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揚大佛與大龍峒孔廟
阿富汗中部,興都庫什山區, 巴米揚 城坐落在美麗的山谷中。公元三世紀到五世紀期間,當地人民耗費了數十年光陰,從山壁中開鑿並雕刻出兩尊巨 佛 ,一尊造於公元五世紀,高 55 米 ,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於公元一世紀,高 38 米 ,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裏,並在其各自的著作《 佛 國記》和《 大 唐西域記》中對 巴米揚大佛 作了生動的描述。 1500 多年來,兩尊大 佛 可謂飽遭劫難,自伊斯蘭教於 9 世紀傳入阿富汗後,兩尊大 佛 經常成為襲擊目標。 在成吉思汗時期, 巴米揚 城更被夷平,但兩尊佛像倖存。 2001 年3月,蠻狠的塔利班政權不顧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執意炸毀了舉世聞名的巴米揚大佛。9個月後,塔利班政權崩潰了,阿富汗臨時政府決定重建阿富汗最偉大的歷史文化遺產 ── 巴米揚大佛。
台北市大龍峒,自清朝末年建起,與艋舺、士林為台北目前保存較好的文化區塊,是北台灣首屈一指的文化重鎮,台北孔廟、保安宮、樹人書院(大龍國小前身)、陳悅記古厝 ── 大龍峒文化聚落,都是先民用智慧和血汗點滴凝聚的歷史見證,歷史文化意義濃厚,是台灣居民共同的記憶與資產。近來由於台北市政府推行的「北大同計畫」,將大龍峒古蹟長久以來的外貌和社區歷史的共同記憶徹底更改,扭曲原貌,消滅歷史脈絡的見證和記憶。社區的蘭州派出所,在社區居民呼籲保存下,被冠以日本殖民統治之眼,和破壞風水使日治期間不出狀元之說,無預警的強行拆除;接著又要拆除孔廟、明倫堂圍牆、保安宮鄰聖苑圍牆,陳悅記祖宅的圍牆、旗竿,以及鄉紳先民血汗所捐建的樹人書院學產,建設百多年的大龍國小及校園將重建而不復存在!
塔勒班的最高領袖奧瑪摧毀佛像的理由是,穆斯林反對 “ 偶像崇拜 ” ,這些佛像都是對阿富汗人所信奉的宗教的侮辱。他說︰ “ 真主是唯一的,那些佛像受到敬奉是錯誤的,它們必須被毀滅。 ” 這個說辭,您認同嗎!但是孔廟的「萬仞高牆」為何也要拆除呢 ? 拆圍牆並不會讓文化更發達,將古蹟原貌改變,將世代的歷史記憶抹滅,為什麼不把經費拿來重新綠化、整頓這裡,反而更有意義?世界上每ㄧ個執政者只要拆除古蹟,多年之後莫不後悔萬分; 都市 更新,或者是施政的一個部分,但碩果僅存的歷史 文化 、文物,一旦被消滅就再也回不來了!無論如何的重建,如何的包裝,一切都將不復存在。那原本存在古蹟裡重要的意涵和背後深遠的故事,拆除的同時形同毀滅。停手吧!馬市長!
綠色和平廣播電台董事 趙堅醫師 2006.10.10 國慶
2006.10.12於綠色和平電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