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談

  • Share this:

王莽與阿扁都是失敗者 (薛中鼎) 2009年01月10日 蘋果日報 論壇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命運可算 ~ 因 果難斷 ; 錢債好還 ~ 情 債難逃 ( 輕則可討 )

欲知『 因 & 果 』 來電 0986008396 找 林老師詳示結緣仔

窮得只剩下錢 《窮得只剩下錢》,這是一本書名,作者是位牧師,陳致中拿去給羈押中的父親陳水扁閱讀。陳致中為甚麼要陳水扁讀這本書?頗堪玩味。無論如何,「窮得只剩下錢」,的確是他們一家的寫照。 錢當然人人愛,惟錢的價值如何彰顯,端看各人對錢的認知,及用錢的哲學。陳水扁出道任海事法律師,即有高收入,之後歷經議員、立委、台北市長、總統,公款就花不完,總統卸任後,還享受每年千萬禮遇;而其子、女、婿,各有專長,生活無虞。 扁、珍似以為生命的價值,全在一個「錢」字,才會這麼貪得無厭,還將權力當做牟財工具。有此貪念,學識、道德、良心,便在他們的生命中失去,以致除了錢之外,一貧如洗。 陳水扁出身三級貧戶,努力讀書,勤奮工作,其實可以獲得許多了不起的成就。二○○○年就任總統時,有人認為他有機會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也有人認為他可以使台灣公義更彰顯,社會更祥和,他的名字會在歷史發光。 這樣的榮耀,是錢買不到的,這才叫「光宗耀祖」。無奈扁、珍的人生無此境界,那麼多創造榮耀的機會,已從他們的指縫間溜走。如今,窮得只剩下錢的扁家,錢不但保不住,還因而蒙羞、受辱,更得面對漫長的司法訴訟,他們難道沒有感嘆嗎? 陳致中也是弊案形成一部分,但做為兒子,他真該問問父親:給了兒女這樣的人生,覺得滿意還是羞愧?存於金庫中、洗到海外去,堆積如山的錢,必也期待陳水扁給個答案吧? 2009/01/01 20:09

阿扁的新年 全球各主要城市,無不舉辦跨年晚會,世人在倒數讀秒中,送走二○○八,迎來二○○九。新年來臨,陳水扁再度被羈押,在「銅牆鐵壁,又濕又暗,溫煦陽光擠不進去」(扁語)的舍房,不知何所思?何所想? 陳水扁出生於一九五○年,虛歲已屆花甲,白居易《除夜》詩云:「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人到六十,臨春多感,何況羈押在看守所。○八年最後一天,陳水扁面會呂秀蓮等訪客,待到人去後,不知他送舊年迎新年,究是甚麼心情?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從不惑到耳順之年,陳水扁直似閃亮一顆星,倏地在政壇崛起,由立法委員而為台北市長,更由台北市長而為國家元首,這是何等榮顯的際遇,方其頎然高視、睥睨物表之際,饒有「大丈夫應如是」氣概,無奈其之崛起也速,頹落也疾。 陳水扁思前想後,當有「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的感慨。而其大起又大落,並非爬得越高跌得越重,而是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今如殘紅萎地,乃身涉「多重」重罪。歷史給了陳水扁機會,人民寄希望於陳水扁,他卻使歷史蒙羞,更對不起人民。 日升月恆,年復一年,歲月的洗練和考驗,誰能逃得過?誠所謂「日月如明鏡,忠奸各顯形」。只因一個「貪」字,陳水扁徹底打敗自己,其官司一審到三審,有得熬了,在這新的一年,無疑是他的「官司年」。

2008/12/31 21:16 陳水扁一直無法釋懷的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每次改朝換代,後朝都會清算前朝,但 歷史中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追究,就是王莽和他自己 ﹔洪春木 引用陳水扁的話表示,像國務機要費、特別費和興票案,都是歷史共業,扁不想去清算從前的事情,沒想到卸任後,國民黨還是對他做歷史清算,讓扁很不能釋懷。 此外,陳水扁也提及,午夜夢迴時,他會感嘆「今夕是何夕?此地是何地?我身為一個卸任總統,為何遭到如此政治迫害」;陳水扁強調,他一生把持道德、操守和名節,並將此視為生命,但司法迫害至此,即使未來真判無罪,也沒人會相信他了............... 阿扁與王莽 二度被羈押的前總統陳水扁,日前會見前往探視的扶輪社友時,自比為王莽,表示他和王莽都因沒有清算前朝,才反而遭清算。對於這個不倫不類的比喻,連綠營立委聽了都傻眼。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王莽篡漢」的故事。王莽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姪,年輕時飽讀詩書,謙恭有禮,所以聲名遠播;當了官以後,還常把俸祿分給門客,賣掉車馬接濟窮人,因此深受愛戴。 然而,王莽大權獨攬之後,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帝,自稱為「假皇帝」,後來在各方「勸進」下,乾脆篡奪漢祚,改國號為「新」。由於王莽政策迂腐不通,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遂激起「綠林」、「赤眉」等民變,最後被殺,「新」朝滅亡,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短命政權。 中國五千年歷史,政權更迭稀鬆平常,但在傳統史觀中,透過武裝革命改朝換代,通常被視為正統,如劉邦、李淵,但王莽篡漢稱帝,歷史給他的評價卻很差。他當上皇帝之前,種種禮賢下士的行為,被譏為「偽君子,真小人」,為奪權做準備。 陳水扁把自己比成王莽,不知是歷史沒有讀通,還是對於「成王敗寇」,心有戚戚焉?很多綠營立委絞禁腦汁,想幫他美言,卻不知話從何說起。 唐朝白居易《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陳水扁昔為三級貧戶、人權律師、政治明星,攀登權力頂峰後,怎料貪婪腐化也急,真面目暴露也速? 2009/01/07 19:07

