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興揚之旅 意義在此
大企業家張榮發先生於 2006 年 5 月 4 日 在日本表 示 ,陳總統過境美國的困境,鬧得風風雨雨,他不知道,總統拼這種外交意義何在?拼這種外交,有意義嗎 ? 大家都知道「弱國無外交 」 ,但是衡諸歷史,沒有比台灣目前的外交處境來的更艱辛、更困苦的時代了;中國大陸利用複雜的國際情勢,在國際上強力打壓台灣,近年來更因經濟起飛,國力日盛,遂厲行「三光政策」,即挖光台灣的邦交國;擠光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發聲機會;堵光台灣的出路、活路。難道為國者就要束手待斃嗎 ? 所以,不屈不撓的繞境、謙卑、禮貌的、主動與美國第一夫人握手,以化解誤會,這都是治國者抱負、志向的表現,不論成果如何,都應給予掌聲。
春秋時代,楚莊王當政之時,國勢強大,欺凌鄭國,圍城三 月;城破後,鄭襄公肉袒牽羊(脫去上衣,牽著白羊),去迎接楚莊王入城,表示請罪受刑。楚王左右皆曰 : 「得到一個國家,就不能赦免」。楚王說:「國君能夠謙卑而居人之下,必能得到人民的信仰和效忠,這個國家還是有希望的,是無法滅亡的」。 於是退兵接受和 談 。此時大國如晉國都要忍 讓楚國 幾分,晉君本欲出兵伐楚救鄭,大臣勸諫:「川澤容納衆水,也會容納汙濁;山林草莽之地,也會藏有毒蟲;美玉也會含有瑕疵、斑痕;國君忍受一時之侮辱,也無損於大德;這是上天的常道。國君還是等待更好的機會吧!」晉景公聽了,就停止發兵。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其評論張良的文章中,也詳細分析了劉邦之勝與項羽之敗,就在於忍與不能忍之間的差 別 。項羽不能忍,雖然百戰百勝,但輕易磨損了他的鋒芒;劉邦能忍,隱藏鋒芒而待項羽的衰敗;忍小忿而成就大謀啊!
台灣目前的戰略,是聯結日本,親善美國;台灣的安全,除了靠我們自己,也要靠強大的友邦;自古英明的治國者,必有超越凡人的氣度與節操。凡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或逞口舌之爭(如龜兒子),這是凡人之小勇;真正的大 勇 ,是如大思想家-老子,所言:「能夠承受全國所蒙的屈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夠承受全國所蒙的災難,才配作天下之王」。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但是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時的外交策略,不也應該如此嗎 ?
趙堅醫師 台灣文化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 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