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創新 蘋果30年的成功與失敗掠影(3)

  • Share this:

1980年的Apple III:雖然比1977年推出Apple II進步不少,但硬件問題以及軟件的支持卻是致命弱點,只出售了65000台,1985年最終遭淘汰。

1983年的Lisa

1983年的Lisa:雖然在性能上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可選擇的硬盤,多任務處理等功能。使用了摩托羅拉的中央處理器,主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Mhz,而且具有2MB的內存容量、以及首次出現的硬盤都是一種創新,但一萬美元的高價卻讓它註定要失敗。

1993年的MessagePad和 Newton OS

1993年的MessagePad和 Newton OS:體積太大,不能放進襯衫口袋,屏幕分辨率不佳,太多沒有用的功能,太短的待機時間,這些都是弱點。

1997年蘋果推出的20週年紀念版的Mac機

1997年推出的Twentieth Anniversary Mac機:在1997年,蘋果推出了20週年紀念版的Mac機(實際上1996年才是20週年紀念日),雖然具有完整的電視、收音機功能,支持S端子視頻 輸入,具有Bose音響系統等功能,但它同樣被10000美元的高價給毀了,現在在eBay網上只要1500美元就能買到,而且還配置了更快的處理器,更 大容量的硬盤,還帶有1394火線,USB等豐富接口。

2000年的Power Mac G4 Cube

2000年的Power Mac G4 Cube:從本質上來講,Power Mac G4 Cube並非那麼「失敗」,8*8*8英吋的體積就可以讓它顯出優勢,但1800美元的售價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雖然後來降到了1500美元,甚至到 了1300美元,但這一切似乎已經太遲了。

‧蘋果30年來醜陋產品集合

蘋果設計的產品的確能讓人為之歡呼,但並不是他們所設計的產品都是完美無瑕的,有的甚至能Ugly(醜陋)來形容。下面看到邊便是ENGADGAT網所評出的「Ugly」產品。

1989年推出的便攜式Macintosh Portable便攜電腦

1989年推出的Macintosh Portable便攜式電腦:這是蘋果電腦第一次嘗試推出便攜式電腦產品,但後來證明1989年所推的MacintoshPortable便攜式電腦並不 成功,16磅的重量(約合約合7.7千克)就足以令人卻步,在大家還沒有完全適應之前,真正的便攜式電腦產品已經誕生,蘋果在1991年也正式推出了 PowerBook 100筆記本產品。

1991年推出的Macintosh Quadra

1991年推出的Macintosh Quadra:想像蘋果的Mac Mini電腦,真的很難想像蘋果會設計出這樣的產品。

1992年推出的Macintosh Performa

1992年推出的Macintosh Performa:對於蘋果來說,這是一款外形毫無特色的產品,在貨架上也常常被遺忘,一些消費者有時也只是為了購買能與IBM電腦兼容的機器時才想起了它。

1996年推出的服務器

1996年的Network Server服務器:從外形上,我們可以用「矮胖」來形容它,推出後的14個月便遭到了淘汰,因為用戶想要用的是操作簡單的產品,而不是首先熟悉怎樣使用蘋果AIX。

2001年推出的花色iMac

2001年推出的花色iMac:在技術性能上,沒有任何問題,用戶甚至可以在上面欣賞iTunes音樂,但它的外形設計在當時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糟糕的是機身上的花哨顏色,真的不是那麼悅目,隨後也被靛青和白色的iMac所替代。

對於蘋果電腦所推出的產品,用戶的意見向來褒貶不一,就像 iPod播放器系列,雖然滿大街都可看到,但有些人並不覺得iPod有什麼值得追捧之處。而就蘋果電腦公司而言,他們似乎一直以的特有方式證明著自己的成功,最近又有消息稱蘋果將推出自己的手機產品,儘管還沒有得到證實,但對於蘋果來說,這一切的成功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