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埔田園風光

  • Share this:

錦繡堂,建於清光緒初年,具有130多年歷史的錦繡堂,整棟建築係一棵千年樟木建成,極具文化及美學價值,是南埔著名的古老客家大宅院,民間許多傳說中,一棵樟木與兩頭牛的故事最為鄉里津津樂道,那個橫樑也是樟木做的

早 期的農業社會中,竹編是農家大大小小都必需要學會的手藝,農閒時的三合院中往往會看見大夥兒們圍坐在一起聊天,編起各式各樣的竹編器具日常用品,來到竹編展示館裡,除了參觀各式各樣的竹編器具,也可以自己 DIY考驗巧手,體驗一下竹編的樂趣。像這樣大型的穀倉也是蕃薯伯做的ㄛ

還有牛車候車站,假日應該會比較多遊客,今天都沒什麼人

水車是農田引水灌溉的工具,通常用於將水

往較低的水圳導入較高的田中,在山多平地少

的北埔,水車尢其重要,自南埔圳開濬  這座

水車就開始運轉至今已有 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百年引水道於北埔開墾之初即開鑿,於道光二十五年完工〈西元 1845年〉,並於引水道末端,建置水車調整水位差,灌溉良田千甲。百年水車從水道通水至今,運轉業以近 160 年,為全台灣僅見之竹筒式水車。

水車運轉原理:利用水圳水流帶動葉片使水車轉動,竹筒汲水後利用 45 度角往上旋,竹筒內水不外灑,旋轉至頂點再利用 45 度角,將水倒入梯田之集水槽

橘花漂來淡淡花香

七早八早的田園景色

大林洗衣場位於北埔村通往大林村的交通要道上,距北埔村大約有一公里,距大林村南大村區約一百公尺,步行便可以到達。

洗衣場現有設施為村民自發營造的成果,村 民利用簡單易的材質搭設棚架,再以幾塊大石置放在水圳邊作搓洗衣服之用。另外還有曬衣的竹竿,及一個掛鐘。除了大林村民,北 埔、南興村的村民亦會開車或騎車來此地使用,往往洗衣之順道洗車。

狗仔偷拍,馬上被發現,還的貼嚕

糯米橋一開始是為了運送大南坑和小南坑的礦產而興建的一條竹林便道,後來居民用古法重新建造,在橋身磚隙部分用糯米與石灰的混合物加以黏著。歷經了民國 24 年關刀山及 921 兩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搖。 用糯米及磚石混合紅糖、和泥土混合,黏造橋身和橋墩,看起來不是很堅固的樣子,而且橋上不能讓車子行走,因為上面有坑洞,人可以走,再加上橋上、橋墩佈滿了許多的草,整座橋充滿給歲月洗禮的痕跡。

古時候的人都知道怎麼運用生活中的東西去造橋,而且比起現在的橋,它反而更加牢靠;每一塊磚石彷彿都很傲岸,挾帶著歷史遞變的滄桑和自然洗禮的歲月。它己然是一個渾厚且堅毅地的生命體。你一定要到此走一遭,會有不同的感受及發現。

【 糯米橋 】

糯米橋是先民用古老的方法所建造的百年老橋,整體造型及質感古樸而堅實,可引發思古幽情;橋下溪水碧綠清澈,常有垂釣者駐留其間,別有一番情趣。

■開車: 竹林交流道下→沿120縣道往竹東方向行駛,竹東→沿3號省道至北埔後左轉直行即可抵。

■搭車: 自竹東搭新竹客運往北埔或珊珠湖,於北埔站下車,轉搭往小南坑的班車,於內豐國小下車

這是今天到果園收成的結果,辛苦吶

怎麼都種在高山斜坡上,天雨路滑還滑了一跤,痛...

原來也是要用剪刀剪,分2段剪,先剪樹枝從樹上拿下來,拿下來後再從蒂那邊開始剪斜的

如果偷懶直接拔掉,那很快就會壞掉了,保持期限就沒那麼久了

原來種田和種果園都一樣辛苦,還要看天吃飯

人都有點站在懸崖邊感覺,恐怖...

南埔大橋

就一路爬山邊走邊看,那個橋是我待會的終點附近,厚怎麼還那麼遠

龜山島

小小羊兒一直咩咩叫,都還沒滿月吶

榖倉內還可休息,不是只有參觀用

今天去走走動一動,流了不少汗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