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ㄔㄨ〞這個也癢,〝ㄔㄨ〞那個也癢:蕁麻疹

  • Share this:

〝ㄔㄨ〞這個也癢,〝ㄔㄨ〞那個也癢:蕁麻疹

蕁麻疹又名風疹塊,台灣人稱之為起凊膜,是因身體接觸到某一種或多種之過敏原,引起皮膚內小血管急速擴張,而在皮膚表面形成膨疹。大多數蕁麻疹為急性發作,在數天後會自動康復;但若反復發作超過6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致病機轉可以分為二大類 (1)免疫性蕁麻疹:第一型過敏反應(typelhypersensitivity)經由IgE,使Mastcell釋放出histamine、hepari等物質,使血管造成的通透性增加;經補體所媒介的反應(complementmediated)或自體免疫性疾病(自身產生anti-IgE抗體)之蕁麻疹亦屬此類。 (2)非免疫性蕁麻疹:某些物質可以直接刺激Mastcell使之釋放出組織胺,例如放射線顯影劑、鴉片類(codeine)、抗生素(polymyxinB)等;另一類物質如aspirin、NSAIDs、azodye、防腐劑benzoate可能藉由改變prostaglandin的合成,而導致蕁麻疹。

●症狀:可散佈在局部皮膚或全身,常伴隨著劇癢,偶有針刺或灼熱的感覺。單一的病灶很少超過24小時,如果超過24小時則要考慮是否有其它的可能性(如蕁麻疹樣血管炎、多形性紅斑);也有的人在蕁麻疹發作時併發呼吸困難、咳嗽、嘶啞、腹痛、拉肚子、胃腸出血、厭食、關節痛、臉紅、頭痛、低血壓、暈厥或休克等症狀。

●特殊型態的蕁麻疹: 1.膽鹼激性蕁麻疹:常在體溫升高時、運動後、洗完澡、情緒不?時發生,膨疹大小只有1至3毫米,在受刺激後30分鐘至數小時即出現。原因可能是汗腺受到刺激,而釋放出乙醯膽素(acetylcholine),刺激組織胺的釋放,因而引起蕁麻疹。 2.冷因性蕁麻疹:在接觸冷空氣或冷水數分鐘或數小時後,發生局部或全身性的蕁麻疹,有些特別敏感的病患在冷水浴或游泳後,甚至會發生低血壓及暈厥。 3.人為性蕁麻疹:又稱為「劃紋症」,一種最常見的物理性蕁麻疹,以鈍器使力地劃過皮膚1-3分鐘後,產生線形膨疹,約30分鐘內消失。 4.血管性水腫:當水腫的情形,延伸到黏膜下層、真皮組織下層或皮下組織時,常會持續好幾天才會消退,它好發於眼晴周圍、嘴唇、臉部或四肢。

「蕁麻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有下列幾種原因: ◆食物:甲殼類海鮮(如蝦、貝類、鱉、蟹腳…);發酵過的食物、飲料(如酒、發粿、糯米);水果(如桃、李、荔枝、龍眼);蛋、牛乳、草莓、豬肉、巧克力、蕃茄、芒果、香菇、茄子、筍子、芋仔、木耳等;食物引起的蕁麻疹有些人會合併一些胃腸症狀,如拉肚子、腹痛、厭食、嘔吐等。

◆藥物:特異體質的人當吃到某些藥,如磺胺藥、匹林類、水楊酸、青黴素、碘化物、奎寧等藥物。注射疫苗、血清、抗生素、胰島素、荷爾蒙或輸全血等亦會引起嚴重程度不一的蕁麻疹。

◆吸入物:羽毛、絨毛、棉花、填塞枕頭的物品、花粉、動物的皮屑、煙霧、含小昆蟲卵的灰塵、化妝品(香水、粉撲)、家畜毛、空氣污染。

◆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如腸內有寄生蟲、扁桃腺炎、蛀牙、齒根周圍膿瘍、膀胱炎、鼻竇炎、肝膽、腸胃道炎、上呼吸道感染、香港腳(足癬)等亦會引起嚴重程度不一的蕁麻疹。

◆昆蟲叮咬:如蚊蜂類的刺螫、水蛭、水母的刺傷、小昆蟲的叮咬、疥蟲。

◆外界接觸物:化妝品、化學品或外用藥物等,經常由接觸的地方先行起風疹塊。

◆心理因素:情緒興奮有時也會引起蕁麻疹,此外生氣、情緒不穩、緊張、憂慮或疲勞,就會加重過敏反應。

◆遺傳因素:有時合併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

◆其他:蕁麻疹亦常發生於肝病、腸道寄生蟲、癌症、瘧疾、風濕熱、白血病、腎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紅斑性狼瘡等病人。

●治療: 1.找出可能的誘發因子。 2.口服抗組織胺;此外,合併使用三環抗憂鬱劑、鈣離子拮抗劑或β-adrenergicreceptoragonist,在某些特殊病例,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3.口服類固醇,僅適用於症狀極嚴重或傳統治療方法無效的病例,期限以兩週為宜。 4.當發生過敏性休克時,應給予皮下注射0.3~0.5cc1﹪之epinephrine及適當的急救措施。 5.減敏療法(desensitization):補充益生菌或注射過敏原到體內。

當皮膚出現蕁麻疹的症狀時哪些方法可以讓你獲得暫時的緩解? ★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 ★止癢的藥膏: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 ★避免吃含人工添加物的食品,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