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下雨 七早八早還賴在床上不想起床 可是今天要去醫院吶 不管刮風下雨還是要去醫院 好啦 我再賴個幾十分鐘 怎麼睡一整天了還不夠
氣管切開術簡介
當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侵入性呼吸器輔助呼吸時,人工氣道是必須的。人工氣道建立主要藉由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完成。氣管內插管可藉由鼻腔或口腔施行,對於需要緊急建立人工呼吸道的患者是個迅速簡單的方法。不過若患者有上呼吸道阻塞情形時則不適用此方法,應採用緊急氣管切開術。一般來說經由口腔內插管施行上較方便,但和經鼻插管比較起來則帶給患者較多不適,而經鼻插管之缺點在於技術上較困難且經鼻插管之管徑無法太大,會增加呼吸道阻力影響日後呼吸器訓練及痰液抽吸。
加護病房患者及家屬常會問為何要接受氣管切開術?氣管切開術顧名思義即是在頸部氣管處切開一小洞插入氣切管。相對於氣管內插管,優點在於:
(一)因氣管切開術形成之人工氣道距離較氣管內管之長度縮短,可減低氣道阻力,有助於呼吸訓練。
(二)可減輕因氣管內插管帶來之不適,同時有助於口腔清潔及減低口腔潰瘍之發生。
(三)若情況允許,某些特殊氣切管可用來發聲,促進患者之溝通能力。
(四)若情況允許,患者可改由口腔進食。
(五)至於何時由氣管內插管改成氣切管?目前尚無定論。提早作氣切術或稍後再做對於呼吸器脫離並無明顯差異。主要由醫師依據各患者之病情作判斷。目前普遍認定之時間點為插管後十天左右。
(六)氣切本身和氣管內插管對於呼吸器相關之肺炎之發生並無差異。
那些患者需要接受氣管切開術呢?
1.已使用呼吸器超過十天仍無法脫離呼吸器。
2.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長期依賴呼吸器。
3.上呼吸道阻塞(口腔或咽喉部腫瘤等… )
4.患者本身無法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隨時有呼吸道阻塞之危險包含一些長期臥床、意識不清、腦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氣管切開術危險性不高,常見之併發症為出血、氣胸、氣管狹窄等,本院於去年發展經皮氣管切開術。這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好處是可在加護病房內施行,減低患者運送至開刀房之危險,傷口較小,開刀時間短。因此方法需在支氣管鏡施行下完成, 所以對於一些血壓不穩定、呼吸器使用條件較差患者容易增加手術危險,另外頸部解剖構造異常或過於肥胖者也不適用此方法。
本來還覺得有個男病人 拿尿壷來做復健 已經夠奇怪了 沒想到真是無奇不有
今天有個復健科病人 要騎腳踏車 我們在幫他服務時 突然驚覺他怎麼在賞自己巴掌 剛開始還覺得可能是有蒼蠅或蚊子吧 就沒有阻止他 後來覺得不對勁 怎麼接二連三的賞自己巴掌 我一問之下才知道是他為了讓自己清醒一點才自己打自己巴掌 我很少看到有這種情況 真的嚇到我們了 只能勸他不要再打了 動一動就可以讓自己清醒了 奇怪 怎麼都喜歡趁我們不注意時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