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新趨勢,從最簡單的改變開始

  • Share this: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1107 09:17:19台北)

現代人從早至晚埋頭苦幹,忙著公文案牘,忙著養家活口,生命的能量如江水東去不復返,何不忙裡偷閒,偶爾拋開喧囂煩悶的生活,遠離車水馬龍的世界,給自己一個靜謐的國度,理想的天堂,讓心靈得以沉澱、淨化與昇華。忙碌庸擾的生活步調,讓各界吹起一股養生風潮,帶起一種新生活運動,每個人對於自我的健康開始有了新的定位,新的體認。無論是外食族的朋友、苦於運動量不足的人,或是想擁有曼妙身材的美眉們,無不搭上這股流行風潮的順風車,希望一舉達到意想不到的出奇效果。

自今年10月17日起,德明財經科技 大學 推廣教育中心走入DPEX國際快遞公司,為該公司中高階主管進行為期3個月的健康養生社團活動。該中心聘請到健康養生界的佼佼者—方圓一脈氣功教室王信凱講師,擔任該社團的指導教師。第一天上課王老師如數家珍,將預計的課程活動作詳盡介紹,並灌輸學員簡單實用、淺顯易懂的專業知識,讓在座每位學員直呼過癮。當天課程結束前,王老師還教了大家一套既實用又簡單的「拍痧」手法,讓學員們疲憊的身體頓時獲得舒緩,原先沉重的身軀也似乎變得輕盈。第二次上課,學員們已迫不及待地告知王老師自己的身體變化,其中管理部陳經理首先發問,請教王老師自己一週來的身體變化。

經過王老師的解說,各個學員的也逐漸展露期待與佩服的神情。當課程進入正式階段,透過基礎的「站樁」功法,使自身內在的循環形成善的循環,雖只有短短的數分鐘,每個人都已汗水淋漓,全身發熱。接著,再藉由幾個基本的入門功法,原先緊繃的經絡與痠痛的肌肉已慢慢地獲得舒展,獲得解放。最後,王老師還露了一手高超的刮痧技巧,只見他手拿刮痧板在學員的上手臂外側輕巧地來回刮了數下,學員的手臂立時出現黑紫色的痧,過程雖有不少學員感到疼痛,但卻有說不出的痛快與輕鬆。看著學員們的熱絡反應,王老師也表示,只要學員用對方法運動,花點心力學習,就能維持健康,擁有活力。為提升自身活化的能量,延續內在深層的靈氣,該中心誠摯地邀請各界有志者一同加入,並為其精心規劃課程,絕對滿足您挑剔的需求與求變的新鮮感。

聯絡人:陳卉婷老師聯絡電話:(02)26585801ext:2661

圖說:健康養生社團活動照

夏季養生5要訣 也可節能減碳 中時健康: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4&id=1473

最近掀起節能減碳風潮,要減少開支浪費、享受樂活,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主任何裕鈞醫師指出,身心健康最重要,起居飲食要適當安排,才能簡單做好夏季養生。

何裕鈞說,夏天溫度高、溼度大、氣壓低,令人感覺不舒服,腸病毒、登革熱也會隨著蚊蠅肆虐。急慢性腸胃炎、痢疾、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或食物中毒屢見不鮮。

■溫溼度大 症狀類似感冒

何裕鈞指出,最近大雨不斷,門診有些病患症狀像感冒,仔細問診發現,有睡不飽、困倦、鼻塞又不是感冒,飲食正常卻又軟便,經建議從生活上降低溼度,病況即獲得改善。

何裕鈞表示,夏季是中醫所謂「暑邪」與「溼邪」最多的季節。「暑邪」致病嚴重者,甚至會突然昏倒、不醒人事,臨床上會有以下徵候:發熱、氣短懶言、身倦乏力、煩躁不安、面紅眼紅、出汗過多、口渴不斷想喝水或是唇乾口燥、尿赤短少等症狀。

如果出現悶熱、疲倦、煩躁、頭昏腦脹、身體沉重、皮膚易生皮疹水泡、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等,可能就是受到「溼邪」。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最好立即就醫。

中醫強調治「未病」,也就是防患未然,在體質、環境、病原三者間取得平衡,才能減少生病的機會,尤其是環境溫溼度下降了,細菌、病毒與塵?等侵擾也會自然減少。

■晚睡早起 慢活少欲為樂

夏季養生的儉約方法,共5要訣。

日常起居,要降溫防潮。自然通風,正確使用空調、除溼機,以降低溫溼度。

此外,夏天宜晚睡早起,如果可以最好晚上11點睡覺,早晨5點起床。睡覺勿貪涼,避免在冰冷石板地或長時間使用風扇、空調睡覺。

衣著方面以輕薄、透氣為宜。日前引起首長間「西裝禮儀」的爭議,若從健康角度著眼,宜選擇吸溼排汗材質。同時,現在辦公大樓空調環境多,出外加減衣服要提高警覺。

飲食清淡,每餐七分飽。

何裕鈞表示,夏季脾胃消化功能較弱,食材宜選擇清淡易消化,每餐七分飽。烹調時油鹽以及調味料要少放,若吃多甘甜食物易妨礙消化,不妨吃些苦味食物可泄熱燥溼,而吃酸味食物可斂汗止瀉、吃鹹味可滋補養腎。至於生冷食物或冰品不宜多食,會影響腸胃功能。如果忍不住,則以去冰為原則,即不加冰塊,放到室溫再吃喝。

沐浴宜用溫水,可加速散熱、去除汙垢。以30℃比體溫略低為原則,但冷水不宜;另外可採藥浴,有祛溼、殺菌、消炎、防暑等作用,常洗可以擴散毛孔、降低溫度、增加散熱,也可以抵抗和抑制皮膚因溼熱導致細菌和黴菌在表面增殖,老少均適合。

體表溫度降低後,便可減少蚊子叮咬。不過,皮膚有大面積傷口的患者不宜使用藥浴。

精神調養清靜少欲,心靜自然涼,慢活為樂。做事說話宜放慢腳步,不要急躁,不輕易發脾氣,心情保持愉快,經常靜坐,閒暇時練習書法、繪畫、讀書、聽音樂,使身心放鬆,自然能安度暑日。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