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隆宮簡介
東隆宮位於屏東縣東港鎮,主祀溫府千歲,俗稱王爺公;相傳大約在清康熙 45 年初建於舊東港故地,後來因為洪水氾濫沖壞地基,於是遷至「太監府」,後又颱風巨浪刮失,一夜之間擱置著大批漂流而來的木材,木材上寫有『東港溫記』字樣,東港居民都相信這是溫王爺指示要建廟的神木;於是,東港居民聘請名師雕刻溫王爺的金身,用漂流而來的木材興建了東隆宮。東隆宮一樓主祀溫府千歲,二樓奉祀倉頡和孔孟,三樓則奉祀玉皇上帝及南北斗星君、太上老君、魚籃觀音、及值年太歲。
東隆宮的建築風格
東隆宮的山門分醒目,格局方正、金箔貼滿山門,耗資八千多萬興建,約四層樓高,主體為鋼筋水泥結構飾以石雕及安金木雕,其規模尺寸堪稱全台第一;東隆宮的主體屋頂楹樑為傳統的大木結構方式製作,牆壁為鋼筋水泥配合著疊磚、石材,並加上了現代化的磁磚,東隆宮的建築格局仍保持著傳統的四合院殿堂式建築,為閩南式風格廟宇建築;東隆宮三進式殿堂設計,第一進 ( 前殿 ) 中間為三川殿,龍虎廳並列左右;第二進為正殿、第三進為後殿。
東隆宮的王船祭
東隆宮的王船祭聞名全台,王船祭的由來據說是因 1684 年清廷在東港設置下淡水巡檢司署以後,最早的十任巡檢除第四任沈朔昇告老還鄉、第十任馮吉因病去職外,其餘八任巡檢均死於任內,百姓們就期望神明能保佑全家性命,能藉由王爺庇佑,將不好的瘟神押解上王船,隨著代天巡狩的王爺和王船一起離開,因而以建造華麗的王船做為千歲爺離開的交通工具;東隆宮王船祭整個祭典由 13 項程序步驟聚集而成,前後重要儀式有請王、繞境、法會、送王等等,在王船祭期間東港的各廟宇都會自組陣頭,積極的參予王船祭,王船祭在東港可稱之為盛事,每每吸引大批人潮觀禮,王船祭醮為期一星期左右,最後一天的燒王船儀式是整個祭典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