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友,停!看!聽!... 網路交友危險與陷阱

  • Share this:

網路交友,停!看!聽!

—小心提防危險和陷阱—

◎陷阱!陷阱!

「網路」最大的魔力就在於:只要透過電腦網路,你就可以盡情交談,拋開長相、外在條件、工作階級等各種社會框架,甚至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性別、基本資料等;在只靠想像和溝通的網路世界裡,醜男可以是帥哥,恐龍也可以是美女!

隔著遙遠又不見得會碰面的距離,如何知道誰與誰的心是真心的呢??只靠著對方傳遞給你的消息,你又如何能判別那就是實話呢?!

◎負面案例~小心喔~~

雖然經由網路結交朋友,或是進而結為夫妻的例子是有的,但是網路交友的負面影響同樣不能輕忽,台灣就曾發生以下的恐怖事件:

(1) 少女不告而別,遠赴澳洲會網友,讓家長憂心忡忡。

(2) 一大學男生在網路上遇到一位年紀很輕的少女,進而發生關係,未料該少女已婚且已生子,該大學男生後來惹上妨害家庭的糾紛。

(3) 某大學女生在網路認識其他縣市的某大學男生,兩人發生關係不久後,男方即疏遠,並上網尋覓新對象,女方悲傷不已,企圖尋短。

(4) 某女大學生與男友分手,男友將該女生的裸照公布在網上,並註明女方姓名、電話,以及挑逗字眼,使女方不堪其擾。

在國外的網路恐怖事件更是屢見不鮮,例如:

( 1).一居住在美國東部的女子,在網路上認識一男子,他給她的印象是彬彬有禮、非常斯文。該女子與其會面時才發現該男子不修邊幅,出口成髒,但她為維持基本禮貌仍與其相認,後來該男藉機強暴了她。

( 2)一位法國女子前往美國,與談了六個月網路戀愛的男網友會面,他們在汽車旅館度過幾晚後,該男子及拋棄她,女子因而自殺。

( 3)加拿大一女子指控一名男網友綁架她,經警方調查後發現,綁架故事只是該女子為了跟家人解釋她為什麼失蹤六個禮拜,而編造出來的謊言。

◎ 你~別太大意阿!!

有些學生在網路上和對方聊沒兩句,就開始透露自己詳細資料,甚至留下電話、手機號碼等,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

網路交友比現實世界多了一層面紗,雖然充滿誘人的神秘感,但也充滿未知的危險及陷阱,勿必要小心面對!!

◎上網須知!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的「網路犯罪防制網」( www.crime.org.tw ),日前參考美國發佈的「上網須知」,公告了以下重點:

l 網路裡的資訊不一定都是好的。

網路世界遇到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有些資訊也是不正確的,甚至是會誤導人的。如色情、暴力思想,以及灰色消極思想等不良訊息。

l 在網路上的人不一定都會說實話。

網路上自稱 12歲的小女生,可能是40歲的中年男子;網路上言詞斯文有內涵的人,也可能實際上是粗比無禮的兇惡之人。不能不小心!

l 未經父母的允許,千萬不要在網路上洩漏自己或家人的個人資料。

包括:姓名、住址、電話、手機號碼、就讀學校、年級、信用卡號碼、照片、財務狀況、父母工作地點等。任何網路的登錄或註冊,或使用信用卡網路購物時,也要事先得到父母的允許。

l 未經父母允許,不要和網友見面。

若父母同意,要和往有見面也要有成人陪同,並約在公開場合。

l 與網友聊天,若出現奇怪或令你不舒服的對話,應馬上停止交談離開,並告知家長。若出現有挑逗、引誘、猥褻、威脅、無禮、令人害怕或令你覺得不舒服的對話時,請立刻離開,不要回覆,並告訴家長。

l 若有任何電子郵件,讓你覺得奇怪或不舒服時,不要回覆並馬上告知家長。

l 對於任何不請自來的好消息或邀約要提高警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網路上不請自來的好消息都可能是陷阱,要特別小心。例如:得獎、送禮物給你、請你參加活動或與人會面等。當你高興之餘,想寄出個人資料、信用卡資訊或去會面、參加活動之前,千萬要三思、三思、再三思。

l 不要把你的密碼告訴別人,即使是好朋友也是一樣。

◎ 懂得保護自己,才能盡情遨遊網路世界

網路使我們能迅速方便獲得資訊,又能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確實開展視野也增廣見聞。但在享受網路交友樂趣的同時,也應謹慎防範當中所隱藏的危險和陷阱,懂得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才能使你更快樂、更自由自在地遨遊網路世界。

摘自蔡美智〈網路交友的危險與陷阱〉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