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式:腦海運動,透過手腳有節奏的輪流拍擊活化腦功能,預防痴呆,先腳刀互拍一次再拍手一次,接著腳刀互拍一次手拍兩次,腳刀互拍一次手拍三次,腳刀互拍一次手拍四次,拍腳速度一律相同,拍手則配合拍腳速度,可默唸澎恰,澎恰恰,澎恰恰恰,澎恰恰恰恰。 第七式:抬頭拉脖,面向下,抬頭向上拉脖子,放鬆還原後,再採伏地挺身的姿勢,腰間打直放鬆,彈跳三十至五十次,可增進脖子的輕鬆感及血液循環順暢,並促進頭部及腸胃的健康。 第八式:拍捶雙腳脛骨,雙腳抬起後以雙手拍捶雙腳脛骨,可刺激體內細胞活化,並發揮自我復健效果及強化膀胱的功能。 第九式:提肛縮臀,身體向上平躺,膝蓋向上彎曲腳趾著地後兩腿向左右平放,雙手向頭頂分開畫一大圈後插入腰下,以手背支撐臀部順勢撐高腹部,提肛縮臀後再徐徐還原為一次,循環作十五至二十次,雖然動作難度較高,但有助排尿及排便,有益健康。 第十式:繞右腿續繞左腿,身體平躺,雙腳輕鬆伸直,兩手掌心向下墊在臀部下,輕抬右腿伸直,以腳姆趾、小指、腳後跟輪流為主導施力點,由內向外順時鐘方向繞圓圈為一次,可徐繞十五至二十圈,之後換左腿,此動作可活絡筋骨,預防及改善腿部酸痛。 第十一式:曲疊舉捲雙腳(龍蝦捲身),身體平躺,兩手掌握拳墊在臀部下,雙腳曲疊在腹部,全身放輕鬆,雙腳輕柔伸直後儘可能向後翻捲如龍蝦,將脊椎拉成半圓形,之後兩手掌張開,掌心按地,徐徐反下雙腳,反覆做十五至二十次,此動作可強健背部脊椎組織,防治腰酸背痛,減少腹部脂肪,有益內臟。(圖文:楊文琳)
第十二式:俯伏拉雙肩,弓彈脊樑,趴在硬床上,掌心向下平放於胸下,先以臀部往後拉上半身,掌心向上,臀部後移拉腋下,接著以掌背向下臀部後移拉韌帶,此動作難度高,不可勉強,但可活絡筋骨,促進腸胃蠕動,血液循環,對長年雙臂雙肩運動傷害有改善效果。 第十三式:坐起後,雙手由下而上拍身至脖子,接著雙眼眼球繞圈,先自右繞轉再自左繞轉,各繞兩圈作四次。 第十四式:柔身健耳,雙腳抬起往頭部方向作翻滾動作,動作進行同時彈耳朵及拉耳垂,要注意的是做不到時不要勉強翻滾,全身放輕鬆即可。 第十五式:坐起後先拍捶雙腳,再揉捻腳掌,兩腳筋骨放鬆後先疊單腳,再疊雙腳,如果無法疊雙腳不需勉強,接著從丹田發聲大喝,此動作可練腿力及練丹田力量。 第十六式:臂腿柔和全身,坐起身後雙腳打開,以頭部帶動身軀慢慢彎曲碰左腿,回到中間後再碰右腿,但不需勉強。
第十七式:兩膝跪坐,挺直腰脊,徐徐輕鬆正坐,身軀向前俯伏雙手按地,額頭輕壓掌背上,接著掌心向上,再挺身正坐,可重覆動作十五至二十次,建議配合自己的信仰,向自己所尊敬的跪拜,祈祝健康。(圖文:楊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