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漲 了 - 高學費的沈思
心痛 啊 ! 一個優秀、有著美好前程 的政大研究生林柏儀,不滿高學費政策,去年號召學生到教育部陳情,被控違反集會遊行法案,雖然林一審獲判無罪,不過,案經台灣高等法院審理後,以警方 3 次舉牌制止,林柏儀仍拒不解散,改判他拘役 40 日,得易科罰金,緩刑 2 年確定,人生的白紙上留下了悲哀的汙點。今年大專院校學雜費再喊漲!各校明年都擬調漲學費,漲幅最低二.四%,最高達十%;若以公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四萬元、私立大學七萬元計算,明年最高將分別增加四千元及七千元。教育部長杜正勝說,為了讓國內大專院校更有競爭力,教育部對學雜費的調漲幅度最好不要管太多 ,這是政務官的擔代嗎 ?
由於近年來國際經濟局勢的劇變,使得台灣社會貧富懸殊化的處境愈趨嚴重。台灣目前的大學學費,佔國民平均所得的比值,以公立大學來說,台灣佔 12.5 %、日本 19 %、韓國 16 %、美國 15 %、澳洲 11 %,以私立大學來說,台灣 24 %、日本 48 %、南韓 27 %、澳洲 71 %、美國 70 %,由數字上來看似乎尚算合理,但對於實際上負擔學費的家長、學生則有不同的感受,認為大學學費太高,許多經濟弱勢的學生,受教機會已受到戕害,平等的教育機會受到嚴重的考驗;許多學生前往教育部抗議「考得上,讀不起」,抗議「孩子金榜題名時,家長債台高築日」,顯示民間對學費確實憂心忡忡的現象,為政者不可視作無物。
台灣的大學所以一再調漲學費,並不是國內工資大幅提升的緣故,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來大專院校一再的增加,但是政府預算中,高等教育的經費並沒有對等比例的提昇,結果每一個學校受到的補助日益減少,加上學校的募款也算成績,不得已只有從學生的學雜費調升著手,使得高學費的時代提早來臨。以往大學生很少時,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將來要做學者或是社會領袖,但是現在及未來大部份的人都可以唸大學了,很多大學生要從事以前非大學生的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提昇每個人的附加價值,使生產力的水準提高,厚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將來各個大學在競爭下,自己去找出最能夠提高學生對社會有用的能力之方向和方法,由此看來,大學學費的自由化與多元化,未來是世界無法抗拒的趨勢。
面對高學費的難題,需要政府、個人以及立法委員的共同努力才有辦法解決,政府應該儘速修定大學法二十七條,增定四年一貫的統一費率,使學生在學期間均維持統一費率,爾後學校調整的學雜費均不適用於已入學之舊生;實施教育基金相對利息補貼制度:美國的作法是子女年幼時,父母即在每月的薪水中儲蓄部份的額度,作為子女的教育基金,鼓勵父母以「零存整付」的方法,儲蓄子女教育經費,延長大學畢業生助學貨款還款的期限;增加私校補助,但相對的要求該校董事會進行相對的募款,以彰顯原本私人興學的目的;最後希望立法院也儘速修定「公益彩券發行條例第六條」,將彩券的盈餘、用及回饋於教育用途之上,經過這些完備的配套措施,多管齊下,使「經濟能力」不再成為能否進入高等教育體制的絆腳石,如此對台灣長期的發展才是有利的。(
筆者認為,此次公私立大專院校再度集體聯合調漲學雜費,且部分學校調幅高達十%的做法,實頗有商榷的餘地,教育部高層不應一再以「提高大專院校國際競爭力」及「大學自主」等似是而非理由坐視不管,聽任校方我行我素,隨意提高學雜費,讓中低收入戶家庭陷入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困境,而應出面與各大專院校協調,務必要求各校將調幅降到最低,以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高達四十三%受訪者認為,兒女高等教育基金必須準備五百萬元以上,且高達七成坦承,自己目前經濟能力無法支付子女龐大高等教育費用,在此情況之下,教育部長官實應體恤民情,設法解決,怎能說出「最好不要管太多」這種不負責任的話來?誠摯呼籲教育部高層行行好,儘速研擬對策,不要讓民眾失望!
理事 趙堅醫師 200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