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利多 新聞
1. 僑外投資鬆綁 改原則事後申報 【蘋果日報】
2. 新北房價 板橋年漲 22 % 【蘋果日報】
3. 奢侈稅明年 6 月擬轉型 【蘋果日報】
4. 11 月外銷訂單新高 全年轉正成長 【經濟日報】
5. 蓋廠融資鬆綁 不動產放款活水來了 【經濟日報】
6. 南港經貿 CBD 置產金磚 【工商時報】
1. 僑外投資鬆綁 改原則事後申報
2012-12-21 蘋果日報
為加速外資來台投資,行政院院會昨通過《外國人投資條例》、《華僑回國投資條例》修正草案,將現行「事前核准」改為「原則事後申報」,例外事前核准」,但對政府規定限制投資項目、一定投資金額,或政府為扶植特定新興產業、保護關鍵技術產業等投資,仍須採「事前核准」原則。據悉,未來逾 100 萬美元投資案才須事前核准,推估約 8 成僑外投資案均可事後申報,更為便捷。相關官員指出,草案中並未明定「一定投資金額」門檻,授權經濟部另定辦法規範,不過根據了解,行政院審查草案時,經濟部、中央銀行等相關部會已有共識,將以 100 萬美元為門檻,凡金額超過 100 萬美元以上的投資案,才須經過事前許可,以此估算,未來約 8 成僑外投資案,只要事後申報即可。
同時,為能有效動態管理僑外投資,維護國內經濟及金融秩序,草案中同時規定,投資人倘若違反規定,將依情節輕重採取必要處分,最重可勒令歇業,或停止投資人結匯權。行政院長陳冲說,此次修法,可簡化現行外國人來台投資及華僑回國投資審核程序,有助與國際經貿接軌,創造國內優質投資環境,改善我國在全球競爭力評比 (IMD) ,進而吸引更多僑外商來臺投資,他並指示經濟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協調溝通,及早完成修法程序。
2. 新北房價 板橋年漲 22 %
2012-12-21 蘋果日報
繼今年台北市新推案價格再創新高之後,新北市平均房價也來到每坪 37.4 萬元的歷年高點,據業者統計,今年新北市平均房價整體上揚 5.95 %,板橋區以年漲 22.06 %居漲幅第 1 ,最貴行政區則是每坪均價 53.3 萬元的永和區。但深坑、三峽、新莊、林口 4 個行政區價格下修,以深坑跌幅達 7.14 %最大。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新北市房價,板橋區從每坪 41.7 萬元上揚至 50.9 萬元,漲幅達 22.06 %居冠,房價僅次於每坪 53.3 萬元的永和區,其次則為漲 20.79 %的蘆洲區、 19.74 %的樹林區。
《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表示,受台北市高房價排擠效應影響,今年新北市移入人口大幅增加,使房價水漲船高。新北市平均房價雖上揚 5.95 %,但深坑、三峽、新莊、林口 4 行政區價格已開始下修,以深坑區跌幅達 7.14 %最大,因去年推每坪開價逾 50 萬元指標豪宅案「帝品苑」完銷,使房價立即回歸市場基本面。倪子仁說,推案量大的三峽、新莊、林口,房價均下跌,因實價揭露後使成交價透明,這些賣壓沉重的區域,房價疲軟且無上漲利多。其中新莊地區為近 2 年推案量大區,但新推案價格卻從年初的 47.5 萬元跌至 12 月的 46.5 萬元。
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顯示,目前新莊頭前重劃區已有新成屋價格揭露,其中位於頭前路 151~200 號建案,每坪成交價從 30.3~40.6 萬元,福前街、思源路與福德二街的建案,每坪成交價從 42.5~45.9 萬元,均低於目前新建案平均房價。儘管新莊房價下修,但明年該區仍為大型建商推案主力區,第 1 季有「鄉林靜安」、「亞昕向上」及遠雄建設等案將公開。鄉林建設將在中原路推「鄉林靜安」,預計開價 5 字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直言,「該案位於新莊副都心邊緣,開價落在 4 字頭應較合理。」至於明年新北房價,信義代銷執行協理何胤諭認為,今年下半年整體房市買氣與氛圍不佳,許多重劃區、外圍區房價已開始修正,但因成交量已跌至谷底,未來價格應不會再下降。
3. 奢侈稅明年 6 月擬轉型
2012-12-21 蘋果日報
