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有問題:腹瀉的時候暫時禁食,對復原有幫助吧!?

  • Share this:

ItemType5Detail.gif

【資料來源】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醫生,我有問題:腹瀉的時候暫時禁食,對復原有幫助吧!?

會有那些狀況?

定義:

是指排便次數增加,而且糞便稀散不成形,甚至呈水湯狀的現象。

臨床表現:

排便次數增加、糞便稀散,可能伴有下腹部絞痛,裡急後重(剛瀉好後又想排便但又排不出多少大便)或發燒,全身無力虛弱。程度厲害者,可能有口乾舌燥、頭暈,甚至意識改變等脫水現象。

造成原因:

腹瀉的原因很多樣,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及醫源性。

生理性如焦慮、消化不良(包括胃切除術後乳糖不耐及奶粉沖泡比例不當等)及大腸急躁症。

病理性則包含發炎性腸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疾病)、小腸疾病、胰臟功能不全,感染因素如急性腸胃炎(包括病毒、細菌、其它病原蟲等)、食物中毒、旅行者腹瀉,以及非感染因素如糖尿病、腎上腺功能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腫瘤(如大腸癌)等。此外,醫源性原因譬如:藥物引起的,如瀉劑使用不當、服用抗生素引起的偽膜性大腸炎(pseudomembr anous colitis)等都是腹瀉原因。

結果:

大多數的腹瀉不需檢驗或治療,可經由補充水分而逐漸恢復。若需要治療時,目的在於防止脫水或電解質流失所造成的嚴重後果,而非希望快速地止瀉。

要怎麼預防才好?

1.食物保存應適當:包括適當溫度、濕度、清楚地標示品項、移入冷藏的時 機等。

2.合宜地烹調:烹煮的溫度要正常,生吃的食物應慎選並適當洗淨,不確定 鮮度的食物宜丟棄。

3.常洗手,尤其進食前,平日避免用手觸摸口鼻。

4.家中已有類似病患發生,若懷疑為感染因素所引起,應適當做隔離以避免 傳染。幼兒生病也應留在家裡,避免上學。

5.市售成藥的緩瀉劑不宜過度使用;其它不明藥物也常有腹瀉副作用,請與 您的家庭醫師討論後才能使用。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腸道擁有相當程度的自癒能力,只要補充足量水分或口服電解質補充液, 便可減輕腹瀉程度,逐漸恢復。

2.注意避免食用下列食物為宜:辛辣類、水果、糖果、酒精、咖啡、乳製品 (牛奶、   含牛奶的優酪乳、乳酪等)及含山梨醇食物(如某些口香糖)等 。不必完全禁食,可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助縮短腹瀉時間。

3.可考慮食用不含牛乳的乳酸桿菌製品(Lactobacillus)。

4.市售止瀉成藥,不宜過度使用,以免造成便秘,如Imodium(瀉立停)。

5.一歲以下的幼兒腹瀉,可以將配方奶粉調稀,母乳可以繼續哺餵,補充的 水分則以口服電解質液為主。市售運動飲料中的礦物質與糖分的比例不適 用於腹瀉眳兒,含糖過高的果汁也不利復原,一定要避免。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出現脫水症狀(見第92頁「脫水」篇)。

2.出現休克症狀(低血壓、郩肢冰冷、異常呼吸、意識變化或神智不清)。

3.嚴重腹瀉(大量水便,每1~2小時解一次者)。

4.腹瀉已持續2至3週。

5.解出黑便。

6.合併發燒。

7.症狀繼續惡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