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壇上 ,父子檔 夫妻檔 兄弟檔??

  • Share this:

奇摩知識+的問題

請問一下,歷史有像曹家三父子或蘇家三父子在文壇都有名的父子檔嗎?兄弟檔跟夫妻檔也可以 謝謝

趙明誠,字德甫,金石學家。

這是古代文化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和稱揚的一對知己愛侶。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有名的學者,母親為狀元王拱辰之女,亦善詩文。在家庭影響之下,李清照很早就有詩名。李清照十八歲時與趙明誠成婚。趙明誠除了精於金石之學外,也喜收藏書籍、書法、名畫。二人志同道合,為共同從事收藏和學術研究不惜節衣縮食,在他們的具體生活中,也不乏相互唱和、「賭書潑茶」的趣事。李清照四十六歲時,趙明誠亡故,隨後金兵入侵,清照避難奔走,收藏之物幾乎全部喪失。晚年,李清照對於她與趙明誠的這段婚姻尤其懷念。

顧太清,名春。滿洲鑲藍旗人,本為西林覺羅氏,後改姓顧,字梅仙,又字子春,道號太清,晚號雲槎外史。又稱太清春、太清西林春。

奕繪,字子章,道號太素,又號幻園居士,乾隆帝曾孫。

顧春初適某副貢生,夫死後,嫁為貝勒奕繪側室,二人同歲。顧太清有相當高的藝術修養,是頗負盛名的女詞人,況周頤《蕙風詞話》中論及滿洲詞人時把她與納蘭性德相提並論,稱「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奕繪是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永琪之孫,習武之外也多才多藝,擅詩文,工書畫,喜文物。奕繪嫡配妙華夫人亡故後,奕繪既未續娶,又未納妾,和太清情感甚篤。他們從認識、戀愛至結婚都維繫著共同的愛好,志趣相投,始終如一。奕繪每次購得古物回家,太清必與之共賞,往往更以詩詞相慶。

奕繪與顧春時常剪燭西窗談道論理,他們的詩詞唱和在作品集中為數不少,太清詩詞集中還有許多 「同夫子作」的聯句。奕繪號太素,顧春號太清,奕繪詩集名《明善堂集》,詞集名《南谷樵唱》,太清則詩集名《天游閣集》,詞集名《東海漁歌》,真可謂兩心相印,靈犀互通。奕繪卒後,太清時刻思念他,寫有諸多悼念丈夫的詩篇.

卓文君,西漢大富豪卓王孫之女。

司馬相如,西漢大文學家,字長卿。

卓文君通音律,善鼓琴瑟,年輕喪夫,寡居娘家。一日,司馬相如到卓王孫家作客,歡聚之間司馬相如彈琴助興,卓文君聽到琴聲,隔門窺視,被司馬相如發現了,見卓文君貌美,遂彈《鳳求凰》以挑文君芳心,卓文君被優美的琴聲打動,又觀司馬相如風度閑雅,頓生愛慕之情。宴會後,司馬相如買通文君的侍者,以通心意,文君會意,當夜收拾行裝,與司馬相如私奔。卓王孫知道後大怒,斷絕了卓文君的經濟來源,父女不相往來。司馬相如家徒四壁,文君無奈,與司馬相如開起酒店謀生,並親自當壚賣酒。卓王孫覺得面子受到傷害,不得已,分給女兒家僕千人、錢財百萬,生活才得安定。

後來,司馬相如憑借自己的才華,尤其是《子虛賦》、《上林賦》,受到漢武帝常識,二人生活更為如意。但相傳司馬相如大富大貴後曾有喜新厭舊的念頭,要娶茂陵女為妾,卓文君寫了首《白頭吟》給他,相如看後慚愧,於是斷了這個念頭。

林頎,字韻徵,號佩環,有「四川才女」之稱。

張問陶,字船山,一字柳門,又字樂祖,號船山。乾嘉時期主張性靈的重要詩人之一。

張船山除了詩作為被譽為「有清二百餘年蜀中詩人無出其右者」,書畫也堪稱一代名家。船山初婚是21歲時,娶妻周氏,婚後兩年周氏病故,幼女阿梅也夭折。幸而船山否極泰來,結了才女緣,周氏去世不到一年,成都通省鹽茶道林俊將美慧多情、工詩善畫的女兒林頎許配與他。船山《硯緣詩四首》其四寫道「袖中已遂襄陽癖,林下猶逢謝女才。娶婦也須無俗韻,生兒應免出凡材。」詩裡充分表現出對這位可為之畫眉、可與之討論讀書畫的佳人才女的高度欣賞和深切愛意,得遇知音的遂心得意之情流露不盡。船山25歲進京趕考,中第後又留京學習,離別的日子裡小夫妻相思情重,船山頻以詩詞相寄,《春日憶內》曰「房幃何必諱鍾情,窈窕人宜住錦城。小婢上燈花欲暮,蠻奴掃雪帚無聲。春衣互覆宵寒重,繡被聯吟曉夢清。一事感卿真慧解,知余心淡不沽名。」

