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說個故事:
有個老闆完全不懂得做菜,卻異想天開決定開餐廳,只因為她常去吃的那家餐廳天天高朋滿座,便認定開餐廳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可笑的是,她將這家餐廳開在一個十分偏僻沒有人會注意到的地區,只因為離家不遠比較方便就近管理;任用的幾名廚房師傅也是廚藝平平,端出來的菜色及開出來的菜單也不會給人太大的驚喜;老闆自己本身也不重視做任何的行銷及廣告來吸引顧客上門,因為她天真的以為只要店門一開,客人自動會從天上掉下來!
想當然爾,這家餐廳門可羅雀慘澹經營.........
老闆十分納悶,她自認自己很會做生意,怎麼會賠的這麼慘?左思右想一番,啊,一定是聘請的廚房師傅太爛,煮的菜不好吃,所以顧客才不願意上門,絕對是這樣沒錯!
於是二話不說,換掉了所有的廚房師傅,更改了全新的菜單,並大張旗鼓重新將餐廳整修裝潢一番,總該有生意了吧?可惜的是,她既不親自在店裏坐鎮管理,也無聘請專業經理人才協助營運,再加上店又開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甚至連塊招牌也沒有,會有顧客上門才有鬼咧!
但這老闆既不死心也不甘心,頻頻汰換廚房師傅,一昧地認定他們廚藝不佳是導致餐廳生意不好的罪魁禍首!
就這樣歹戲拖棚了三年,這老闆決定下猛藥,不惜重金禮聘幾位知名的五星級飯店主廚及CEO,用最頂級的食材並改採吃到飽的型態,孤注一擲,試圖力挽狂瀾.....
果然,因為這幾位五星級飯店主廚的知名度,以及專業CEO行銷策略及消費方式的改變,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饕客,生意蒸蒸日上.....
幾個月過去了,CEO結算財務報表向老闆報告,營業額雖然大幅增加,卻仍然未達到收支平衡,原因是當初老闆承租店面的坪數過小,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更多的席次,收入僅止於某種程度便達到極限,試想,同樣是吃到飽算人頭的消費方式,100席的座位當然比50席的座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營業額;至於成本控制,由於聘請多位最高等級的主廚及CEO,同時選用最頂級的食材,人事成本及物料成本相對增加,另外又多了廣告行銷的支出....等等,一間小廟,供奉了幾尊大菩薩,還供養了幾名大和尚,信徒們若是沒有增添足夠的香油錢,香火恐怕也無法嬝然;因此這家餐廳小格局卻大規模,很難在帳面上擺脫赤字!
不過雖有小賠,但是比起過去動輒數十萬的損耗,算是小巫見大巫了,至少生意有起色,就代表有能夠繼續經營下去的希望!這老闆心想:那就再開一間更大更棒可以容納更多人的分店,必定轉虧為盈!
但是CEO認為,本店都尚未站穩腳步,仍舊無利可圖,再展新店等於是''還不會走就想要跑'',''甲碗內看碗外''嗎?因此極力反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