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鑑賞有感

  • Share this:

優人神鼓之「入夜山嵐」觀後感

在文化中心至德堂的燈光漸暗,微光漸起的時候,空靈的聲響由遠而近,似近而遠,優人們用極緩的步伐韻律,隨著朗誦的鏗鏘,似走似飄的推群鼓入場,慢慢的有了自己各自的定位點,在舞台中心第一個主鼓手的鋪陳下,群鼓漸漸的跟著淡入 … ,群鼓彷彿各在山頭的一端互相呼召著,把在塵囂裡倦怠的靈魂,一步步的引回 … 。

山夜的寂靜互相 在《入夜山嵐》,聽說是長年在木柵老泉山上生活、訓練的「優人」獻給這座山的作品;沒有厚重生命課題的外衣,沒有沾染超脫塵世的修行色彩,而是純粹、自在、信手捻來,渾然天成的真切之作。以「山」為題的《入夜山嵐》,由「破曉直入」、「風迴竹林」、「驟雨不定」、「清涼一昧」、「夕陽獨行」、「入夜山嵐」、「雲海無盡」七個曲目彼此串聯;笛子、大提琴、笙、揚琴、胡琴等中西樂器的悠揚旋律,比重也與優人向來擅長的鑼鼓相當,彼此融合成為一體;在打擊部分,也不再只是鼓聲的獨出表現,而與雲鑼、魔音鑼、抄鑼、雲板、雷板等各具獨特音色的樂器,共同編織一闕音樂與自然交響《入夜山嵐》,既是詩篇,也是用鼓打造的純淨心靈故事。

《入夜山嵐》似乎提醒著我們保持內在覺醒,打破慣性身體移動方式的神聖舞蹈,賦予了意境;鼓則透過不同速度節奏,以及打破節奏、鬥鼓競爭、最後又和協共鳴的方式,在其中注入、表達更多的感情。

一、 破曉(群鼓):

這一段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打入一道最大光束時的鼓聲力道變換,彷彿太陽從枝葉扶疏或蒼鬱間直接透過來,猛然向大地散去!破曉的氣勢,就是如此開天闢地般的恢弘,雖然天天都有,好像從亙古以來,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舞步、同樣的步伐。但似乎都還是有些不一樣,且帶著一種神祕又陌生的曲韻!

二、 風迴竹林(舞蹈):

優人們的舞蹈,給我一種像樹葉樹梢般,迎風搖曳的感覺,以前看各種其他的舞蹈,例如國標、街舞等,普遍都是快節奏的進行,從未想過極慢速中的整齊畫一,也能有這樣自然清新的禪意,優人們詮釋山中的一切太豐富、太飽滿了!其中最讓人捉摸不定的,就是千變萬化風的概念;春天的風、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感覺都不一樣。也因為風的捉摸不定,始終無從得識它的容顏,卻能感覺它在身邊盤旋,未曾離去,因而會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嘆,或唱或激昂不抑。而風吹到竹林,或是吹過樹梢,不管發出巨大或細微的聲音,都激盪出不一樣的情感,唯有萬籟俱寂才能傾聽它的低吟。優人們用的身體當作風,表現風在進退、移走、遠近之間的感覺。

三、 驟雨(群鼓):

山上的一天,就是四季,尤其是夏天午后的雷陣雨,是最特殊的。驚雷乍響啪啦一聲!然後優人們的鼓陣引入,他們用了很多敲打鼓週邊而非鼓皮的技巧,讓大小雨滴集中拍打地面的意境感覺更加的傳神,而在驟雨來臨之前,一定會有團團的黑像浪潮一樣滾過來,雷電交加之後,才接續傾盆大雨,把天際裡的煙塵盡銷之後,山上乾淨了,整座山是飽滿的,含水而滋潤,一如我們的心,像眺望遠處連綿的山峰,有一條雲瀑穿過,清涼朗然。

四、清涼一昧(獨白):

彷彿接續著第三段落的主題,心清朗了,就有很多被洗滌過的內心獨白,在遺世獨立的中朗誦,細細回味著自己許多未解的過去人生經歷。

五、 夕陽獨行(轉圈):

這段最叫人驚艷的,就是只有一名白色長袍的優人抱著沉重的大鼓,有別於前面的搖曳與抑揚頓挫,獨自在精確的走位中大直徑迴旋,如果以一秒鐘一圈去計算,估計他很有可能轉了 300 圈以上,還真的怕他會不小心暈倒呢!但他有若老僧入定般的,身型與心智皆堅定不移,穩穩的轉完圈站定,彷彿為夕陽歌詠,又向夕陽深情告別。

六、 入夜山嵐 (銅鑼)

這段幾乎都是銅鑼的聲響,優人用迴旋身體的舞蹈方式擊鑼,不禁讓我歎道:短時間小幅度的手勢擊鼓,都已經很難精確掌握節奏,更何況是長時間的擊鼓,還外加大幅度動作,目不視鑼的方式達到群體共生的擊鑼節奏。有若山嵐的奇特意象,有時候它來,有時候它去,也不曉得它跑到哪去!有時透明得似有若無,好像著了一襲無色的裙擺一樣;好像女孩子的裊裊輕舞,毫不激情的步伐,好像在跳又沒有聲息的,卻又漫幻在整座山。在他們一起旋轉、飛躍、打鑼的當中,山嵐就在男舞者的腰間滯留不去!

七、雲海無盡(群鼓)

最後一段,又以更明朗,氣勢更磅礡的群鼓來詮釋無邊無際的浩瀚雲海,有優人們的內在,生命的冶練與創作似乎與山息息相關。山就像他們的母親、父親、老師,可以給他們所有的能量,而且是沒有任何計較的。

隨著鼓聲落幕,我的掌聲停不下來,原本以為這是我自己一人共鳴,但沒想到掌聲絡繹不絕,也引得優人神鼓團員們一再的出來謝幕,估計五次以上,安可聲更是此起彼落,不過到最後,優人們並沒有按大家期望再打一段安可曲,我想這是高品質的心靈與肢體藝術,並不是一種一定要服從多數決意識的表演,優人們終究是結束演出了,而我們也帶著依依不捨,那暫時忘卻名利權慾的純淨之心離席。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