理學盛行的明清,狎*者不少,直言愛妻終是少數,船山大膽向封建觀念挑戰,不諱房幃鍾情,益顯純潔。數年後船山與林頎一起再度入京,愛妻相隨,奔波也甜蜜,《車中贈內》詩說「春衣互覆五更寒,鈴語遙遙夢轉安。一笑車箱穩如屋,閉門終日坐相看。」

《斑竹塘車中》詩說 「翕翕紅梅一樹春,斑斑林竹萬枝新。車中婦美村婆看,筆底花濃醉墨勻。理學傳應無我輩,香奩詩好繼風人。但教弄玉隨蕭史,未厭年年踏軟塵。」生活安定後,他們的日子「婢解聽詩妻解和,頗無俗韻到閨房」,溫馨又清雅,儘管船山很想得子,但為官期間一直沒有娶妾,晚年為了子嗣曾密蓄一妾,林頎知道後不免因愛陡生醋意,船山煞是後悔。雖有此小風波,二人的感情始終無間,更傳為佳話的是,船山在一個冬日為林頎畫像,船山自云「得其神似而已」,而林頎已芳心繾綣,在像上題詩說「愛君筆底有煙霞,自拔金釵付酒家。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船山又和曰「妻梅許我癖煙霞,彷彿孤山處士家。畫意詩情兩清絕,夜窗同夢筆生花。」船山與林頎的這份美好姻緣在文士中引起了普遍的艷羨。

管道升,元初吳興人,字仲姬,號棲賢山人。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元著名詩人,著名書畫家。

管道升二十八歲那年嫁與大書畫家趙孟頫,兩人意趣相投,心心相印。管道升也能詩詞書畫,尤善繪梅竹,筆意清絕,曾給太后畫過一幅墨竹,太后極為欣賞,封她為魏國夫人。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在《擬古四十首》詩中對趙孟頫和管道升的知己式婚姻深表羨慕「吾憐趙松雪……亦有同心人,閨中金蘭契。書畫掩文章,文章掩經濟。得此良已足,風流渺誰繼」。

趙孟頫與管道升的愛情生活中曾有一段有名的插曲:趙孟頫地位升高後打算娶一房姬妾,便用言語試探管道升,管道升便寫了一首詞回答趙孟頫:「爾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趙孟頫看後十分感動,於是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陳芸,字淑珍。

沈復,字三白,蘇州人。

陳芸為沈復表姐,長沈復十月,二人幼即無猜,芸生而聰慧,刺繡之餘漸通吟詠,沈復眷其才思雋秀,締姻。及長,花燭之夕,比肩調笑,恍同密友重逢。自此耳鬢廝磨,親如形影,常寓雅謔於談文論詩間。二人琴瑟和鳴二十三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內,同行同坐,初猶避人,久則不以為意。沈復曾於七夕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沈復執朱文,陳芸執白文,以作往來書信之用。二人又曾請人繪月下老人圖,常常焚香拜禱,以求來生仍結姻緣。陳芸於珠寶不甚愛惜,於破書殘畫反極珍視。芸嘗著沈復衣冠與夫一同出遊,知音相得。後芸失歡於公婆,夫妻幾度受逐於家庭,二人癡情一往,略無怨尤,患難之間感情益深,然芸終因血疾頻發不止,魂歸一旦。因貧困,芸至死不肯就醫,彌留時惟心心唸唸緣結來生。芸雖亡,而沈復對她的深情卻無止境。沈復與陳芸的事跡在沈復的自傳《浮生六記》中有詳細的記述。

沈宜修,字宛君,吳江人。

葉紹袁,字仲韶,晚號天寥道人。

沈宜修和葉紹袁都是書香世家出身,都秉承了詩禮傳家的傳統,葉紹袁少有才學,相貌英俊,有衛玠、潘安之目,沈宜修自幼聰穎美麗,過目成誦,能詩善飲。這對才子才女的結合在吳中傳為美談。明清時期吳地湧現了大量才女,當時尊崇才女的風氣相當盛行。由於沈宜修的影響和倡導,加上葉紹袁的支持,葉沈兩家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女性創作群體,沈宜修多次參加婦女們的「集清會」,以文會友,詩酒寄興。沈宜修從十六歲與葉紹袁結婚,到四十六歲去世,三十年中,不論是經歷離別相思之苦,還是經歷貧困生活帶來的煩惱,始終相知相愛,相濡以沫。他們共有子女十二人,個個才氣不凡,尤其是紈紈、小紈和小鸞,都有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生活中,沈宜修母女間唱和氛圍濃厚,沈宜修留下的詩詞數量之多,在古代女作家中首屈一指。

