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她卻同時以節儉聞名,不但英文的「各付各的(go dutch)」是形容荷蘭人,甚至還被其他國家編造笑話消遣,如「四個荷蘭人進咖啡廳,點的是一杯水加四根吸管。 」
其實「富而節儉」不是荷蘭的專利,而是大部分富人們的共同特色,他們從不被欲望追著跑。專門研究百萬富翁行為的美國作家史丹利(Thomas Stanley),在其著作《百萬富翁的智慧》(The Millionaire Mind),調查超過七百位資產淨值超過一百萬美元的富人,歸納後發現,這些富人其實非常節儉、懂得管理自己的欲望。
只把錢花在刀口上!事先擬定採購單,趁打折才出手
譬如,七○%的富翁會更換磨損的鞋跟,而不是買新鞋;他們雖買得起高級服飾,但他們卻不常這樣做,反而常逛二手服飾店;如果衣服尺寸不合,他們會拿去修改,而不是買新衣。
不只美國富翁才會等打折、收舊品,其他國家富人也一樣,瑞典宜家家具(IKEA)創辦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就是一例。
身價高達新台幣九千三百億元的坎普拉德在《富比世》(Forbes)雜誌全球富豪榜高居第七,其財產是郭台銘的五倍,但他仍戴著一副老式眼鏡、穿著舊外套。不但如此,他也懂得廢物利用。不久前,瑞典當局為他建了一座雕像,出席剪綵儀式時,他把綵帶小心的折好交給當地市長,囑咐這綵帶還可以繼續使用。而他家裡的家具,也都是從宜家的大賣場買回來的;平常買東西時,他也都趁商店打折時才去。
大部分人到商店購物,都是興之所至,看到什麼就拿什麼。史丹利的研究卻顯示,富人採購日用品都會事先擬採購單,如某富豪夫婦採購方式是:把經常光顧的商店平面圖畫出來,標出各商品的位置,若家裡哪項日用品用完了,就在圖上標出來,採購時就以這份圖當清單。此外,他們也會根據折價券與特價品來決定採購,這樣做既可省時,也不會浪費錢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