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仔底池王宮觀四輦踏廟地

  • Share this:

2010 年 5 月 9 日 歲次庚寅年 3 月 26 日

佳里十七角溪仔底池王宮觀四輦踏廟地

自 4 月 29 日貼出告示

溪仔底池王宮觀四輦踏廟地

已進入第十一天了

今晚正是池王爺承諾的最後一晚

若仍不能發四輦

最後只好用手轎踏廟地

溪仔底池王宮屬十七角頭

十七角頭以林姓為大姓

主祀神池府千歲

乃先祖隨鄭成功軍隊自大陸來台所攜

初時以爐主方式輪祀

因大家事業煩忙

由林先進(在市場口賣碗粿肉粽)提供舊厝

暫時挪作池王棲身之所

並立壇名池王壇

98 年升格為池王宮

池府千歲神威顯赫

溪仔地林姓鄉民發心為池王爺蓋廟

適逢現任主委捐獻廟地

使得池王宮興建計畫順利進行中

為讓池王宮新廟座位字向更具有公信力

廟方以扛四輦方式來踏廟地

前二日晚上

在池王宮廟埕扛四輦

一會兒虎爺起乩

衝到四輦前猛推四輦

累了就把頭塞進去水桶喝馬草水

開基虎爺在日據時代被炸損

此為後來重新雕刻

虎爺起乩在地上翻滾

最後虎爺裁示移師到廟地去

眾人移師到廟地

接下來的幾日晚上

神案上的神尊

由池王爺

增加雷府千歲

再增加番仔寮應元宮二郎神君

最後增加鎮山宮池府千歲

第三日池王爺與金唐殿雷府千歲

第四日番仔寮應元宮二郎神君、 池王爺與金唐殿雷府千歲

第九日番仔寮應元宮二郎神君、 池王爺、金唐殿雷府千歲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鎮山宮 池府千歲

虎爺起乩鑽八仙桌

虎爺推著四輦

發輦的手轎加持未發的手轎

池王爺不時寫字表達意思

幾天下來

四輦不知換過多少人了

手轎只要起駕都會試著去推動四輦以求發輦

每天重複著一樣的情形

也考驗著信徒的耐心

不管是池王爺帶著主委求上天

或是眾人持香跪求上天

只求四輦趕快發輦

至於是南鯤鯓吳三王或是池王爺

誰來坐四輦都沒關係

前二天我還會拍攝眾人持香跪求上天的畫面

後來的每一天

我都跟著大家一起持香跪求上天

第五日池王爺發手轎到主委家

請主委詢問公媽

是否土地願意捐獻出來蓋池王宮

並指示明日到天公廟領旨及

往東嶽殿跟地亡買斷土地

第七日池王爺指示要安五營在廟地上

乩童從陳炳從法師手中接過東營

池王爺操七星劍安東營

池王爺操刺球安南營

池王爺操鯊魚劍安西營

這個是應元宮的天狗將軍

虎爺每天起乩都會在地上翻滾

乩身的媽媽不知道會不會很煩

每天都有洗不完的髒衣服

四輦在乩童及虎爺的推動下

看看是否可以發輦

法師說發輦至少要左三圈、右三圈來確定

常常轉動起來

有人支撐不了而跌在地上

三五甲鎮山宮的中壇元帥看不過去

跑來降駕了

眾乩童推著四輦

營頂佳福寺虎爺乩加持池王宮的虎爺乩童

催促他趕快降乩

南鯤鯓吳府千歲降駕指示

眾人要人丁和氣

母親節的晚上

池王爺約定的最後一天

現場來了不少大人物

余榮和縣議員、子龍廟主委林玉良老師

四安宮主委黃春龍代表

護國宮主委邱進煌及鎮山里里長林振鈷等

眾人心血來潮

三個主委及里長伯下去試試看

也許‧‧‧‧‧‧

神桌上由四尊神明變成五尊

今晚請來南鯤鯓吳府三王(18尊吳王其中一尊)

開基吳三王去新塭嘉應廟參加迎客王了

南鯤鯓吳府三王

暗時十一點半

池王約定的時刻已到

池王也降手轎仔

在法師的追問下

池王終於同意用手轎踏廟地

點地上一點為後殿中心點

取來三塊磚瓦

中間那片磚瓦有刻溝痕

以另二片夾住中間那片

以二根鋼條夾住三塊磚瓦

池王爺再點前殿中心點

總幹事拉動水線量測

水線落在磚瓦的中間刻痕上

以二根鋼條夾住三塊磚瓦

把二根鋼條套上籠子再綁起來

最後圍上鐵絲網、紅布及八仙彩

吳府三王爺指示以後建廟當以此字向『座南向北』

最後以手轎決定廟宇座位字向

前十日的折騰

不知是否為池王在考驗眾人呢

折騰十一日的觀四輦踏廟地

總算告一段落

雖然沒有成功發四輦

但眾人齊心協力的畫面

池王爺應該可以感受得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