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的原因
任何一個移動都會讓我頭暈目眩、想吐
此為造成暈眩最常見的原因,特別是老年人。俗稱耳石脫落。主訴為改變姿勢時,病患有數十秒鐘天旋地轉的感覺。
眩暈症的正確診斷並不容易,主要是靠耳鼻喉專科醫師的詳細問診。 大部份的眩暈症,並不是腦部的問題,乃是內耳的問題。也不會造成生命的危險,只是症狀很恐怖也很惱人。
眩暈症
一、 是眩暈還是頭暈? 真正的眩暈指的是看四周的東西在旋轉的感覺,以內耳半規管的問題最常見。至於頭重腳輕、眼前發黑、快暈倒、身體漂浮感等可統稱為頭暈,以心理(如焦慮)、腦部缺氧或血液循環(如低血壓)的問題居多。
二、 腦瘤或中風? 眩暈症的症狀很可怕,會天旋地轉,無法站穩、走路、也伴隨著噁心、嘔吐,病人會以為自己得了腦瘤或是中風或是其他的不治之症。眩暈症的正確診斷並不容易,主要是靠耳鼻喉專科醫師的詳細問診。 大部份的眩暈症,並不是腦部的問題,乃是內耳的問題。也不會造成生命的危險,只是症狀很恐怖也很惱人。
三、 幾種常見的眩暈症 :
1 、 良性姿勢性眩暈 :將頭轉向特定位置會產生短暫幾秒的眩暈。這是內耳「耳石器」的脫落,跑至半規管中所致。常見於腦震盪後、耳科手術後、老年人、慢性中耳炎、藥物引起的耳中毒等。 應避免轉頭過快到特定位置 。
2 、 急性前庭神經炎 :是病毒感染內耳前庭神經(平衡神經),通常先有感冒,約經過 2 週後,發生嚴重眩暈,伴隨嘔吐、步態不穩、無法站立,會持續超過 24 小時,需臥床休息。 1 週後,漸漸好轉。但須過 3 個月才會完全正常。
3 、 梅尼爾氏病 :眩暈時同時伴有單耳的耳鳴、重聽。眩暈時間一次約數小時,但不超過 24 小時,然後會完全恢復正常。其惱人處在於會反覆發作,發作多次後漸漸產生感音性重聽。急性眩暈時應多休息並以藥物症狀治療 ( 止暈藥 , 血管通透劑 , 利尿劑 ) 。勞累、高鹽飲食易引發,應避免;低鹽飲食能減低其復發性。
4 、 暈車 :因前庭半規管較敏感所致。
5 、 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短暫的數分鐘眩暈,伴有暫時的眼前發黑、臉部或手腳麻木、口齒不清等類似「小中風」的症狀。這是因高血壓、動脈硬化或頸部脊椎長骨刺,使供應後腦窩及內耳的基底動脈缺血引起的。若重覆發作,要小心可能是真正中風的警訊。
老病號身邊隨時準備一些眩暈的藥,一發作即服用。
收假症候群 小心眩暈
春節連續假期結束,冷氣團輪番來襲,近日天氣變化多端,到醫院求診的眩暈症患者增加。
由於眩暈會天旋地轉,無法站穩,還伴隨噁心、嘔吐的症狀,病人誤以為是中風或得了腦瘤,然而大部份的眩暈症並不是腦部的問題,而是內耳引起的問題。
◎ 常見的眩暈症
● 梅尼爾氏症
勞累、飲食太鹹容易引發 ,尤其連續假期時,生活作息多半缺乏規律,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導致鹽的攝取量過多。眩暈發作時,多伴隨耳鳴和低頻聽力變差,眩暈發作的時間一次約數小時,但不超過 24 小時,然後會完全恢復正常,但會反覆發作。
發作多次後,聽力可能漸漸變差。急性眩暈時,應多休息,並以藥物進行症狀治療,低鹽飲食能減低復發。
● 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簡單說,就是腦部和內耳的血液循環不好,容易發生在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或頸部脊椎長骨刺,造成基底動脈缺血而引起眩暈。尤其過年期間大魚大肉,血糖、血脂與血壓容易飆高,導致血液循環不好。要小心若有手腳麻或無力的情形,可能是中風,要緊急就醫治療。
● 前庭神經炎
通常會先有感冒,尤其是感冒超過一個禮拜還沒好,好發在連續假期時,生活作息若不正常,身體抵抗力容易變差,病毒就會感染內耳控制平衡的前庭神經,發生嚴重眩暈,伴隨嘔吐、步態不穩、無法站立,會持續超過 24 小時,需臥床好好休息,大概要經過一週後,才會漸漸好轉,但須過 3 個月後,才會完全恢復正常。
◎ 眩暈注意事項
● 眩暈若在早晨起床時突然發作,建議先臥床休息,等症狀稍好後,盡快就醫。
● 眩暈發作後,要按時規律服藥,以免短時間內再度發作。
● 低鹽飲食 ,尤其年節期間少吃太鹹的食物,如醃製品、香腸、臘肉。
● 生活作息規律,增強抵抗力。
● 糖尿病、高血脂與高血壓要有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