陳水扁感嘆自己好像王莽,沒有對前朝作出清算。引起一番議論。對於王莽,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做個比較客觀的研究,再與陳水扁做個歷史人物的對比。

討論歷史人物,都必須考慮到他的時代背景。王莽的時代,是在西漢。漢朝的儒家論政,有兩個要點。一個是「變法與讓賢論」,講的是天人相應、聖人受命;並不認為應該要有萬世一脈的王朝。另一個是「禮樂與教化」,當政者應該恭敬勤儉、講究教育化民、關心民間疾苦。 換句話說,王莽的時代,知識份子有濃厚的「傳國讓賢」的思想,儒家的聖人堯舜,就是傳國讓賢的政治楷模。對於當政者,士大夫普遍期望應該要具備孔子的「溫良恭儉讓」的美德。王莽的當政,是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期望的。 王莽的父親早故,他的姑母王政君對他非常憐顧。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元帝之後的成帝、哀帝、平帝都是元帝之子。成帝是王政君所生。王氏家族顯赫一時,有兄弟五人同日封侯、掌握軍權,輪流執政。

理想性高新政失敗 王莽在逐漸掌權的過程中,一直具有學者風範。他謙虛、節儉、好學、信奉儒家思想,社會聲望很高。王莽其實是在順乎天、應乎人的情況之下,經過了程序正義,登上了皇位、建立了「新王朝」。從篤信儒家思想的知識份子看來,王莽的程序正義,應該與堯舜禹沒有什麼不同、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對。 王莽的真正問題,在於他施政的失敗。他的施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於他社會主義的理想性太高、而且他過度崇敬儒家思想。因為他崇敬儒家思想,他的政治與經濟政策,都是依照古書,尤其是《周禮》的內容去執行。他托古改制的結果,終至於使得他的「新政」,一敗塗地。 王莽的政經政策,包含了廢除奴隸制度(倡導人權)、恢復井田制度(平均地權)、設立五均六管制(發展國營企業)、屢次改革幣值(企圖經由貨幣政策來平均財富)。 基本的方向,都是在壓抑豪強、平均社會財富。著名的學者胡適,對於王莽的評價是「一千九百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 王莽的失敗,簡單來說,就是「書生當政」的失敗。他是個復古思想的殉道者。王莽的歷史臭名,要歸功於東漢王朝。因為王莽終結了西漢,東漢自然是把王莽罵到臭頭。就像漢朝把秦始皇罵到臭頭一樣。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王莽當政之後,他的經濟政策的執行成功了,他的「禪讓變法」的政治理論,就會成了一個進步的典範。中國也就不會有這麼強烈的、帝王世代家天下的思想了。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認為,「這不是王莽個人的失敗,是中國史演進過程中的一個大失敗。」

辜負歷史給的契機 那麼,阿扁與王莽來做對比,我們應該如何來做客觀評價呢? 我想阿扁與王莽至少有一點是相同。那就是他們都辜負了歷史給他們的契機以及選民交付給他們的期望。

