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出氣筒

  • Share this:

不知道 ” 出氣筒 ” 這一詞最初的典故為何?是否果真有一種筒子可以讓人宣洩不滿的情緒?消防界裡面不論是同事或長官部屬之間,經常性的都會有一些輕微衝突與不滿發生,其頻率之高幾乎可以用 ” 每日 ” 二字來形容,可能是因為要辦理的工作項目、雜務太多但可資運用的人員太少,才會經常性的發生卡來卡去、顧此失彼的狀況,但由於無力改變大環境與壓力源頭,所以才會互相的將親近的戰友和搭檔當成出氣筒來使用。

主管長官可能因為背負著一個單位成敗之責任,所以壓力奇大,就自然界的物理現象來說,壓力若過大過久,就會使得受壓的東西產生扭曲,甚至於永遠的形變!而壓力於一個人的人格與心靈也是如此,受壓力奇大的人容易暴躁不安、口不擇言,甚至嚴重的還會因心靈創傷導致價值觀扭曲;同事同儕之間則因為來自各層級不同長官的不同期許與要求而顯得矛盾不已、無所適從 … 所以就會產生一些好笑的現象,就是: 做得好的要跟著做不好的一起被罵,做得好不會巴結的也要罵,做得好又會巴結的要被同事罵,做得好又會巴結又同事人緣好的一樣要罵,因為主管怕被人說不公平;甚至於還有比較非理性的:長得帥長官看不順眼,說帥的不老實,有可能亂搞男女關係,長得醜嫌礙眼有礙觀瞻,破壞公務員形象;體能好的,長官感覺被威脅,體能不好的,長官說你是一條蟲,因為有這樣的事實,所以許多消防人必須自我說服挨罵為工作內容一部分,一邊挨罵一邊心裡算著時間與鐘點費,以免精神衰弱。

但有一種有趣的現象是,只要一發生有需要救災救護的狀況,這些原本互相不滿,甚至幾乎要打起架來的人,卻又能夠立刻切換成義無反顧與通力合作的好搭檔,這在一般的職場上是極為罕見的。可能是因為每一次我們出勤去救災救護,所面對到的畫面與場景,都是讓人感覺更不幸與更讓人感傷的吧!所以相較於本身職場不良體制內的委屈,在這一刻就會瞬間煙消雲散,變成好像沒什麼好計較了。消防界內從早期到現在一直流傳的 ” 打火兄弟 ” 一詞,沒有其他任何公務機關如警察兄弟、郵差兄弟、自來水兄弟、工務兄弟等等,會有如此說法,打火兄弟一詞除了顯示消防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高度的團隊默契與合作才能之外,相對的其實也暴露的工作時間過長,二十四小時待命關在隊上,休悽與共,遇到討厭的同事還不能閃遠遠、不理睬就算了,因此,如果不能相互的接納,包容體諒各種不同的生活習慣,其實也是自找痛苦 … ,而都能做到接納異己、包容接納、互相欣賞的時候,能不變成兄弟嗎?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高 EQ 、不計較、無爭的同理心、同情心,才使得消防同仁甘心繼續當每日出氣筒,對於過時、不合法、理、情的嚴重不良消防體制特別寬容,但這種寬容是好是壞呢?我想是該求個平衡點的時候了,因為時代快速變遷與人口激增,高樓以及各種營業戶、建築物也激增,捷運、高鐵等更需要高度救災軟硬體的地方爭相蓋起,相對於公安維護的難度也成幾何級數倍增,再繼續無爭度日,繼續的人力嚴重不足、無法落實專業分工 ( 人力不足而非戰力不足 ) 、裝備不足、繼續永無止盡的超時過勞工作,只怕不論消防隊或民眾,都將在一些災害狀況下付出沉痛的代價。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