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一般來說,腸胃炎患者有3大飲食禁忌: 1.太過粗糙與過熱的食物 平時盡量少用,攝取時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例如纖維過老過粗、咬來感到費力的筍子、蘿蔔等。 2.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 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例如地瓜、青椒、洋蔥等,易產生飽漲感。 3.刺激性食物 咖啡、可樂、酒、辣椒、芥茉、胡椒等。 腸胃炎患者除了以上三大飲食禁忌外,平時也應遵守以下飲食原則: 1.三餐定時定量、不宜過飽。正餐之間可少量加餐點,但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2.症狀嚴重時以軟、爛、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食,豆類、花生米等硬果類都要煮透、燒熟。 3.宜清淡油少,清淡膳食易於消化吸收。宜選用蒸、煮、燜、燉、燴等烹調方法。不宜選用煎、炸、燻、烤等烹調方式,會較不易消化。 4.若罹患表層性胃炎,雖會分泌過多胃酸,易消化含高蛋白的肉類,但肉類所含的肉汁會促進胃液分泌,因此不宜攝取過量。 5.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品,雖能抑制胃液分泌,卻不易消化,會停滯胃中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表層性胃炎患者,應適量攝取經乳化的脂肪植物油。 6.急性腸胃炎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先禁食1~2天,使腸胃得到足夠的休息;待症狀較緩解,沒有噁心感時,可以先開始吃一些清淡食物,例如米湯、稀飯等,慢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