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鄉上茄苳旌忠廟籤詩的來源

  • Share this:

旌忠廟籤詩的來源

旌忠廟五十六首籤詩來源,可能為明末清初黃蘗寺僧,流竄至此定居

而作之詩詞。清代乾隆年間的台灣奇僧。其人原為鄭成功舊屬 之後裔

,由於密謀反清,因此落髮為僧,並隱居於台南市黃蘗寺內。僧善技

擊,且與知府蔣元樞為莫逆之交。後來,蔣元樞奉總督 密札,緝拿此

僧。僧知道此事後,由於珍惜與蔣元樞之交誼,恐逃逸後禍延元樞,

乃從容就義。事見連橫(雅堂文集)卷三 (書黃蘗寺 僧)文。 旌忠廟內的

籤詩與眾不同,聽說清初有一位和尚(此和尚極可能就是黃蘗寺流竄出

的和尚)借住旌忠廟,白天提筆寫字,晚上 就在在神案下過夜,日復一

日,一段時日後,和尚不告而別,庄民查看他所書寫的內容,竟全部

是七言絕句,更特別的是每首詩都 還有字頭,如果按字頭排列就成了

(台灣府諸羅縣北路下茄苳武穆岳聖王靈感籤詩凡爐前弟子及四方信士

來問卜當誠心潔淨抽出一枝 又求金杯為準吉凶禍福明斷有應)這一段話

。 通常一般籤詩最少六十首(甲子籤),算算旌忠廟籤詩字頭,籤詩只

有五十六首,少了四 首,和尚留言僅作五十六首,留四首給後人填作

。至今無人能填上,現在籤詩架上已經多了兩首,籤首是(大吉),籤

尾是(小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