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好處

  • Share this:

慢跑有益身心健康,有哪些好處呢?

增強肌肉與肌耐力: 規律不間斷的慢跑可增強激勵與肌耐力,而激勵與肌耐力是我們平時維持工作與應付緊急應變能力,慢跑是最佳選擇之一。

增進心肺功能: 持之以恆的慢跑將會使心臟收縮之血液輸出量增加、降低安靜心跳率、降低血壓,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提昇身體的作業能力。

代謝排毒: 規律的運動可讓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延緩身體機能老化的速度,並可將體內的毒素等多餘物質,藉由汗水及尿液排出體外。

減輕心理壓力: 處於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若無排除緊張情緒、精神及心理壓力,將永遠居於劣勢。適度的慢跑將可減輕心理負擔,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提高生活品質: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生活品質提升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而規律的慢跑活動是促進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健康兩點靈─秋季心肺保養與煲湯

撰文/黃妙雲

時序入秋,身體轉換期到了,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開始肆虐,專家建議,值此秋天之際,身體要趕快「打底」囉!尤其老年人,體力較虛弱,平時不妨練一練太極拳等養生功法,並適時煲湯來調整體質,做好心肺的保養,身體會更健康。

秋季到,罹患感冒、流感的人越來越多,呼吸道疾病問題也多,進行肺部的養生刻不容緩;隨之而來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節,提前做好心臟的保養也很重要。 TVBS-N 《健康兩點靈》節目邀請藥理博士潘懷宗、體育運動總會國家級教練李章智及廚師陳偉強共同討論「秋季養生之道」,並傳授心肺保養養生的好功法及港式煲湯,期望民眾能夠強身,平安健康的度過秋冬。

「太極拳」被美國時代雜誌( Time )譽為最完美的運動,是一種「養生拳」,多練功能強身外,並能增強心臟能量及肺活量。曾於大學時練過太極拳的潘懷宗表示,太極拳「以柔克剛」哲學,能讓人心情寧靜,太極拳很有力道,但與其他運動有所不同,好處很多,打太極拳可以讓心情平靜,就像練瑜伽一樣,心靜加上冥想來打太極拳,能使情緒獲得抒壓效果。

李章智則認為,練太極拳對身體健康幫助很多,可以增進心肺功能、強化肌耐力、血液循環好、增強免疫力,身、心、靈三方面皆提升。研究也發現,打太極拳對於改善「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等問題很有幫助,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對身體功能的促進與減緩老化很有功效。

潘懷宗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太快,可以打太極拳抒壓。太極拳是一種全身每一部位緩慢的運動,有助於身心平衡與寧靜,尤其太極拳動作要控制平衡感,肌肉與手腳要協調,對怕摔跤骨折的老年人來說,練太極拳能使肌肉協調性變好,而不易摔倒,練太極拳的運動傷害很少,年輕人也應練。練太極拳很不必花大錢,「自己隨時想打就打」,不必呼朋引伴,隨時隨地就可以練功了。

除了太極拳外,易筋經、八段錦等傳統養生功法也有不少是屬心肺的保健功法。李章智說,練功要結合筋脈,調整身、心、息,也就是調整身體、觀想、呼吸調整放鬆。

李章智指出,「肺」在中醫來說,主功能是掌管人一身的氣,使人體有能力抵禦外來的邪氣與病氣,且與人體的皮毛相關,「肺主皮毛」,身體因肺氣旺盛,才不容易因風邪或寒氣而感冒生病;「肺主氣」肺功能健全,才能將清氣吸入體內,將濁氣排出體外,因此提出三種肺的保健功法。而心臟的保養,主要是以促進血液環循、不增加心臟負擔的功法為主,首先從了解「心經」開始,再進一步練功。

◆肺的保健功法:

一、 韋馱獻杵第一勢(肺)

功理:

這個招式以暢通肺經的功能為主,練習時可以意想肺經的循行,或是易手大拇指指端內側的「少商穴」,而練習時採用「腹式呼吸」,可以以「站樁」式練習來匯聚能量;或是一鬆一緊的配合呼吸,來強化肺經。

功法:

