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顯化親購廟材 議決建廟之後,信徒們恭請五王擇選廟地,當時,三王吳府千歲親駕大轎,勘擇廟地於鯤鯓山,取字坐巽向乾,動工後,大王李府千歲也大顯神通,將金紙變成白銀,化身老漁民遠渡到大陸福州買杉,到泉州購石,到漳州沽磚瓦,然後租船運回建廟,幾個月之後,集眾人之資所興建的磚瓦小廟終於在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完工落成,稱「南鯤鯓廟」,因為是開臺首廟,所以又稱「開山廟」,五府千歲也被尊稱為「南鯤鯓王」,而當初王船所停靠的南鯤鯓灣,自此被定稱為「王爺港」,相沿至今。 就在神廟將竣之際,五王降諭指示以隨船的神木雕塑金身,這根神木原來畫有六段,前五段分別刻有五王尊號,末段刻有中軍府,先民得五王指示,正愁不知從何處延聘巧匠施工之際,名滿當時的雕刻專家泉州「媽福師」卻不請自來,說是受了五王託夢,自願前來雕塑五王金身,也就是現今供奉於正殿的「開基正身」。 神像塑成之後,五王自行擇定吉時於四月二十六日午時舉行開光點眼,由高功法師主持,開光完畢的神像都振動不已,硜然有聲,尤其三王吳府千歲的神像更加劇烈,足足振動了個把鐘頭才停止,據說南鯤鯓吳府三王乃一性烈忠勇之神,其後果然成就許多豐功偉蹟。
治水患犁頭符祭溪 日據時期,廟後的急水溪常常氾濫成災,嚴重影響到廟地的安危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廟後的土地被沖刮怠盡,廟南變成了急水溪的支流,又深又寬的支流使得神廟和北槺榔山幾乎隔離斷絕,成為海上孤島,由於車馬已經不能相通,往來只好依靠小船或排筏代步。 沒多久 ,「囝仔公」的小廟首當其衝,被洪水沖垮,只好遷徙到代天府東北處暫住。而南鯤鯓廟也岌岌可危,這時有人主張請五王立刻裁示是否遷建神廟,無奈一直都沒有結果。 民國六年,廟宇距離支流僅十來步了,有一天,五王忽然起駕,召集了有關人員,扶乩畫了七張「犁頭符」,並命人購買犁頭七個、大鑼兩面,各自乘轎前往祭溪。當天,五王親自發輦指揮祭溪的工作,五頂神轎各自下水游走,七個乩童各拿著神符和犁頭,步罡踏斗,將犁頭符一一拋入溪中,再將兩面銅鑼覆蓋在上面,經過這一番作法之後,廟南的尖地逐漸浮上來,聞風前來圍觀的群眾多不可數,大家看到這樣的場景,無不嘖嘖稱奇。隔年春天,五王再指示:為求長遠之計,需建堤防。廟方奉五王指示貼出告示,四方的信眾群起響應,發動善信二萬餘人築堤護廟,不出幾個月,築成現今廟後的堤岸,稱之為「五王堤」。 五王堤一完成,南鯤鯓已經沒有後顧之憂,蚵寮、北門等地區不再受水患侵襲,被遷居的囝仔公也遷回重建新廟,廟稱「萬善堂」。
李府大王爺威懾知縣
嘉慶二十五年,五府千歲南巡北狩,當神輿行次諸羅縣城【今嘉義市】,適與縣令相遇於途,互不相讓,縣令震怒,竟令衙役擋住神輿前進,欲驅逐出城,時雙方鑼鼓喧天,商民紛紛圍觀,忽然,一目不識丁之荷鋤農夫,越眾而出,手指縣令曰: 『我,李府千歲,在生時官居尚書,位極人臣,今奉玉旨,代天巡狩,汝小小七品縣官,膽敢與本府爭道,欺天罔極,德化為本府之宗旨,汝若自恃才學,本府出一對,汝對得出,本府願退避三舍,不入縣城;若對不來,應避之道左,恭送本府入城。』 話語一落,農夫乃持其鋤,大書於地曰: 『代天府,理陰陽,但願善遷惡改,一道修真消末劫。』 縣令胡振遠乃一捐貲之官,根本不知所對,農夫復執鋤而書曰: 『巡狩間,分黑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免災殃。』 至此,縣令乃為之氣結,驚服神之威靈,乃下轎跪拜,恭送神輿前進,五府千歲之神威,因此風靡了整個諸羅縣城,男女老幼爭相焚香膜拜,一時間,整個縣城,萬人空巷,途為之塞。大王爺這段神之威靈事蹟,迄今地方遺老,猶津津樂道。 這副對聯,後來經前清舉人羅秀惠氏潤飾,湖北荊門名書法家姚濱書丹,雋刻於正門石柱,聯曰: 「代天理陰陽,非因紙獻錢燒,百般貢媚災能免。」 「巡狩周審察,但願善遷惡改,一道修真末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