作者為中華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牛 農曆以干支紀日或紀年,目前農曆歲次仍為戊子(鼠年),須待一月二十六日,農曆春節屆臨,歲次才進入己丑(牛年)。但隨著陽曆二○○八年遠去,二○○九年到來,「牛」已大行其道,成為最熱門的字。 「別來逢甲子,倏忽又春華」,物換星移,甲子更迭有時,牛年每十二年(一紀),便會去又返。送走○八年,迎來○九年,在送舊迎新之際,人們互道新年快樂,只因 new和牛諧音,手機簡訊「 Happy『牛』 Year」,當即塞爆網路。在大不景氣時代,「牛轉乾坤」,更已成為新年的祝願詞。 諺語說「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意為致力於農耕,不如逢好年景;善於求官,不如遇好機會。做為國家元首,馬英九最大的願望,在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但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年景不好,如之奈何?乃揮毫寫下春聯「福牛轉錢坤,富貴迎新春」,竭誠為國家祈福。 回顧○八年,豈一個「殤」字了得?多少人如順口溜說,「睡得比狗還晚,起得比雞還早,做得比牛還苦,吃得比豬還差」,卻在職場上,不是遭裁掉頭路,就是被迫休無薪假。再以股民來說,全球股市縮水近半,台股亦爆跌 46.6%,端的「熊市」當空罩,欲求「牛市」不可得。 新年伊始,牛年來到,在此敬表三願:一願「春牛迎豐年」,任何人甘願做牛,就不怕沒犁拖;二願「熊市轉牛市」,股市再見蠻牛,股民大發利市;三願「賣劍去買牛」,政客放下干戈,發心做台灣牛,造福天下蒼生。 2009/01/02 19:32

請總統休假 常言道:「休息,是為走更長遠的路。」辛苦工作之餘,需要好好休息,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每天忙於國事,休假天數為零,即使鐵打的「勇腳馬」,也可能體力透支,「再怎麼忙也要休假」,這才是國人之福。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日前到夏威夷度假,露出結實的腹肌,成為全球矚目的花邊新聞。歷任美國總統公務再繁鉅,也會定期前往「大衛營」度假,看他們輕鬆愉快的神情,不禁讓人覺得,當美國總統實在有夠好命。 馬總統就職至今,連一天的假都沒休,行程完全滿檔,不是在府辦公就是下鄉巡視,在「日也操、暝也操」的情況下,難免出現疲態,他過去喜愛的慢跑、游泳等運動,也無法繼續,長期這樣下去,對國家人民都不是好事。 人事行政局有鑑於此,正廣泛蒐集各國元首休假具體作法,研擬我國總統休假制度。綠營民代批評說,現在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官員還為馬總統「設想」休假,是典型的「拍馬屁」。講這種話的人,是否把休假當成罪過? 《聖經.創世記》說:「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這就是基督教禮拜日的由來,連神都需要休息,更何況凡人? 或許國情不同,很多國人不了解休假的重要,逾時工作或過勞的情形時有所聞,其實正常的度假,可以緩解疲勞,將身心調整到最佳狀態,希望馬總統為國珍攝,三不五時應該休個假。 2009/01/03 16:48

維持民主現狀,才是台灣的最大優勢 大陸政論性刊物《縱橫周刊》,去年十一月刊出一篇文章,題為《後三通時代,讓我們小心呵護台灣民主》,作者「替」認為:「台灣在政治上保持現狀,是大陸改革的政治金蛋。在大陸內部政治改革並沒有完成的時候,繼續保持台灣政治現狀,為大陸作鑑,應是中華民族之福。」 作者引用香港回歸中國為例,指出:「收復香港如果不是發生在一九九七年,而是一九四九年;那麼,香港就不再是東方之珠,而是經過文革浩劫的另一個上海。」簡言之,香港在回歸中國後能成為「中國經濟改革之源」,就是一九四九到一九九七年「保持現狀」的緣故。 作者呼籲北京對台繼續遏制台獨的同時,對台灣則維持其相對獨立的政治發展,文章的結論說:「如果民主在台灣失敗,會嚴重影響整個中國的民主夢。」 歸納這篇文章的主張,便是:一、台灣現狀下的民主政治,在大陸朝民主發展途中具有導引地位,台灣應該維持,大陸應該尊重;二、「遏制台獨」是不變的方向。 文章言而未宣者,是台灣面對大陸龐大的經濟優勢中,仍存有大陸所不及的優勢,那便是民主。大陸應持續反對台獨,但大陸的民主程度目前顯然落後台灣許多,故而沒有資格談統一。站在台灣角度來看這個主張,當能理解,我們對抗中共的最大利器,便是民主;最愚蠢的方法,則是搞台灣。 搞台獨之所以對台灣不利,因為這是中共絕不會退讓的「紅線」,支持這條「紅線」的力量,是中國民族主義,一旦到了雙方攤牌程度,那就會成為比拳頭的狀態;是時,台灣原來的「民主」籌碼,就失去了效用,沒有優劣問題,只有勝負問題。 台灣有些人主張台獨,民進黨是以這個主張為神主牌的政黨。民主政治有言論自由,不贊成此主張者,亦應予尊重。但台獨主張者,卻不尊重別人不同的主張,例如認為三通會喪失台灣主體性,馬政府主張兩岸簽署和平協定,就說是「賣台」。其實,兩岸關係和緩無損台灣主體性,更無所謂「賣台」,這些都對台灣有利,唯對台獨不利。 對於台灣未來前途,台灣內部存在著三種態度:統一、獨立、繼持現狀,其中以後者居多數。民進黨及獨派卻代做主張,以台獨為唯一選擇,將台灣的意涵狹隘為「台獨」,以致延伸出「本土化」就是「去中國化」,兩岸關係必須建立在台獨基礎上。這難道不是反民主的霸道思想嗎? 台獨是否「主流民意」?這個答案,必須透過民主機制的檢驗,如果因為政治人物的需要,強硬的說台灣命運悉繫於此,政客的嗓門可以很大,人民未必會跟著嘶吼。 民進黨在陳水扁弊案中進退失據,究其原委,無非喪失了民主精神,不能割捨陳水扁所留下的台獨勢力,乃見陳水扁被銬上手銬即認為戕害「司法人權」,殊不知,在陳水扁之前因涉案被銬上手銬者,人數何可勝數? 後三通時代的台灣,面對大陸,民主是最大的優勢和資源,民進黨做為台灣主要政黨,豈可存有反民主思想和作為?一味藉台獨反民主,必然會和台獨勢力一樣自閉在閣樓中。 2009/01/03 16:23