柳如是,原姓楊,名愛,字影憐。後改姓柳

錢謙益,字受之,一字牧齋,後自號牧齋老人,世稱虞山先生,為東林名士。

柳如是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幼年被誘拐,賣入*家,所幸投靠的鴇母是明末浙江明*徐佛。徐氏通琴棋,善丹青,識文墨,與名士才子多有交接酬酢。柳如是得到徐氏的點撥,操習詩文書畫,開始形成獨特的性情志趣。14歲時被返鄉宰相索為妾,很受寵愛,常被主人抱置膝上教以文藝,不久被群妾蜚語加害,再度被賣為*。但柳如是不屈從命運,以「相府下堂妾」高自標置,獨張艷幟,購一畫舫放浪湖山間與高才名輩相游處,憑著自己的美貌和文學天斌,結識了許多江南名士,尤與宋征輿、陳子龍、李待問過從甚密,時常文期酒會,詩詞唱和,議論天下事。在他們的影響下,柳如是不僅詩文書畫大進,而且愛國胸襟也逐漸形成。她的詩文風格沉雄,令人稱奇。柳如是與宋征輿愛情受挫後與陳子龍熱戀,同居後不久,陳子龍家室出面干預,柳如是被迫離開,一度十分痛苦。後見到主盟文壇數十年的名儒錢謙益的詩文,驚歎之餘,誓不另嫁。早已聽說柳如是才華的錢謙益聞言大喜,曰「天下有憐才如此女子者乎?吾非能詩如柳是者不娶。」在衝破重重阻力後,錢柳二人締成姻眷,時年柳如是24歲,錢謙益60歲。錢謙益對柳如是愛意彌深,為了給妻子修築「絳雲樓」,不惜忍痛割讓珍藏的傳世孤本宋版前後《漢書》。絳雲樓的藏書當時頗負盛名,二人每日在樓內覽群書、吟詩賦,日夕晤對,柳如是成為錢謙益的得力助手。但不久後南京被清兵攻佔,柳如是勸錢謙益殉國保節,錢辭以不能,柳如是欲投水自盡,被家人攔阻。錢謙益降清後柳如是激勵他反清復明,錢遂與柳如是一起參加復明活動,失敗後絳雲樓毀於大火。錢謙益病故後,柳如是不堪錢氏族人索逼錢財,以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

冒辟疆,名襄,號巢民,與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四合稱為「四公子」,著有《影梅庵憶語》。

董小宛色藝超群,是秦淮舊院中第一流人物,冒辟疆是聞名遐邇的才子。其時,歌*們懷著新型的婚姻理想自主擇婿,已蔚然成風,秦淮名*如顧媚、李香君等都擇嫁了當時的有名文人。在董小宛與冒辟疆的嫁娶過程中,董小宛懷著嚮往自由、尋覓真情的理想處處主動追求,矢志相從,冒辟疆則顯露出一個大家公子的懦弱被動。小宛入冒門後,對長輩恭敬順從,與合家上下相處和諧,九年中甘願處於侍妾地位,對冒辟疆的兩個兒子悉心教導,十分盡責。閒暇時,董小宛與冒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裡,潑墨揮毫,賞花品茗,鑒別金石鼎彝,沉浸在藝術天地中。小宛每日勤摹碑貼,殊無懈怠。並曾學繪畫,她15歲時畫的彩蝶圖今尚存。小宛好收藏畫作,後來在逃難途中,寧肯丟棄化妝品也把書畫藏品隨身帶走。董小宛善於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她能做各種精緻食品,正合冒辟疆的美食之好。董小宛饒有情致,最傾心月夜之美,愛在自然平實的生活中領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冒辟疆說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享盡。

唐琬,陸游前妻,被迫離異後改嫁趙士程。後鬱鬱而終。

陸游,號放翁,宋代著名愛國詩人。

陸游大約在二十歲左右,與表妹唐琬成婚。婚後伉儷相得,感情很好。但陸游之母對媳婦非常不滿,強令陸游與唐琬離婚。陸游不敢違母命,又不忍與唐琬分手,便在外另置別館,時時會面。風聲傳到陸母耳中,陸游不得不與唐琬斷絕了關係。後來陸游另娶王氏,唐琬也另嫁同郡的趙士程。數年後,陸游春遊遇唐琬於禹跡寺南的沈氏園,唐琬遣人奉酒餚相待,陸游悵然題《釵頭鳳》詞於壁。唐琬見而和之,不久即怏怏而卒。陸游直至晚年,仍常常憑弔遺蹤,追憶當年,不能忘懷舊情,為此寫下了不少感人的詩篇,人們在感動於這些詩句時,也便記住了他與唐琬的故事。

http://books.sina.com.tw/blogbook/spice/2007-07-10/ba6619.s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