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就是種田

  • Share this:

王志鈞

很多財經專家教人理財,可是沒讀過經濟學、投資學的上班族,還是滿腦袋糊塗,不知理財該從何處下手。為了解決這些人的煩惱,我來說個簡單的比喻,保證你三分鐘就搞懂投資理財的重點!

理財就是種田!記住這句話,因為這很重要,只要搞懂農夫種田之道,那麼掌握理財訣竅也就十拿九穩。底下嚐試以此分析三個重要的理財觀念:

第一、農夫種田不可能揠苗助長、一夜收成,而必須花時間等穀物成熟。

投資理財跟種田一樣,需要靠時間來累積報酬率,投資人必須耐心等待股價上漲或基金增值,因為我們不可能光想要買到三天連拉三根漲停板的股票,也不可能冀望一次就投資到一年淨值翻三倍的基金。因為這種速成的行為叫賭博,不叫投資。

第二、農夫有兩塊田,一塊是門前廣大的稻田,一塊是後院小小的菜園。

現代投資人也一樣,有上班本業與業外理財的差異。稻田是農夫的本業,早晚辛苦耕作,為的是一年可以有固定的穀物收成;菜園則是農夫的業外投資收益,是清早與傍晚花點閒暇時間澆澆水、拔拔草的行為,為的是讓餐桌飯碗裡多點開胃小菜。

上班族作投資理財也是這樣的,現代人最大的現金流量收入並不是投資行為,而是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的職業,因為有了固定職業,每個月老闆才會在固定時間發固定的薪水給我們,這就跟稻穀一年有定期、定額的收成量是一樣的。

投資理財行為僅只是我們後院裡的一畦小菜園,是下班時間才能進行的資金調度行為。也就是說,不管你是投資什麼商品,都不該利用上班時間進行,而必須下班後輕鬆為之,以不耽誤本業為最高指導原則。

第三、菜園與稻田的配置比例要正確。

農夫的菜園小、稻田大,才能讓每年的收成量維持最大的效益,上班族投資理財也該是這樣的,必須把更多的心思配置到上班時的本業競爭力上頭,而不該是投資理財的知識。因為本業競爭力提升,薪水成長的幅度絕對會遠比菜園蔬果增值的幅度。

把 70% 以上的資源與時間投入職業收入的提升上頭,再把 30% 的資源與時間拿來努力投資理財,這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從結果來說,也是這樣的,你一年 70% 的收入應該是倚賴上班族的薪資所得,而只有 30% 來自於投資理財。

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看這 30% 的投資收益,只要你掌握正確的菜園經營之道,每年 30% 的理財所得,透過經年累月的貯存,就會讓倉庫豐饒,讓年老力乏,無法耕作的晚年生活依舊衣食無虞。

投資的大忌是什麼?我個人覺得是沒有耐心。不曉得為什麼,台灣人似乎是特別沒有耐心的一種民族,老是喜歡買了股票,就要看它立刻日日紅。或者投資了一檔基金,就想要立刻看到淨值上揚,停利出場。

投資如果能夠這樣快速收成的話,那就跟栽種化學肥料的蔬菜一樣了,蔬果是長得飛快,但是,也變得不好吃,而且沒營養了。更糟糕的是,如果還噴灑過多的農藥,導致有毒物質殘餘過多,還會有致癌的風險。

目前市場人人聞癌色變,因此,有機蔬菜大為流行。

有機蔬菜和化肥蔬菜有何差別呢?我想,至少有兩點差異:

第一,有機蔬菜放久了,不容易變壞,葉片頂多只是發黃,一樣能食用;但是,化肥蔬菜擺久了會流湯汁,菜葉顏色會變黑、萎縮,甚至發臭。

第二,有機蔬菜咬起來比較有咬勁,而且有自然的甘甜味道;化肥蔬菜吃起來鬆鬆軟軟的,乍看好看,可是細胞組織並不綿密,所以口感較差。

拿這兩點差異,來和投資做比較,我想,投資朋友可能就會明白耐心的重要性了,因為投資市場上一樣有「有機型股票」和「化肥型股票」的差異。

有耐心的朋友,所投資佈局的股票可能會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功成天下知」的情況,因此,屬於「有機型企業」,要在土壤裡紮根奮鬥,與天然的經濟景氣循環搏鬥後,股價才會上漲。這種股票,剛開始投資時可能收益速度不如預期,但突然有天放量上漲,股價就不容易回頭了。

另外,有機型企業不論放幾年都有配股、配息可領,而且投資人在耐心等待後才享有收成結果,更會讓人對這些投資收益感到甜美無比。

至於沒有耐心等待投資收益的朋友,可能就會冒險往股價投機性較高的股票類型跑,因為這類股票有許多的「利多」灌溉,集市場化肥於一身,因此股價生長速度超快,看得投資朋友心驚膽跳,但超快的回本速度卻也讓人口水直流。

但這樣的「化肥型股票」,卻不能夠長抱,因為股價隨時會反轉,會變黑、萎縮,甚至流出發臭的內線交易醜聞。投資人即使賺到這樣的快錢,也心不安、理不得,自然沒啥吮指回甘的滋味了。

如果把投資當成栽種蔬果一樣的話,我覺得,決定我們會挑選「有機型股票」或「化肥型股票」的關鍵,還是來自於我們心態 --- 我們到底是有耐心的等待好公司的股價上揚?還是追求集三千利多於一身的投機性股票呢?

投資如果想要長長久久的話,我想,朝有機方向去思考,耐心等待收成,絕對是一門必修的學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