1. 兩腳與肩同寬,雙手環抱,吸氣時雙手下按,如同合掌,呼氣時雙手放鬆,一吸一呼,共做 15 分鐘。

2. 可以配合「嘘」字訣,吐氣輕聲,乃至勻細柔長的無聲狀態即「吐氣不出聲」。 次數 / 時間: 15 分鐘以上。

二、乾浴迎香

功理:

「肺開竅於鼻」,鼻子可以清潔與濕潤空氣進入肺部,使肺部的到乾淨的空氣,良好的鼻子也有助於肺部功能健全,使人呼吸順暢。

功法:

1. 吸氣時,由迎鼻翼往上按摩到額頭髮際邊緣,呼氣時由髮際邊緣順原路按摩回鼻翼,一上一下為一次。

次數 / 時間:共做 18 次以上。

2. 吸氣時頭向左轉,同時左手拇指按住左邊鼻孔,呼氣時左手鬆開,用兩鼻孔將氣呼出,同時也將頭轉正,右邊動作相同,只是左手改成右手。

次數 / 時間:左右各做 12 次以上。

三、左右開弓似射鵰

功理:

古法: 「左肝右肺如射雕」,所以八段錦這個招式對於增強肺部功能有其效果, 左右開弓的動作能擴胸活絡肩背、膏肓的氣血,當然這個動作可以 能夠調整彎腰駝背不良姿勢,進而強化呼吸和血液循環, 是理肺開胸的最佳動作。

功法:

1 . 左腳橫跨一大步,兩腳內側平行,約兩肩寬。

2. 右手向外伸出,畫弧蓋過頭頂,位於左肩高處。

3. 右手大指按食指向右拉,左手成八字掌向左方緩緩推出,同時吸氣時身體下坐成馬步。

次數 / 時間:左右各做 6 次以上。

◆心的保健功法:

一、呵字訣

呵字訣功舒心平血。

功理:

呵字配合火性溫熱,其性上炎,心陽有溫煦之功,所以動作是兩手捧氣歸於心臟,然後雙手上托,所以配合火的特性。

動作:

1. 兩腳內側與肩同寬,身體自然站直。

2. 雙手向心捧,同時雙腿為蹲。

3. 雙手上托,同時口發「呵」音,雙腿伸直。

4. 雙手再緩緩下落。

功法要點:

1. 吸氣時意想手捧外『炁』滋潤心臟,呼氣上托時氣沿心經上行。

2. 發聲時不需大聲,只要配合嘴型出氣即可。

3. 至少練習 20 次。

二、鳥戲

功理:

鳥屬南方火,學習鳥的飛翔動作,帶動手少陰心經的氣血循環,調整心管功能。

動作:

1. 兩腳內側與肩同寬,身體自然站直。

2. 雙手向外揚起,同時左腿舉起 / 吸氣。

3. 雙手落下,左腳放下 / 呼氣。

4. 左右重複交換練習。

功法要點:

1. 動作輕柔,呼吸配合動作,意想心經。

2. 至少練習 20 次。

◆ 青蘋果白木耳雞湯

食材:

作法:

BOX- 主持人鄭凱云小叮嚀

練功的益處很多,有以下七大好處,有助於心肺功能的保養: 1. 增加平衡感、預防跌倒 2. 減壓、減緩憂鬱 3. 增進心肺功能 4. 促進微細血管循環 5. 降低血壓 6. 改善血脂肪代謝 7. 降低骨質流失 BOX- 煲湯十問答

主持人鄭凱云提出煲湯十問,由廚師陳偉強及潘懷宗答覆。 Q1. 高湯熬製越久越美味 ?

A :不見得煲久才好,好的煲湯時間約為 3 小時。 Q2. 感冒時煲湯進補好得快 ?

A :研究顯示,感冒可以喝雞湯緩解症狀,適宜喝溫補湯如山藥湯,來補充體力。 Q3. 湯汁大火快滾不要超過 20 分鐘 ?

A :煲湯一定先大火 20 分鐘後,再轉中小火。 Q4. 小火慢煲應隨時加水 ?

A :錯誤觀念。一般 4 公升的水,煲煮好會剩 1.5~2 公升的湯,是原汁原味湯。 Q5. 砂鍋比不銹鋼鍋好用?

