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腸病毒來勢洶洶 羅文聰(三軍總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腸病毒係濾過性病毒之一種,常於夏季、初秋流行,其傳染性甚強,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多發生於五歲以下之嬰幼兒,但較大的兒童甚至成人、老年人也有被感染的機會。
腸病毒只侵犯人類,被感染後可以產生終身免疫抗體,但只針對專一型的腸病毒,因此仍有機會被其他型的腸病毒感染。此種病毒全世界各地均有,但主要以熱帶及亞熱帶區域為主,尤其是擁擠的城市更是腸病毒的溫床。
腸病毒的潛伏期約為 3至5天,大多數的感染者並無明顯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且大部分病人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
一般腸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包括手足口病及疹性咽峽炎,另外合併有發燒、咽喉痛、厭食或同時伴隨有咳嗽、腹痛、嘔吐或腹瀉等,這些急性期症狀一般約持續 3至7日便會自行痊癒,很少會有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另外,腸病毒還可引起許多器官的病變,而有極少數的病童會發生較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及脊髓炎、心肌炎等。尤其新生兒及小嬰兒感染者偶爾會發生電擊性病毒性休克症候群,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很高。
所以當病童有發燒、咽喉痛、厭食、或手腳出現水痘時,應至門診求診。而當病童出現活動力降低、行為異常、嗜睡、肢體無力、意識模糊;食慾變差,並出現連續嘔吐,無法進食;呼吸困難、呼吸或心跳急促、盜汗、四肢冰冷;持續高燒超過五日以上,及有抽筋情形時,應立即將病童送至醫院求診,並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在感染腸病毒後,當病童不發燒,可以進食且體力恢復後,即可恢復團體生活,通常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時間。因為傳染期在恢復後仍在,因此在處理病童的糞便時要特別注意。
*預防腸病毒 注意事項:
1.目前腸病毒( 新聞 、 網站 )中除小兒麻痺病毒外,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2.注意衛生,養成洗手習慣,尤其在處理病童糞便或接觸到病童唾液後一定
要洗手。 3.感染的病童應留在家中休息,直到病癒為止,且避免去學校,以免傳染給
他人。 4.盡量讓病童隔離,避免與家中其他孩童有親密的接觸,以減少被感染的機
會。 5.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6.成人也有感染的機會,尤其有免疫力功能障礙的成人或懷孕的孕婦,應避
免與病童接觸。 7.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常會造成嚴重症狀,死亡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