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氏紅茶::概論 尋根

  • Share this:

省作协茶文化采风团一行在赖氏红茶发祥地合影

东南网宁德9月22日讯  为探访赖氏红茶发祥地刘坑村,8月25日,福建省作协“茶文化采风团”作家一行与赖氏红茶传承人赴福安市晓洋镇刘坑村开展赖氏红茶发祥地实地探访活动。

8月26日,在国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即赖氏红茶传承人赖培华的陪同下,中国著名歌唱家赵秀兰、省作协副秘书长张冬青、散文作家徐通福、杨国栋、黄锦萍、贾秀丽等一行驱车百里到达晓洋镇刘坑村。

“贡茶御史”赖氏先主赖维顺(中)与清朝官员合影

刘坑村位于福安市晓洋镇,是连接晓洋与坦洋的要冲和必经之地。在大山中的刘坑村,显示出它独特的韵味和古朴的风格,自然的宁静显得格外迷人。一眼望去,原汁原味的古村、稀少的人烟、陈旧的老屋已经很难让人想起当年赖家茶业作坊鼎盛时,四方商贾云集入山求市,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赖氏红茶鼻祖赖维顺,就是从这个古老的乡村开始他传奇人生的启航。

1832年,17岁的赖维顺应征当兵,并随军队开赴云南思茅戍边,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后,便被就地安置在当地一哈尼族村寨养伤。在此期间,他与哈尼族乡亲们一起劳动耕作,并学习和掌握了普洱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七年后,他带着300斤普洱茶种回到老家刘坑村,在白云山下成功种植出了普洱茶树,这是福安历史上第一次南茶北植的树种。1843年,赖维顺开始在家乡加作制作普洱茶,在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实验后,执着的他渐渐地有些绝望……

赖氏红茶鼻祖赖维顺(右)画像

然而,历史上不少名茶的名称总与传奇和动人的故事相伴,“赖茶”亦不例外。1846年,笃行不倦、屡战屡败、为试制普洱茶几乎倾家荡产的赖维顺,终于迎来了转折契机。

一天,村里来了位洋人传教士,他看到赖维顺家墙边堆满干黑的茶叶,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阵阵清香,令他十分兴趣,便抓起一把放入碗中冲泡,随着茶烟升起,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洋人品啜后惊奇称道:“赖,此茶色乌汤红,香高味醇,好茶!”。经他提醒,赖维顺亦感觉到今天的茶汤是有别于以往的口味,入口甘美润滑。

采风团作家深入赖氏红茶发祥地刘坑村了解民俗人文

传教士见多识广,他到过云南知道普洱茶,在与传教士交谈间赖维顺顿悟了:地理环境气候的变化和茶鲜叶品质的不同,是他制作不出普洱茶的原因。在洋人的建议下,赖维顺综合运用绿茶和普洱茶的制作技艺经反复试验,准确捏拿细节,把握发酵程度,成功研制出条形匀细、外表乌润、茶汤醇和、口感顺畅的新品种茶叶。

由于洋人每次喝茶都叫“赖、茶!赖、茶!”,时间一长,村里村外都叫这一款茶为“赖茶”。从此“赖茶”因汤醇、色正、香远的上好品质,随着传教士的传播活动而声名远扬、闻名于世……

1848年,赖茶作为贡茶岁岁进贡清廷,赖维顺被道光皇帝敕封为“贡茶御史”。1886年,第二代掌门人赖六铃,在坦洋开设“方泰洪”茶庄,把“赖茶”推向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著名歌唱家赵秀兰在刘坑村与老人合影

如今,在第四代掌门人赖培华,历经8年的躬身实践、广博各地茶家制茶经验后,秉承传统制茶技艺、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在赖茶古法制作的基础上,成功恢复了赖茶制作技艺,并创新研制出顶级赖茶——“赖氏红茶”,正如其诗云:“传承三甲赖氏红,巧研秘制惊陆翁。尔朝天都春色漫,馨香起处看国丰。”赖氏红茶正得到更好地传承,并不断地走向世界……

幽静而古雅的村落,茂密植被的通幽小径,依稀可辨的古官道痕迹,似乎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刘坑村“好山好水出好茶”以及赖氏红茶百年来的辉煌……

远山近水,山水环抱。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茶园里忙活着,一派生气盎然。秀美的风景、自然的生态、纯静原始的自然山水、恬静和谐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都让省作协的作家们遐想无限,陶醉不已,甚至流连忘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