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拔河選手第前途在哪裡

  • Share this:

中華女子拔河隊昨天奪金。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中華女子拔河隊昨天在世運會上七戰皆捷,成功奪金,全場觀眾為之瘋狂;這是在國際上已有「champion(冠軍)」名號的中華女子拔河隊,首次在自己的土地及同胞面前,捧回世界冠軍。

「這是最令我們難忘的一次奪牌!」九名女將興奮躍起,開心秀出長滿厚繭的雙手,五個月集訓期間,她們的手皮不知磨破幾回,隊員笑說:「洗碗可以不用菜瓜布啦!」

年齡廿三至四十歲的女子拔河隊,二○○五年在德國杜易斯堡世運拿金牌,○六、○八年接連拿下世界錦標賽冠軍,戰績輝煌揚名國際,反而國人較陌生。昨天親見女將連連把對手「扳」倒,沸騰歡呼久久不歇。這次衛冕世運成功,歡笑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她們沒有愛美權利,「重力訓練加強底盤,腿特別粗,買褲子都要大一號」,讀北體大的甘林依靜是鄒族小美女,為了比賽顧不了身形。大四生王嘉淇被要求增加體重,雖曾猶豫但很快克服。

「我們的手都長繭了。」中華女子拔河隊昨天奪金,她們從二月開始集訓,手掌不知磨破幾回,笑稱洗碗都不用菜瓜布了。 記者劉學聖/攝影 表現亮眼的她們,對未來卻有隱憂。甘林依靜說,看同隊學姊李姿怡曾當工廠操作員月薪不到二萬元,有些擔心,「之前手掌嚴重磨破,必須媽媽幫我洗澡,她邊洗我邊哭」,一度想放棄,是媽媽鼓勵她「有興趣就要走下去」。

拔河隊長鄭淑芳感慨選手為國爭光,畢業即失業,有的為了配合團隊練習,委屈到工廠領低薪;而她的丈夫陳圳龍擔任拔河隊教練十年,沒有專任教練資格,也沒薪水可領,還一度丟了工作。

「公司知道我要當(拔河)教練,就開除我」,陳圳龍說,炒他魷魚的是一家國際知名運動器材公司,如今他開公司,「我還過得去,希望政府多關心選手」,安排選手到國營事業工作。

他說,馬總統之前說「運動是國力的表現」,選手拿金牌,國家也該想想能為選手做什麼;世運拿金牌教練沒獎金,選手獎金九十萬元另頒國光獎章,工作卻沒保障。沒想到得了世運金牌,她們對前途還是茫然。

【2009/07/20 聯合報】 @ http://udn.com/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