奢侈稅明年 6 月將滿兩年,財政部擬將奢侈稅轉型。財部長張盛和昨說,奢侈稅明年 6 月將做檢討,「不應說落日,我們正在檢討如何轉型,會有相關配套措施。」立委盧秀燕昨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奢侈稅實施 1 年半至今,稅收不多,顯示奢侈稅已發揮成效,未來當政策任務完成是否可落日?是否有退場時程?例如明年 6 月滿 2 年可以退場嗎?張盛和答詢回覆說,當時法律明定, 2 年房屋買賣移轉要課稅,明年 6 月做檢討報告,目前財部已有盤算,也會有配套方案,「但不應該說是落日,我們是在檢討如何將奢侈稅轉型。」
台北市國稅副局長周賢洋表示,明年中將是上路滿 2 年的時間點,會進行檢討,「但應不是指討論存廢」,未來調整方向,會參考房市情況與尋求社會共識。目前奢侈稅採主動申報制,若被查出沒有申報,除了補稅外,另有 1 倍罰金,若是有申報但漏報,罰金為 0.5 倍。奢侈稅是在去年 6 月 1 日起上路,全國建物移轉棟數從上路前 1 個月(去年 5 月)的 3.4 萬多棟,縮減到今年 10 月的 2.8 萬多棟,其中移轉棟數減少主要在雙北市,顯示奢侈稅抑制炒作最明顯地區仍在北部。財部說,奢侈稅實施 1 年半以來,稅收未達當初預期 1 年 150 億元,代表奢侈稅已發揮抑制短期投機成效。
4. 11 月外銷訂單新高 全年轉正成長
2012-12-21 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 20 )日公布 11 月外銷訂單金額為 407.3 億美元,不僅優於預期,更創下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 11 月外銷訂單也反轉為正成長 0.4% 。經濟部統計長林麗貞估算,全年外銷訂單將成長 1% 。展望明( 2013 )年,林麗貞表示,美國財政懸崖及歐債問題,相關國家均已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有助於恢復全球貿易動能,外銷訂單可望趨穩。林麗貞分析,前三大接單貨品占整體外銷訂單 58% ,由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愈來愈廣泛,例如作為教育使用。假設需求還在,明年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訂單應該「可以維持穩定」。 11 月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 40.8 億美元,年增率 11.1% ,為連續 3 個月正成長。
這也是單月外銷訂單首度站上 400 億美元關卡,上次高點是去年 3 月的 389.9 億美元。經濟部粗估, 12 月外銷訂單金額約 390 億至 400 億美元,今年 12 月外銷訂單年成長率盼有 10% 水準。累計今年 1 至 11 月外銷訂單金額為 4,016 億美元,轉為正成長。林麗貞表示,去年全年外銷訂單以 4,361.3 億美元創下新高,推估今年約為 4,405 億美元,再創新猷。林麗貞表示,資訊通信、電子、精密儀器等三大產品海外接單明顯增加。其中, 11 月接單金額,資訊通信與電子產品同步寫下單月新高;面板為主的精密儀器產品,也寫下歷年單月次高。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 109.4 億美元,是首度突破 100 億美元大關,較上月增加 11.2% ,比去年同期成長 17.2% 。
5. 蓋廠融資鬆綁 不動產放款活水來了
2012-12-21 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 20 )日宣布,銀行承作供企業擴增生產能量廠房的放款,得不併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不動產放款上限 30% 計算,放款承作時間將追溯自今年 1 月 1 日,金管會銀行局表示,如此將可空出 300 億元承作不動產放款,此舉將擴大銀行放款能量,並有助台商回台投資。對於此政策鬆綁,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在昨天金管會記者會中強調,有鑑於目前銀行不動產擔保放款比率仍屬偏高,為健全銀行授信風險管理,將持續督導銀行,並加強查核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歸類正確性。