閣員聯誼? 景氣冷颼颼,人民苦哈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卻出妙點子,擬定期舉辦閣員聯誼,引起外界譁然。閣員公務繁忙,忙裡偷閒旅遊休閒,理應自費處理,若花費人民血汗錢,吃喝玩樂兼泡湯,看在窮百姓眼裡,不知是甚麼滋味? 日前,台東縣議會承辦全國正副議長聯誼活動,兩天的行程,開會只費時一個半小時,其餘時間都在遊玩與餐敘,竟花掉兩百五十萬元,遭到民眾痛批。由於怕引人非議,有六個縣市無人參加,創下歷次聯誼會缺席最多的紀錄。 從這麼多縣市正副議長,未出席聯誼會的情形看來,可見還有很多政治人物,已注意到民間疾苦,或考慮到外界觀感。然而,人事行政局卻規劃,每兩個月辦一次閣員聯誼活動,行程包括座談、登山、踏青、戲劇欣賞等,名之為「建立柔性橫向溝通平台」,這種官話,小老百姓真的聽不下去。 行政院會是閣員溝通,並做成決策的平台,但各部會之間,平常必須有橫向聯繫、協調,才不會「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溝通應該是常態,何須另闢「柔性」管道?閣員偶而聯誼,並不值得大驚小怪,但行政院若將聯誼「制度化」,閣員抱著上班的心情去休假,恐怕也快樂不起來。 現在國內外經濟都很差,很多民眾不是失去「頭路」,就是被迫休無薪假,人民的心情,正由無奈轉為忿怒,政府官員如不能「苦民所苦」,持續端出有效政策,幫助民眾走出困境,還拿公帑去「柔性橫向溝通」,那就太超過了。 2009/01/05 18:15

新台灣夢 暌違十五年,李登輝晤見施明德,「上個月,他主動來看我,老人家這麼有心,我很感動」,施明德如是說。這場「李施會」,不是喝「和解咖啡」,而是威士忌對紅酒,酒過三巡,賓主盡歡,喝出「新台灣夢」。 云何「新台灣夢」?施明德說:「尋找台灣人民新的力量,須從建立廿一世紀台灣夢做起。」並盼望「人民力量崛起」,但對外傳「李施結盟」,則強調:「不是建立第三勢力。」有別於陳水扁所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李施一場餐敘,真能為台灣人民,築起「新台灣夢」嗎? 台灣人民豈會無夢?在原住民之外,先民橫渡黑水溝,做起「唐山過台灣」的夢;後有大批軍民,隨著國府來台,夢想著「反攻大陸」;晚近又有外籍配偶,遠嫁來台灣,譜出「安身立命」美夢。有些美夢已成真,有些迷夢已成幻影,但總夢想著,有朝一日,台灣會成為美麗的家園。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不正是台灣的「芳名」?但美麗之島,究是遭誰作踐,而已不再美麗?台灣人民巴望民主,好不容易人民可以做主,台灣人選出台灣人當總統,陳水扁所謂「有夢最美」,卻破滅於漫天貪腐。在馬政府力挽狂瀾之際,李施想築夢,請問:「新台灣夢」將何所繫? 所謂「新台灣夢」,莫非又是天邊彩虹?其實台灣人民想要的,無非要過日子,更想過好日子。如果政客能「賣刀買牛」─不再磨刀霍霍指向政敵,而能關心國計民生,苦民所苦,則「新台灣夢」,應就在眼前矣! 2009/01/06 19:2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