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又稱過敏性皮膚炎,是一種與遺傳體質有關的免疫性皮膚病。通常在新生兒或幼兒期會發生皮膚變化,這並不會傳染給別人, 60% 在一歲前有皮膚症狀,最常發生在二歲大的幼兒,約 80% 逐漸合併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家族其他成員也常有類似過敏疾病。約 3%~5% 的孩童 ( 六個月大到十歲 ) 有此問題,明顯的家族史者發生率大為增加,通常男性罹患率較高,會皮膚乾燥、很癢、肌膚失去保護層容易感染病菌,有不正常的血管收縮性反應、臉及四肢易變蒼白,指趾遇冷氣快冷,回溫較他人慢;半數病人有乾皮症;冬天可見毛囊角化或魚鱗癬樣變化,皮脂腺機能較低;有獨特的個性即早熟、高智能、個強、活潑且具攻擊性的,易憤慨或緊張。症狀反覆發作,輕重程度差異大, 50% 患者到二歲前可逐漸減輕,大部份的病例如經良好的治療,可於小兒期至青春期前自癒,也有少數持續至成人期。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布常病程分為三期: 1. 嬰幼兒期 ( 兩個月大到二歲 ) 病發部位除尿布包裹範圍外,幾乎波及全身,尤其臉頸及四肢的伸、屈側部分;呈泛紅濕疹樣變化,有時因搔抓而有小水泡或浸透液,慢慢變成痂皮 2. 兒童期 ( 二歲到十二歲 ) 大部分在手肘前凹窩、膝膕部及頸部,皮疹分佈可遍及身體;四肢伸側,臂彎,膝蓋窩等皮膚皺折,紅斑不明顯,水泡較少,以丘疹為主,長期搔抓則逐漸出現苔癬化,嚴重時會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 3. 青少年 ( 十二歲到成人 ) 常見四肢屈曲部位或手腳掌。臉、頸部有些許濕疹,四肢屈側或手足關節等皮膚表面變得厚硬、粗糙。其他皮膚表徵包括毛囊角化,白色糠疹,眼臉色澤加深,掌紋變複雜。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溫度與季節-過度冷、熱、乾、濕或過多日曬都會加重皮膚的癢感,盡量處於涼爽舒適的環境。夏天適度運動完後可沖溫水澡將汗水沖掉後,補上適宜外用藥及保濕劑;秋冬時溫度下降造成加重皮膚乾燥、乾癢,需多塗保濕乳液或凡士林。溫暖濕潤、溫度變異不要太大對他們而言是比較有幫助的。
沐浴與清潔-每天可行兩三次短時間的溫水沐浴。太熱的水或鹼性肥皂清潔身體都極易使身體變得乾燥易發癢,洗澡時可在澡盆內加入一些沐浴油或特別適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肥皂以減少清潔時皮膚的水分散失。洗完澡以壓乾的方式溫和擦身體,微濕時立刻擦上的少量凡士林或是使用無香精的保養乳液 ( 乳液的選擇以較為固態為佳 ) 。
環境與感染-灰塵和塵蹣是常見的過敏原,羽毛、棉花枕頭、尼絨、羊毛、寵物毛、或地毯等均應盡量避免接觸,起居室內溼度不要太高,不飼養寵物及不讓小孩吸二手煙。因經常搔抓出傷口所以易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故有傷口時要特別小心處理;若病情較嚴重或發生細菌感染,宜請教醫師視情況給予局部外用抗生素或口服抗生素治療。
飲食與衣物-儘量穿柔軟寬鬆的棉織物,避免毛料或人工纖維,最好是 100% 純棉或至少含棉 80% 以上;夏天避免穿過多衣物,減少流汗引起癢感。攝取均衡的營養,目前並未證實哪一種食物會使病情惡化,但若發現有容易引起病狀的食物宜盡量避免。少吃奶蛋、海鮮、花生、醃燻類、罐頭、含人工色素果汁、糖果、香茹、竹筍等食物。但不宜對食物做過多的限制,以免影響小朋友的生長發育。
避免搔抓-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先有皮膚炎才癢,而是癢、抓、疹三部曲,其中抓更導致惡性循環中重要的因素。抑制搔抓,保持指甲短而乾淨,孩子因劇癢難耐的搔抓動作,父母不宜一味苛責,宜具體協助小孩解決痛苦。
情續和壓力-情緒和壓力會影響孩子搔抓習慣。病童因長期發癢及全身性皮膚疹子所造成美觀上衝擊,常會呈現急燥不安或較為自卑的人格發展,焦慮的心情更易加重癢感、病情。家人應付出較多的耐心與關心陪伴病童度過發病期,鼓勵發展其他興趣以分散注意力;避免給予壓力,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有些父母擔心藥物副作用並認為長大自然會好,而不積極處理,這樣的態度會讓小孩覺得孤單、缺乏被了解並延誤病情;也有父母覺得和家族史有關,而有愧疚感,因此對孩子嚴重溺愛,如此也不利其身心健康。
目前異位性皮膚炎只能控制,而無法治癒。而早期有效的控制及治療可抑制惡性循環並能增加青春期後改善的機會。病童在青春期之前會起伏不定,應選擇固定的 皮膚科 醫師做長期的追蹤治療。除了平時的保護工作以外,藥物治療 應按 醫師指示 ( 如口服抗組織胺、口服抗生素、外用副腎腺皮質素藥膏 ) ,切莫自行買藥使用。父母要積極協助孩子,讓他了解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線,願意協助他解決痛苦;心平氣和地試著讓小孩接受自己的疾病也很重要。只要家長、病人、醫生能充份溝通,信賴,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利用檢查找出過敏原,常常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淨,注重平日保養,孩子仍能擁有快樂又充實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