A :對。 Q6. 魚要先煎再煲才可去腥?

A :是的,如此魚肉不會散、較緊實。 Q7. 紅棗須先去核可去燥熱?

A :紅棗本身就燥熱,與去核無關。 Q8. 煲湯時滾沸下料比較鮮美 ?

A :是的。 Q9. 過早放鹽會使湯色變暗 ?

A :是的,建議喝湯前再放鹽巴。 Q10. 飯前先喝湯有益消化道 ? A :醫學研究,飯前喝湯,會開胃,食欲提升,可降低糖分吸收。

BOX- 時辰與養生

潘懷宗、李章智表示,人體經脈運行與身體五臟六腑有關,像肺經的能量運行就是從「氣」來;在走「心經」時,則要對心血管疾病防治做好保養,不妨午休一下,再選擇適當時機練功。

時間

經脈

寅時 (03-05)

肺經

卯時 (05-07)

大腸經

辰時 (07-09)

胃經

巳時 (09-11)

脾經

午時 (11-13)

心經

未時 (13-15)

小腸經

申時 (15-17)

膀胱經

酉時 (17-19)

腎經

戌時 (19-21)

心包經

亥時 (21-23)

三焦經

子時 (23-01)

膽經

丑時 (01-03)

肝經

健康兩點靈─茶養生

撰文/黃妙雲

國人最常喝的飲料,非「茶」莫屬。研究顯示,茶的功能很多,可防蛀牙、降低血脂肪…甚至可以抗癌,喝茶是最佳的養生之道。有「茶醫生」之稱的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茶含有大量的兒茶素,只要是茶,都具有防癌效果。

茶養生很不錯, TVBS-N 《健康兩點靈》節目邀請藥理博士潘懷宗、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一起分析正確的「喝茶養生之道」。李明政一家四代祖傳做茶事業,自他呱呱墜地以後,就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對茶甚有研究,當了醫生後,更深入了解喝茶的好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讓他有「茶醫生」的封號。

潘懷宗指出,人體有很多化學反應過程,不希望遭到氧化自由基的攻擊,否則會變化為癌細胞,而茶中含有兒茶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可以保護體內的脂肪、蛋白質不被自由基攻擊,降低血管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所以茶具有降血脂、防癌的效果。

李明政說,所有茶葉都含有兒茶素,像綠茶屬不發酵茶,兒茶素含量最多;包種茶、花茶、烏龍茶、鐵觀音等是部分發酵茶,兒茶素含量較少一點;紅茶是全發酵茶,兒茶素最少;普洱茶是後發酵茶,兒茶素更少,所以任何茶都具有防癌的功效。

一天喝多少茶,最有益身體健康?李明政建議,每天最適當的喝茶量是 10g 茶葉、泡 1000 ㏄的水,早餐、午餐的飯後喝最好,飯後喝茶可以去油膩、有爽口感,但如果飯前喝茶則會刺激腸胃道,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飯前喝茶。晚飯後,也因體內的自主神經較敏感,一旦喝了茶,容易精神亢奮,會睡不著,最好不要晚飯後還喝茶。

潘懷宗說,茶的營養價值很多,含有咖啡因、兒茶素、維生素、礦物質、黃酮醇類、皂素、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等,其中兒茶素是很強抗氧化劑,具有降血脂、防癌功效;國內成功大學醫學院也研究發現,茶中富含抗氧化的黃酮素即雌性激素,能維護骨質,所以長期喝茶能預防男女的骨質疏鬆症。

喝茶對皮膚潔白很有效果。李明政指出,茶中除了有兒茶素等防癌營養成分外,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 和 E ,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幫助皮膚阻隔紫外線的照射,讓皮膚變得白晰,像他長期喝茶的結果,皮膚真的很白晰、潔白,顯得更為年輕。

茶並具有抗發炎、抗過敏、護眼、防蛀牙的作用,李明政說,茶有抗發炎作用,喝茶有助於痛風性關節炎緩和或不發作;茶的抗過敏作用,即兒茶素有中和細菌作用,則能防止吃食物中毒或腹瀉的發生;茶中的胡蘿蔔素、維生素 A ,對護眼效果好,可預防或遲緩白內障發生;茶有殺菌效果,也可預防蛀牙。

