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有三
一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王&彌勒。
二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三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金剛經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面菩薩指願地菩薩。(即正在修菩薩行,但還未修成菩薩果位者) ,後面菩薩指因地菩薩(已經修到菩薩果位者)
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痴,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瞋怒,智慧的光像火燄一樣的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燄慧地。
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說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現前地。
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行地。
功德任運增進,願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