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更年期症狀?
女性更年期前後的所謂「更年期症候群」或「停經症候群」,主要包括下列的症狀: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悸、情緒不穩、陰道乾澀,或伴有性功能障礙(性慾減退、性交疼痛)等。此外,因泌尿道組織(粘膜層)的退化,也比較容易有頻尿的問題。
更年期症狀發生的年齡,因人而異,有的人較早發生,有的較晚。主要的原因是每個人的卵巢功能退化的年紀不同。有的人早發生,40多歲就開始,有的人在50歲以後才逐漸產生這些變化。我國婦女平均的停經年齡51至52歲之間,所以大多數的婦女在這個年齡前後有這些症狀。在最後一次月經之前,有所謂的「更年期過渡期」,在這個階段,雖然尚有月經來潮,但是常常延後或者提早來,而且延後或提早達七天以上,也就是月經變得很不規律,感覺很亂。之後,逐漸接近更年期,月經變成2~3個月才來潮一次。然後,在最後一次月經來後,劃下休止符,正式停經。每個人遺傳體質不同,卵巢退化的時間表也不一定,退化的快或慢也不同,所以可能有的婦女過渡期很短,有的較長。有的人沒有明顯症狀(雖然生理仍有改變),有些人只有上面所述的部份症狀,也有人發生上述的全部症狀。有的人症狀輕微,可以忍受;有的人症狀嚴重,即使給予藥物治療,仍然無法完全緩解。
產生這些症狀,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分泌的女性雌激素(主要的女性荷爾蒙)不足,造成生理上的變化。其實是人類老化的自然過程之一。生殖系統因老化而漸漸失去它的功能,卵巢不再排卵,不再分泌所需的雌激素。
二、更年期生理及心理(身心)的變化
更年期最常見到的症狀,熱潮紅與盜汗,主要原因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減少,導致腦部下視丘部位的溫度調節中心功能失調,對溫度的變化敏感。當身體的體溫稍上昇時(譬如:運動、忙碌、環境溫度較高時),就導致皮膚的血管擴張(所謂的血管運動神經不穩定),造成潮紅和出汗。之後,因為有熱量流失,接著可能出現寒顫的感覺(這些婦女有時以台語形容為「打寒打熱」)。熱潮紅的發作時間很短暫,通常1到5分鐘就消退。縱然短暫,有時也干擾到更年期婦女的生活,甚至影響睡眠。
骨質的流失會造成骨質疏鬆症,雖然骨中鈣質的流失與年齡相關,但是女性雌激素的不足,卻與更年期後骨質疏鬆有密切的關連。除了補充鈣,雌激素仍佔主要因素。骨質疏鬆一旦嚴重,常在意外跌倒時容易發生骨折,而且,腰椎與髋關節大腿骨為好發部位,造成嚴重併發症(因無法行走或長期卧床,併發感染),甚至死亡,不可忽視。
骨盆構造的肌肉、韌帶,也因退化而較易產生骨盆鬆弛的問題。泌尿道的上皮組織也受雌激素的影響,更年期後容易退化,引起一些泌尿道的症狀,最常見的是「頻尿」。雖然,頻尿的成因甚多,但雌激素的缺乏也扮演一個間接的角色。
由於月經異常,血管調控失衡,荷爾蒙失衡等都會對婦女形成一種精神壓力。某些婦女感到生活節奏紛亂,身心疲累,甚至出現一種心理上莫名的焦慮與恐慌。這種狀況因人而異,與每人自身的個性亦有關。
三、荷爾蒙療法與生活型態的調整
對於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等症狀,補充雌激素(或合併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是直接、有效的方法。雖然,有時無法百分之百消除所有的熱潮紅症狀,但大部分的人可以獲得緩解。加上黃體素是為了保護子宮內膜,防止增生產生內膜癌。有子宮的婦女,通常使用雌激素補充療法時,會再合併使用黃體素。部份因某些婦科疾病而切除子宮的婦女,可以單獨使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在停經初期就開始使用它的效益較高,風險也較低。而且儘量以較低劑量(較低,但仍有效的劑量)使用。使用時,以在停經後10年內較為適宜。
使用荷爾蒙治療前,所有婦女應接受完整的評估和檢查,包括個人病史、家庭病史的詢問、血脂、肝功能及血液常規檢查,身體特定部位的檢查至少包括骨盆腔器官、乳房等。此外,持續使用荷爾蒙治療的婦女,必需每年至少接受定期檢查一次。
針劑荷爾蒙(打針)固然方便,但因其長期使用的療效和危險性仍未確定,所以不建議使用。
停經婦女並不需要常規補充男性荷爾蒙,但因男性荷爾蒙對改善婦女性功能有幫助,有需要時,可以考量略為補充。
適當的荷爾蒙補充,益處大於可能的副作用。因此,臨床上,對於有症狀,或症狀明顯的婦女,為了改善身心狀況及生活品質,仍偏向於建議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尤其合併有骨質疏鬆的婦女。
輕微的更年期症狀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生活型態的調整(例如:注意適宜穿著,維持舒適的溫度環境,使用空調、風扇,適度運動等)就可以舒緩這些輕微的不適。
有些婦女喜歡使用植物性雌激素,其中以「大豆異黃酮」最為常用。雖然有些研究報告認為植物性雌激素對更年期的婦女有幫助,但很多研究報告也指出,對症狀的緩解,療效有限。此外,在選擇這類產品時,有些植物性荷爾蒙的長期研究證據不足,並非所有的植物性荷爾蒙都是安全有效的。
四、風險評估與禁忌
已知有乳癌病史的婦女,通常是不能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有家族病史者(尤其是媽媽、親姐妹有乳癌)儘量不用,若一定需要使用,必須非常謹慎小心的追踪檢查。有靜脈炎、血栓病史、中風病史的婦女,亦不宜使用。有肝功能異常或肝病的婦女,也儘量避免使用。有生殖道異常出血(特別是停經後發生)的人,要確實檢查原因,未察明原因前,不宜使用。有子宮肌瘤者,可能因補充雌激素使肌瘤持續長大或無法在更年期之後縮小。
停經初期的婦女,如果使用荷爾蒙,引起乳癌增加的機率很低。但使用雌激素合併黃體素治療超過5年,研究顯示發生乳癌的危險性會稍微升高。
60歲以前使用荷爾蒙治療,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才有幫助,長期使用超過60歲,應謹慎評估風險。但醫師不會因為單獨要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建議使用荷爾蒙,因為可以使用其他藥物或方法來降低心血管疾病。
五、結語
女性更年期後的生活約略佔有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因為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影響身心健康,造成這20~30年的歲月生活品質不良,就值得考量荷爾蒙補充療法的益處。補充荷爾蒙雖有一些副作用,但使用前謹慎評估風險,選擇適當的劑型及劑量,並且規則的接受追蹤檢查(乳房及骨盆腔生殖器官),其實益處是多於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