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成災 國軍AAV7救災

  • Share this:

2009/08/10 13:33

· 2009-08-08

· 新聞速報

· 【中廣新聞/繆宇綸】

「莫拉克」颱風侵台,南部地區豪雨成災,國軍部隊從中午開始,已經陸續投入救災,出動橡皮艇和各式車輛執行救災任務,連海軍陸戰隊剛成軍服役不久的 AAV 7 兩 棲登陸車,也首度參與救災。

國防部在八月五號成立「莫拉克」颱風應變中心,部長陳肇敏在 6 號晚間透過視訊會議,要求各作戰區指揮官與地方政府密切聯繫,當災害發生時,不必等待命令,主動支援地方救災。

今天上午八點 20 分,屏東縣林邊鄉公所向陸軍八軍團申請派遣 V-150 輪型裝甲車救援,陸軍 298 旅派出救援兵力,在上午九點半抵達災區,但因為水勢湍急,一時難以進入,經協調後改派橡皮艇,在中午抵達林邊鄉災區。下午兩點鐘,後續的 17 艘橡皮艇和四輛陸戰隊 AAV 7 兩 棲登陸車也陸續抵達災區投入救災,這也是AAV 7 兩 棲登陸車正式成軍服役以來,首度參與救災行動。

國防部強調,國防部在接獲地方政府提出救災需求時,就已經投入救災兵力,並沒有延誤的情形,國防部將要求派駐各地方政府的聯絡官與地方政府密切聯繫,有救災需求就提出申請,以爭取救災時效,情況緊急時,國軍部隊將不待命令主動投入救災,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軍支援民間災害搶救作業,律定各縣市後備指揮部負責與地方政府協調聯繫,由各作戰區指揮部統籌兵力派遣與指揮,緊急時必須不待命令、主動投入,這一作法在湯曜明任部長時期確定,註定軍方必須永遠背負此一責任,這也間接使得各地方政府亟少重視災防與應變,也吝於投資適當預算整備各類機具物資,當然更未擬定詳確天然災害自救作業程序,一旦遭遇天然災害也只能要求軍方支援,無形中已助長依賴與理所當然的不正確心態;但尚有部分地方首長不但有上述的忽視情況,尚自恃與濫用民意,平時與軍方未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也罷,還排斥或以環保、都市發展等理由要脅搬遷營區與關閉訓場,更有惡性要求編給補償經費者,完全未考量本身對天然災害應變處理的脆弱性,忽視所轄地區與駐在軍隊間具有聯防應變不可或缺的依存性,但軍方為避免糾紛爭端,也多只有退讓與盡力配合的份,這對救災首重的時效而言,是絕對受影響的。

再說軍方近年因政策要求,員額大幅精簡,已有諸多營區關閉,且為落實立院要求官兵每年超過 110 天以上的休假權益,竟連各作戰區戰備待命部隊都得減編,此一情況間接造成救災支援幅度相對變大與派遣兵力變少的情況,任務能力已被削弱而困窘,且海、空軍因其部隊專業屬性,多不能離開港口與基地,陸軍擔負救災任務無形更加重,但為兼顧平、戰任務能靈活執行,還勉力改編部分工兵營為救災工兵營類型,可謂用心良苦,但整體來說,國軍部隊以作戰任務導向的編裝並不能完全滿足重大天然災害搶救需求,仍只能執行有限度救災任務,政府對全民災防與自救能力的規劃與準備工作實不容輕忽,例以此次滂沱大雨灌注不止所產生的水淹澤國情況,在雨勢停歇前也只能派遣亟少數具備兩棲作業能力的部隊與泛水舟車投入便是例子,尤其是連AAV7突擊戰車都派出救災,即已突顯當時災情險惡的情況,實不容小覷;現今,總統憂、各首長荒、災區百姓更是痛苦與一籌莫展,但每遇天然災害便被國人賦予重任的軍方是何感受呢,我想他們正竭盡心力救災中,但也為 " 能力被過度放大 " 而感到憂心匆匆呢 !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