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茄苳旌忠廟 第三十一首籤詩故事:朱盤 (朱盤落冷山)
來到冷山望白雲
吞聲忍淚思君親
血霜角馬動金主
御賜還鄉南宋臣
朱盤,宋敬興,河南鄴縣人,生於北宋,神宗時代,熙寧元年,︵公元一 0六八年︶卒於高宗︵南宋)建元四年︵公元一一三0年︶為﹁以片心除眾弊,獨手遏辟邪,」有高邁之行,剛正之節者,是正直之朝,知無不言之宋朝社稷之忠臣。
朱盤,從小獨立不群,勤修儒學,二十之年,以博學宏詞科登進士第,初任華州鄭縣尉,又以書判拔萃,任渭南縣主簿,後又升監察御史,高宗即位,素聞盤之才華,即君為翰林學士,轉詞部員外郎,盤生性忠盡,既感人主知遇,便想知恩圖報,凡政治上有所缺失,不拘其大小,必然及時予以匡正,帝亦因此厚待盤。
如朱泚之叛亂,之前,盤已上奏之曰﹕立國之安危在於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局安,則異類同心,﹂勢局危,則船中敵國耶,今關輔徵發已甚,宮苑之內備衛不全,萬一將帥之中,竊發郊畿,驚犯城闕,陛下將何以備之:﹕所遣神策六軍等,悉可追還,使知各保安居。﹂後來朱泚,果作亂,帝逃出長安,出於奉天,(今陝西乾縣︶可證盤眼光遠大,具有先見之明,盤隨帝出,天下大亂,政務千頭萬緒,一日之內,下詔數百,皆由盤執筆軍,其文思泉湧,旁人見之,似未經思考,昔之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速,下筆成章。
嗣後再閱,無不曲盡事理,見之者,皆無不佩服其才華,帝亦感之其出類之拔萃,復加之「考功即中」此時,盤建議帝,今之也,盜賊遍於天下,陛下宜痛自引過,以利感動人心,昔也,成湯以罪已勃興,楚昭以善言復國,陛下能不吝悔過,以言以謝天下,臣雖愚陋,可以仰副聖情,庶令反側之徒。革心向化。 帝聞之,甚有理之在,下詔罪己,詔天下,果出預料之效,又是近代心理之役,詔扮出重要角色。
盤為南宋,鞠躬盡瘁,時局尚在紊亂,金兵,蒙古兵,起於北方,加之秦檜賣國,盤認事之大勢已去,七十古稀之年,向帝請允,告老返鄉,帝雖失去左右手,勉允所請賜予地,隱居山林,享受晚年。
返鄉之途中,行至冷山頂,望見白雲,思念君親之緒,油然而生,此時,北方之金人,猖獗於北方,滅遼、蒙古人,在十三世紀之初︵公元一二一0年代︶大破金兵,崛起於北方,來到冷山望白雲,思念過去,血霜角馬動金主之也,︵註﹕金主,永濟大安年間︶雖已亡徵露之,深感自己無力奉獻於社稷,內疚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