潮,減少病灶擴大,進而減輕病情。

2. 手術治療:當影像學檢查發現有明顯病灶(如卵巢長巧克力囊腫),或是藥物治療後疾病輕微改善,則可考慮以手術方式進行病灶清除,一般以腹腔鏡手術最受歡迎。

3. 合併療法:即先進行手術治療,然後接續藥物治療,通常使用在病況較嚴重的病人。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中醫文獻方面,並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不過其引發的主要症狀,可在「癥瘕」、「積聚」、「痛經」、「月經不調」、「無子」等病證中找到相應或類似描述。子宮內膜異位在女性月經週期荷爾蒙作用下,導致局部異位病灶出血與壞死,其內膜脫落中醫稱為「離經之血」,離經之血蓄於下焦而致瘀,而寒凝血瘀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等致病之主因。

一般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著重於以下三項的治療:第一,讓內膜不再異位;第二,讓已經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萎縮,第三則是讓已經異位的脫落組織和血液吸收。 由於病灶組織屬於不正常的離經之血,病因屬「血瘀」,因此療法則為「活血化瘀」、「引血歸經」,還可從下列三方面著手:

一.改善症狀:除了可改善子宮內膜異位所造成的痛經、慢性腹痛、性交疼痛等疼痛症狀,並可改善骨盆腔循環,幫助懷孕,對於子宮內膜異位所致的不孕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緩解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治療引起水腫、體重增加、皮膚油膩、長青春痘、腸胃不適、頭痛、頭昏眼花、疲倦等不舒服的症狀,可將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三.預防復發:手術治療之前、後,服用藥物調理可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率。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在飲食方面,要少吃燒烤炸辣及刺激性食物,而冰品、冷飲、及寒涼的水果會導致骨盆腔循環不良,所以不宜多食。最重要的是:不可濫服補品,如四物湯、八珍湯、中將湯、十全大補湯等補藥,會造成骨盆充血,極可能使子宮內膜異位更加嚴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