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國軍擔綱救災 這回求援不到

  • Share this: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馬英九政府的救災速度及效率遭國人詬病。多位曾參與九二一地震救災的核心人士指出,九二一地震時,李登輝總統親自召集「高層會議」,直接命令國軍擔綱救災,其它部會各司其職,「絕對不會發生法務部長跑去發便當這種大笑話!」

多位在李登輝政府時期參與九二一救災的核心人士受訪時,比較了李、馬兩任政府面對重大天災的處理方式。

上述人士指出,九二一發生當時,李登輝就派出國安會副秘書長胡為真到中部勘災,發現災情嚴重,非地方政府能處理,國安會幕僚規劃,直接召開了「高層會議」,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國安局長、參謀總長、行政院長和相關部會首長都參加。

李視察災區時,多半由軍方指揮官簡報,參謀總長湯曜明等重要軍職幹部必定隨行,一有問題,李登輝現地裁示後,即時透過軍令系統下達,例如當年負責紀錄、傳遞命令的,就是現任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十軍團司令,是現任退輔會主委高華柱。

受訪者舉例,湯曜明命令部隊「限時」進入各個重災區,到不了視同作戰失敗,軍法處置。比起八八水災第一天,地方政府還得到處找門路「協調國軍支援」,那個體制效率高,可想而知。

除了國防部外,「高層會議」也直接指派各部會任務,例如法務部,要督促各地檢察官查緝哄抬物價、防範治安惡化;勞委會,要統計、處理災區勞工失業的狀況,絕對不可能出現法務、勞工兩位首長「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竟然跑去發便當這種「大笑話」。

【2009/08/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有許多對軍方救災不利與總統領導能力的媒體評論,我有一些內心感受,921地震之時的天候與交通狀況未對救災支援用兵形成太多限制,此次88水災則大為不同,也足以突顯不同類型的天然災害對救災效率產生的關鍵影響,且回憶當年政府在尚未具備完整災害應變機制與相關法令下,初期反應是十分慌亂與遲緩的,具特戰硬底子背景的陸軍總司令陳鎮湘果斷正確的決心與指導,及要求陸軍官兵以準作戰型態的方式投入才是一重要關鍵,媒體及政治人物不應刻意忽略或此刻說三道四自抬身價。 再說軍方因受政府政策影響始終不能確定兵力員額總目標為何,配合改朝換代的政治人物新思維被迫一再精簡,完全未依【打】的需求檢討總員額,例以921地震發生之時,陸軍各作戰區尚轄有裝甲、裝步、摩步旅各一,現在已縮減為二個旅,且配合兵力精簡與國土規劃政策,相對檢討許多營區關閉,因此在救災支援幅度上相對增加,在兵力派遣能力上相對減少,而海空軍歸屬專業部隊性質,根本不離開港口基地,因此整個救災支援任務幾乎全部落在陸軍身上,而更荒謬的是,立法院硬是要求軍方比照公務員調整休假天數,使得義務役人員年休假高達110天以上,平均每個月休假近10天,其後又在無配套下要求軍方連續多次縮短役期至迄今僅勝一年,部隊受此影響扣除雜七雜八因素,實際施訓天數僅餘不連貫的三個半月,除此之外,軍方又顧慮民怨及不足的訓練會肇生危安意外遭外界質疑,檢討刪除許多複雜、危險與困難課目,限縮操課天候與環境,部隊整體戰力可說大幅退化,亦因欠缺足夠訓練與演習磨練,各階幹部本職學能相對退化,加諸又為員額精簡及募兵推動不利,竟貿然下令停止三軍志願役預官與常備士官招訓(改以志願兵轉服),軍士官退補瞬間失序,部隊志願役幹部缺員情況豈一個慘字能形容,經驗傳承中斷更是無以復補,然高層為鞏固領導,刻意枉顧經管倫理破格拔擢失格將領,還因此向下產生裙帶效用,造成建軍備戰指導(揮)能力削弱,數十年經營朔造的紮實力量被糊塗政客這樣逐次侵蝕殆盡的軍隊那裡還有可恃戰力,以今日之災難軍隊本於職責還是會全力相救,至於效率如何災民恐要自求多福,但那些害國害民的可惡政客此刻也別打嘴鼓冒充專家來干擾刻不容緩的救援任務了。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