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茄苳旌忠廟 第十一首籤詩故事:韓文公 (韓文公過秦嶺 湘子掃霜雪)

  • Share this:

下茄苳旌忠廟 第十一首籤詩故事:韓文公 (韓文公過秦嶺 湘子掃霜雪)

冬雪霏霏霜滿夭

潮州此去路遙遠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関馬不前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南陽昌黎人。三歲那一年父親就去世了,他隨哥哥到嶺南,由嫂嫂扶養長大,憲宗年間考取了進士。 韓湘子是韓文公的姪兒,伶俐乖巧,模樣很討人歡喜,人雖聰明但是不喜歡讀書,時常在課堂上搞笑出花招,同學們樂翻天,老師卻無法上課。韓文公很生氣,把他訓了一頓,告誡他:「要出人頭地,光耀門楣,一定要把書讀好。」 韓湘子心平氣和的回答:「俗話說『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行行出狀元,不見得只有讀書才有出息。」於是變本加厲,喝酒、打牌樣樣來,經常三五天也不回家,行為更加放蕩,韓文公也拿他沒辦法。到了二十歲那一年,韓湘子向韓文公辭行,到洛陽去拜訪朋友,從此就斷絕了音訊。 自從唐憲宗登基之後,藩鎮倡亂,年歲又不好,為了祈福消災,特地派遣太監杜英奇率領大隊人馬儀仗,遠赴陜西鳳翔的法門寺,迎接佛指骨到京城舉辦法會,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佛指骨首先供奉在皇宮裡,三天後輪流到京城各寺廟巡迴展出,所到之處,人山人海,上自高官顯要,下自販夫走卒,無不爭相膜拜。 這時候韓文公官拜刑部侍郎,眼看全國上下為了這塊佛指骨而瘋狂,實在太荒唐了,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表章,批評皇帝迎來佛指骨,勞民傷財,應該把它燒毀,永絕後患。 憲宗皇帝非常生氣,當庭判了韓文公死罪,幸好朝中幾位大臣為函文公說盡好話,皇帝也惦念他當年平定西川吳九濟之亂,功在社稷,於是免了死罪,降級任用,調派到廣東潮州當地方官。 春寒料峭,韓文公從長安出發,一路風雪嚴寒,車馬難行。這一日,到了陜西秦嶺,日已黃昏,天邊彤雲密佈,霎時大雪紛飛,冰雪盈尺,大地白茫茫一片,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幾個隨從也都凍僵了。 正在問天不應,求地不靈之際,忽然和風過處,韓湘子飄然而至,他念動真言,施展法術,掃開霜雪,小心翼翼地拿出小瓷瓶,倒出禦寒靈丹,分送給眾人,並對韓文公說:「叔叔,不用擔心,不久您就可以重回長安了。」 原來自從那一年,韓湘子離家到洛陽訪友,途中巧遇呂洞賓,二人似有前緣,談得很投機。韓湘子即追隨呂洞賓入山修道。那一年暮春時節,韓湘子看山門口桃樹結果纍纍,鮮紅欲滴,他攀爬上樹,正想摘下幾個,不料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就這樣羽化升天,名列八仙。 潮州氣候溼熱,沼澤水濱經常有鱷魚出沒,傷害人畜,鬧得雞犬不寧。韓文公到任不久,寫了一篇祭鱷魚文,擇吉日焚香祭拜,鱷魚果然一隻隻潛逃入江,從此地方安寧,再也看不到鱷魚。韓文公又上書皇帝,表示悔過。憲宗欣然下詔,調他回江西任袁州刺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