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堂是「差遣」的教會
杜明達牧師
思恩堂是蒙差遣的教會,我們每個人也是蒙差遣的。
約翰福音 20:21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照樣差遣你們,我們與主耶穌有同樣的使命,同樣的負擔和目標,因此我們都是小基督,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是有使命的基督徒,都是被差遣的,沒有人例外。
差遣的教會是新約教會的觀念,新約的教會觀與舊約的教會觀有些不同,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 教會歷史進展過程中的現象, 關鍵是因為耶穌基督的降生,帶來對發展教會的意義和觀念的不同。舊約中所說的預言,律法中的核心,因耶穌的到來都要實現,希伯來書說舊約是影兒,新約是實體,影兒帶來實體,所有舊約的影兒實現在基督耶穌的身上。
舊約的教會觀是向心性( Centripetal )它是從外面邁向中心方向的漩渦。 新約的教會觀是離心性 ( Centrifugal )遠離中心方向,從中心開始邁向外面。
舊約時代有個中心,以色列民族是神所揀選的子民,世界的萬族萬民都要來到以色列國,這個中心點有祭司制度、有聖殿,示巴女王也從國外去以色列國聽所羅門王的教訓。 以賽亞書 2:3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要聽神的話就要來,來、來、來到這裡,來到錫安,來到耶路撒冷,大家從各地各方邁向這裡。
新約中的教會是指被 神呼召出來的一群人,教會是 神的子民,是因基督的死蒙救贖的信徒,當我們重生得救了,我們就是教會。相對於世人要聽到福音,要敬拜上帝,不是他們來,是我們要去。 馬太福音 28:19-20 「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耶穌告訴我們的是去,英文是「 Go 」,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我們要離開舒適帶,不要總是停留在那兒,關起門來獨自享受恩典,蒙福要成為祝福,福氣 / 恩典要分享出去。
早期新約的教會是去的教會,沒有建築物單單 奉獻與神 ,專門提共給大家聚會用的 神聖建築物 ,他們有聚會的地方,但不是一棟神聖雄偉的建築物,也不是大家心中所想像的禮拜堂。在領導上是 功能性 的,就像我們剛剛按立的雙職傳道,不是因為有神學院畢業資格或條件,乃是他們在服事過程中發揮功能,顯出果效,作出心中的負擔和感動,以致被認可。初代教會的領導和架構是草根性 ,分散性的運動,大家可以一起來的。聖餐就在用群體性的聚餐中舉行。初代教會是
宣教式,道成肉身式,差遣式去的教會
第一世紀在一百多年間福音就傳遍歐洲北非,歷史中的重要分界點是第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西元 313 年信耶穌後,明令基督教為羅馬國教開始,才有禮拜堂的建造。
自此, 建築物成為教會的意念及經驗的中心,專門提供給基督徒聚會的地方,要神聖、要雄偉、有彩繪的玻璃、有聖徒的像和十字架,開始給人有教會教堂的感覺,人就把信仰的中心放在教堂內了,離開了教堂就沒有了信仰的經驗。
因有了特殊地方,同時也開始按立機構式的神職人員,專門在一個地方服事。領導成為機構性及官僚性,愈來愈機構化的聖禮,要人來這裡,在這裡也做節目辦活動,成為吸引人來的教會。因此歐洲有許多金碧輝煌的神聖大教堂,包括了藝術、美術、建築非凡特殊,被建造起來,吸引人來。
基督教在羅馬帝國
耶穌的時代還是有在教堂內聚會,是因為當時的 希律王為便於統治討好猶太人,就建造聖殿,用大理石建造金碧輝煌的教堂 46 年,在福音書或使徒行傳所講的聖殿就是這殿。
基督徒在耶路撒冷一帶遭逼迫是遭到信奉猶太教的迫害,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是合法的,保羅遭到的逼迫不是政治上的,乃是遭到信奉猶太教的逼迫,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得到傳播,基督徒數目大增。
從西元 64 年尼祿王火燒羅馬城,並嫁禍基督徒,這是羅馬帝國歷史上對基督徒的第一次大迫害,期間有 300 年。期間共有十次大迫害。聖殿於西元 70 年被拆毀,如馬太福音 24 章 2 節所說的,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現在耶路撒冷的哭牆就是當時聖殿的西牆。
基督教在古羅馬帝國被鎮壓了近 300 年的時間,最後於西元 313 年 2 月在 羅馬皇帝 君士坦丁一世的堅持下得到平反與信仰自由。君士坦丁於西元 313 年歸主,他在夢中看見有十字架標誌的軍隊幫助而得勝。至此基督教才得著平反,開始有了信仰的自由。
聖墓大教堂 - 建於西元 331 年, 335 年完成,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感念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十架,君士坦丁因而下令建造於耶路撒冷。有名的復活大教堂就是其中一部分。大教堂時代 - 始於西元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十四 - 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期間 建立了許多的大教堂。
聖經中猶太教會堂
在公元 70 年聖殿被毀後,當時,聖殿以外的禱告和研經場所取代了聖殿的宗教地位,從此會堂成為猶太人的宗教和社群的中心。耶穌當時就是進入猶太會堂傳福音。 會堂的名稱沿自希伯來文 Bet ha-Knesset ,意為 “ 聚集的房屋 ” ,當譯成希臘文時,便成為現今會堂的英文名字 synagogue 。會堂的樣式
今天新約的教會是差遣的教會,不是在聚會的地方,是在任何地方都可聚會, 有二 / 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主就在我們中間。 不再像舊約時代一定要到教堂才是信仰的中心,在建築雄偉的教堂內才能敬拜 神。 神若給我們恩典,我們有聚會的場地是在社區體育館也可以成為教堂,不只是單單為基督徒,社區的百姓可以進入,融入社區和社會。
舊約和新約的教會觀是不同的,舊約有地理上的位置,新約沒有。舊約有城市,新約沒有。舊約有聖殿和祭司制度,新約沒有。舊約有特定崇拜的時間,新約沒有特定的崇拜方式,是可以調整的。細胞小組教會所說的教會就是指我們,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我們聚會或服事的時候,聖靈就在建造基督的身體。 哥林多前書 3 : 16 「豈不知你們是 神的殿, 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麼。」
教會是我們永生 神的殿,這殿就是我們,取代了舊約的建築物,帶來神的同在和榮耀,因為 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要成為以馬內利的實現和彰顯,我們可以經歷 神的同在。在小組聚會中和今天在這裡的聚會,同樣可以經歷 神的同在和榮耀。如果有一天只有你一個人面對撒旦的挑戰時,聖靈同樣也住在你的裡面,在你的家庭 / 辦公室 / 社區,都可經歷以馬內利的 神,祂與我們同在,不受任何時間地點的限制,更不受建築物的限制。以馬內利的神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經歷,展顯 神的榮耀。 (文章由 Ann 整理)
因此,"神岡教會"目前是以籌備小組的形式聚會,隸屬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之台中思恩堂豐原牧區。 聚會時間為週四晚上7:30-9:30,地點在大洲路290巷8號(與大漢街交匯點的7-11對面巷內第二間廠房)。 神岡鄉幅員廣大但缺少基督教細胞小組教會,讓我們一起幫助神岡民眾認識耶穌。若神岡有需探訪之親友,請與開拓隊區長劉建宏聯繫:0911-85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