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積善之方(2)

  • Share this:

五、平冤減刑合天心

嘉興有一位屠康僖,初在刑部當主事官。

他經常晚上留宿在監獄裏和囚犯聊天,以了解他們犯案的原因。結果發現不少無辜枉獄的人。他沒有以此立功,而秘密的把真相簽報給主審官。開庭的時候,主審官就參考他的簽報來審理,結果很多冤囚都被釋放了。那時京裏的百姓,都稱贊他明察秋毫,大公無私。

後他再向上級陳情說:「在皇帝所住的京城,已有這麼多的冤事。可想我國之內,必有更多。所以應每五年派一減刑官,到各省去查察囚犯的刑案,以平冤獄。」結果皇帝準其所奏,他也被派為減刑官之一。

一天晚上夢見神靈指點說:「你命中本應無子,今減刑之事,正合天心,天帝特賜你三子,並都享高官厚祿。」

這天晚上, 屠公的 夫人就有了身孕;後來生了應塤、應坤、應三個兒子,都當了大官。

嘉善人支立的父親,當刑房書辦的時候,為有一無辜死囚平冤。

那個囚犯說:「支公待人很好,很同情我的遭遇,願意幫我洗刷冤情。可是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報答人家,所以明天妳就請他到鄉下來,嫁給他作為報答。他或會念這個情分,那我就有活命的機會了。」他的妻子聽了丈夫的話,就流著淚答應了。

隔天,支書辦到了鄉下,她即親切招呼,並把丈夫的意願告訴他。支書辦斷然拒絕,但還是盡力的把案件平反了。

後來囚犯出獄,夫妻二人到支書辦家門叩頭拜謝說:「恩公大德,實在是近世所少有。現在你沒兒子,我有一個女兒,願意送給你為掃掃地的小妾。這在情理上是可說得通的。」

支書辦就以厚禮迎娶過門。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支立,二十歲中舉人,還做到翰林院的孔目。以後好幾代的子孫,也都官運亨通。

六、敬神護法世代昌

嘉興人包憑,他的父親是池州太守,生有七個兒子,包憑最幼。被平湖袁氏招為女婿,雖然博學多才,卻屢次考試都不上榜。

一日東遊泖湖,行至村中見一寺院破漏,觀音佛像被雨塵淋濕沾污,即取出身上所有 十兩 銀子,給住寺作修葺廟堂之用。

住寺說:「工事太大,只這一點銀子,恐難完工。」於是他再從行旅中取出很多貴重的衣物布疋,交予住侍。僕人請他不要再送,包憑說:「只要聖像不被損污,我赤身露體也沒關係!」

住寺聽後流著淚說:「施送銀子和衣服布疋,還不是件難事;這一點誠心,怎麼容易得到呀!」

寺院修好之後,他與老父再遊此寺,夜宿夢見護法神來道謝說:「你子當享世代俸祿。」

後來他的兒子汴與孫子檉芳,都作了大官。以上各段所述,所然情節和作法也不一樣,但都是一心向善的實例。

七、為善不興、為惡昌盛?

若要再詳細地來說,有真與假的,有直與曲的,有陰與陽的,有是與非的,有正與偏的,有半與滿的,有大與小的,有難與易的,這種種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應要仔細的辨別。

若為善而不明其理,往往就會產生自以為行善,其實是造孽的行為,那就冤枉不過了。〔譬如一般人常說:「某人行善而子孫不興,某人為惡卻家門昌盛」這都因為把善惡因果的觀念準則誤解了。〕

八、因有真善與假善

怎麼叫做真假呢?

從前有幾個讀書人,去拜見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問道:「佛家講善惡的報應,如影隨形。為什麼某人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為惡卻家門昌盛?」

中峰和尚說:「平常人被俗見所矇蔽,這顆靈明的心沒有洗除淨盡,法眼未開,以致認善為惡,認惡為善。怎麼不恨自己的顛顛倒倒,反而怨天的報應錯了呢?」

他們又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那會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聽了便叫他們所認為的善事惡事說出來。

他們有的認為打人、罵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有的認為貪財妄取是惡;廉潔守道是善。還把平時看到的種種善惡行為說出來,但中峰和尚說這些都不一定對哩!

中峰和尚說:「做有益旁人的事情,是善;做有益於自己的事情,是惡。若做的事情,可使旁人得到益處,那怕罵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於己的事,那就恭敬人,以禮待人,也都是惡。利人的是公,公就是真;私己的是私,私就是假。並且從良心發出來的善行是真;只不過照例做做罷了的,是假。再者,為善不求報答,不露痕跡,那所做的善行,是真;但是為了某種目的,圖有所得才去做的,是假。這些種種都要來反過來考問自己。」

九、端直歪曲有分別

怎麼叫做直曲呢?

現在的人,看見謹慎不倔強的人,大都稱他為善人,而且會很看重;然而古時聖賢倒寧願欣賞志氣高,只向前進,或是安份守己,不肯亂來的人。

至於那些看起來小心謹慎卻無用的好人,雖然全鄉的人都喜歡他;但聖人卻說這種人個性柔弱,隨波逐流,沒志氣,是傷害道德的賊。由這推而廣之,聖人與俗人的看法取捨都大不相同。

所以凡要積德,決不可被耳所喜歡的聲,目所喜歡的色所利用,而跟著感覺走;必須要從起心動念的隱微地方,將自己的心,默默的洗滌清淨,不可讓邪惡的念頭污染自心。

所以全是救濟世人的心,是直;若有一些討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愛人的心,是直;若有一絲對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別人的心,是直;若有一絲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這都應細細的去分辨。

十、陽善陰德也不同

怎麼叫做陰陽呢?

為善而為人知是陽善,為善而不為人知是陰德。

作陰德的人,天將賜福德智慧;作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因世人名譽超過了實得,多遭橫禍。〔因此古人勸人:「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人若毫無過失,而被橫加惡名,又能逆來順受,必是大有道德修養的人,子孫往往能突然大發起來。從這能看出陰陽的分別細微得很啊!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