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規定的內容為,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和的 30% 。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全體國銀針對銀行法 72 條之 2 ,所承作的不動產放款比率為 25.76% ,距離上限 30% ,還有 4.24% 的空間,估計未來可承作不動產放款總金額還有約八、九千億元。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指出,為配合政府提振國內投資,增進經濟發展動能政策,協助有實際設廠需求的企業順利取得貸款,銀行承作企業擴增生產能量的廠房貸款,得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將在近日發文給銀行,並追溯自今年 1 月 1 日起。
邱淑貞表示,以全體本國銀行前 11 個月新增加企業建築融資約 3,958 億元推估,銀行可以回溯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限額計算的金額約有 300 億元,可增加銀行承作不動產放款,有效提升銀行放款動能。邱淑貞說,空出來的 300 億元,分散在各銀行,金額不一,其中有 1 家前 11 個月就空出百億元;希望銀行能多承作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合宜住宅等,未來新承作供企業擴增生產能量廠房貸款也可以不計入,有相當的額度可提供企業擴廠。近年在政打炒房政策下,對於必須計入 30% 上限的項目,認定愈來愈嚴格,只要資金用途是用於興建或購置住宅及企業用建築的放款,都必須計入,讓多家銀行不動產放款餘額逼近法定上限,並紛紛緊縮房貸等業務。銀行認為,金管會昨天作此一政策宣布,將可增加銀行承作不動產業務動能,有助明年銀行整體放款業務持續成長。
6. 南港經貿 CBD 置產金磚
2012-12-21 工商時報
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政府拚經濟,傳統的 928 檔期剛過不久,三都共推二千九百億,爆 8 年來新高,顯示在美國 QE3 的資金行情帶動,熱錢效應開始浮現,加上物價年增率上升,通膨壓力再起,房產仍屬於最佳的保值商品,因此整體房市呈現穩中求勝的現象。隨著奢侈稅及實價登錄等影響因素相繼上路實施,影響房市的政策因素趨緩,引領房市走出盤整階段,加上 QE3 注入資金活水加上物價上漲,通膨造成鈔票縮水的壓力, 101 年的房市從第 4 季開始看見曙光,地段及規畫佳的個案,來人狀況回溫更陸續傳出成交捷報,尤其是利多消息不斷的南港經貿特區,更成為此波房市買盤回升的觀察指標。
不管景氣怎麼變化 房地產的投資訣竅永遠只有一個:地段、地段、地段。交通網絡建構完成,未來 5 年內還有眾多的建設挹注成長動能,集市區精華地段、商業機能核心、交通重要樞紐、先進產業匯集,南港經貿特區循著全球 CBD 房價看漲長線趨勢,南港經貿特區集結了 CBD 的城市動能,集金融、百貨、飯店、豪宅、產業聚落及交通轉運中心,職、住、遊、憩複合功能,成為台北東區繼大安、信義之後的置產金磚。從報章雜誌爭相報導,不難看出南港發光錢景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所有的建設計畫從紙上作業,進入如火如荼的趕工階段,看著天天變臉的南港,第二信義計畫的樣貌越來越清晰,當然土地也越來越稀有,尤其是以展覽館與捷運站為軸心的「第一環」,更是稀有搶手。
當傳產龍頭台肥、大同紛紛在此打造豪宅,中國信託南港總部亦選擇落腳此區,加上營建績優雙雄:華固建設的天匯建案已經完工,宏普建設近期也在這個核心區,因應大量的國際菁英進駐南港,衍生出住宅與聯誼會所的需求,推出精品小豪宅「宏普鉑金苑」,刻意將坪數做小,但將尺度放大 ,極致奢華的空間設計,預料將會在南港掀起一波新奢華精品宅的熱潮,據聞,自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熱烈,人氣買氣持續加溫,種種現象都在印證:南港經貿核心不斷看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