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慣例在除夕的前一天我會把家裡的米桶填滿,這種習慣應該是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到大每年看著父親
在 過年前夕總會把家裡的大米缸裝滿白米,然後在那陶製的米缸外面貼上一張寫著「滿」字的菱形紅色春
聯, 用他粗厚的手掌輕拍幾下。這張滿字會在隔年的這時候再度換新,退了色的滿字被輕輕觸碰就會脫落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我不知道這種影像為什麼至今還鮮明的存在我的記憶中,或許是想起過世的父親而帶出這些回憶吧。
我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問父親為什麼要在米缸上貼「滿」字?又為何在母親的櫥櫃貼一個「春」字?父親回答
我說:「米缸貼「滿」我們家就不缺米,櫥櫃貼「春」咱家的錢用到有春」(台語)。除了貼這二處地方、養
雞的雞寮也會貼一張長條狀寫著六畜興旺的紅紙、門廳的春聯貼的紅豔豔的,愛現的我用稚嫩的童音夾雜著
別字大聲地唸給父親聽,父親會用讚賞的語言誇我一番,我有點心虛又有些得意的全盤接受,哈!雖然我還
小可是我很清楚,父親認識的字就如俗諺說的沒幾簍西瓜多。
我傳承了父親在過年前把米桶裝滿的習慣,可我卻沒去找個「滿」字把它貼上,至於櫥櫃現在的人也不時興
把錢放在裡面,春字也沒去貼了。其實我現在很想告訴父親說:你該把「滿」和「春」字交換貼,錢櫃要滿
米缸有春,有了滿滿的錢還怕米缸不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