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時代,南臺灣布袋嘴(今布袋鎮)一帶,以討捕、養殖為主要生活財源。南鯤鯓代天府自遷建槺榔山之虎峰之後,神威益顯,香火增盛。自古傳頌南鯤鯓池府千歲『好潮水』,意即潮起潮落時辰勝算,一利討捕良機,一利出海安全,因此,臺灣南部沿海,崇奉池府千歲者信眾眾多。 有一年,布袋嘴『庄中有公眾事』未能解決,經神明指示,一定要迎請南鯤鯓池府千歲蒞臨方能處理。古人傳統,池府王爺英烈力猛,輦夫必須勇健力粗者擔任。於是,公議挑選庄裡碩壯具五百斤力量者四人扛抬四輦硬轎,一人為前導,行走八掌溪過急水溪一路來南鯤鯓迎請池府千歲。 四輦到了廟裡一問始知南鯤鯓開基池府千歲已被他庄請走,殿內只剩池府千歲副身一尊。一行人雖感失望也只好無奈地請副身回去交差,可是,心裡一直納悶著;一直咕囔著,心不甘情不願,有氣無力低走呀走,不知不覺已來到急水溪畔,搭上了竹排,其中一人,心裡著實憋不住,便開口揶揄道:(台語發音) 布袋公事請大神, 座上池府是副身, 料祂面黑無大力, 枉費善信一片心。 話語一落,竹排也靠岸,四壯丁扛起四輦方舉足上岸,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四人連輦騰空而起,忽焉搬倒在地,前導一時驚慌,趕緊來壓陣,颼颼聲響,池府坐輦以及五位壯丁同時飛騰,只一盤旋,已過急水溪彼岸,直奔回南鯤鯓廟。 池府千歲大發神力,不徑自走,即刻傳回布袋嘴,鎮上耆老、老大集議以為:只用四輦簡單人馬迎請,對大神有所不敬,隨即發動全庄善信旗、鼓、八抬大轎,浩浩蕩蕩到南鯤鯓廟虔誠迎請池府千歲。 池府王爺蒞臨布袋鎮,家家戶戶門前排香案跪接。池王爺也大顯神威,繞境一過,災消厄解。 之後,布袋鎮內丁添財旺,繁榮進步,永沐神庥,而『五百力池王』的神蹟佳話,也自古傳播至今、人人樂道。
開基五百力池王這頂王帽還真是不錯看吶~~~
開基五百力池王的側照也是很有威嚴、很魁梧的喔~~~
代天府開基五百力池王以及開基二中軍府,其文武甲造型的雕刻手法,不僅比例好、手路又細膩,在當代都可說是甚為傑出之優秀作品!
開基五百力池王座上雕刻精美之拖椅
像開基五府王爺、中軍府、萬善爺以及開基十八尊在內的古佛,最有看頭的就是其神尊的神韻、雕刻手法及粉線手路,其所展現的盡是力與美的極致表現~~~讚!各位網友也請放心,本版拍攝神尊的金身都有先擲筊請示王爺,不會勉強!拍攝前也都有先用淨香淨身過,萬沒有不敬之處。像此次拍攝開基五百力池王,二版主可說是網路界第一個把開基五百力池王神威傳奇故事po上網的人,所以當二版主請示要拍攝開基五百力池王的金身時,開基五百力池王先連允兩笑筊後就允聖筊,似乎和二版主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溝通吶~~~
開基五百力池王下半身是標準的文武甲,二版主推測,由於唐朝的古都在長安,氣候嚴寒,所以帶兵征戰的將軍除了穿戰甲外,還會外加披風來禦寒,而穿上披風坐下後,右腳上弓的情形下就會露出右邊的戰甲。最近坊間有不少雕刻師傅,為了突顯主神的文武甲特徵,會連右上方的戰甲都露出,正規的將軍其實不會如此穿著,因此該種雕法,二版主並不是很認同~~~
開基五百力池王玉帶上的蟒龍,是不是感覺活靈活現的呢?!
廣大的網友不知有沒有發現,南鯤鯓代天府池府二王和吳府三王雖然都是頭戴三翅王帽,但是池府二王的帽翅上是雙龍,而吳府三王則是雙鳳,小細節上是不一樣的喔!!!
由於二版主的小犬係拜契青山寺的開基佛祖,所以二版主最近三不五時就會迎請開基佛祖來祖厝坐坐 。一方面來和本庄溫王敘敘舊,一方面也來看看祂的誼子,祈求開基佛祖能保祐他平安順利、健康成長。這一次特地又迎請開基佛祖和開基五百力池王前來,乃是因為這二尊神佛的聖誕及佛誕日即將到來,當然要給祂們好好地祝壽一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