不過,李明政提醒,如果喝茶過量,一天喝茶茶葉量超過 20g 以上,容易出現副作用,例如心跳加速、自主神經興奮、盜汗、尿多等,所以必須注意一天喝茶茶葉量控制在 10g 以內。此外,茶葉發酵度越高,茶葉烘焙得較熟,營養價值遭到破壞也越多。

在夏天時,許多人喜歡喝冷泡茶,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什麼是冷泡茶呢?李明政指出,只要泡的方法對,並不會有損健康。如果要製作冷泡茶,則茶葉要放在室溫 23 ℃、 24 ℃的水中沖泡,可將 6g 的茶葉放入一瓶保特瓶 600 ㏄的水中沖泡後,再放入冰箱中冷藏 8 小時後即可飲用,保證冷泡茶會喝得很甜香。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會喝隔夜茶,李明政期期以為不可。他說,隔夜茶因為是用熱水泡的茶,置放隔了一夜,很多微生物、細菌進入到茶水裡而滋長,會導致茶水產生質變,喝下肚,容易生病。

現今台灣正值流行性感冒盛行之際,李明政強調,茶還具有抗病毒的效果,所以呼籲全民應多喝茶,能夠有效抗流感呢!

茶葉的營養價值

1. 咖啡因 2. 兒茶素類 3. 維生素 (A 、 E 、 C 、 B1 、 B2) 4. 礦物質 5. 黃酮醇類 6. 皂素 7. 胡蘿蔔素 8. 微量元素 ( 鋅、硒、錳、氟 )

茶葉依發酵程度分類:

發酵程度

名稱

不發酵茶

綠茶 ( 龍井茶、碧螺春茶 )

部份發酵茶

包種茶、花茶、烏龍茶、鐵觀音、白毫烏龍

全發酵茶

紅茶

後發酵茶

普洱茶

◆ 泡功夫茶示範(茶醫生李明政示範)

1. 先將水煮沸。

2. 溫壺:將煮沸的水注入空壺中,立即倒出。

3. 置茶:視壺的大小,置入壺的三分之一的茶葉量。

4. 溫潤泡:將水注入壺中,茶葉溫潤,茶泡開後立即倒入茶海。

5. 溫杯:將茶海中溫潤泡的茶水倒入飲杯與聞香杯中,一一過杯溫潤後倒出。

6. 第一泡:正式將茶壺注滿水,沖泡時間約 30 秒後倒出到茶海。

7. 第二泡:沖泡時間 20 秒後,倒入茶海與第一泡的茶水中和。

8. 第一、二泡在茶海中的茶水,再倒入聞香杯、飲杯裡,聞香一下,再喝茶。

◆ 茶蜜番茄

材料: 牛番茄、白酒 100 ㏄、冷泡烏龍茶 200 ㏄、糖 60g 、鹽、迷迭香。 作法: 1. 牛番茄汆燙去皮,也就是淋上 90 ℃熱水六次後,剝皮,再切米字型。 2. 白酒、冷泡烏龍茶、糖、鹽混合調味。 3. 牛番茄淋上調味後,放置冰箱一晚即可食用。

◆薯烤燒鰻佐抹茶

材料: 紅蘿蔔、珍珠馬鈴薯、蒲燒鰻、抹茶粉、鮮奶油、鹽、糖。 作法: 1. 紅蘿蔔煮 10 分鐘,切長條狀編織成網。 2. 馬鈴薯烤熟放涼,壓碎與鰻魚拌勻,用紅蘿蔔網包起。 3. 鮮奶油加入抹茶打發後,再加入糖與鹽。 4. 食用前佐料放盤底,放上主菜即可。

Box- 主持人鄭凱云小叮嚀:

喝茶好處多多,尤其綠茶列名十大抗癌食物之一,不少研究顯示,喝茶可以降血脂、減重、防蛀牙、抗癌等,甚至可以抗流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喝茶勿過量,晚上盡量不要喝茶,以免影響睡眠,還有不要喝隔夜茶,避免茶出現質變,喝出問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