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生別想考軍校與志願兵有其必要

  • Share this:

報考中正預校,設有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條款:大陸來台設籍未滿廿年,沒資格報考,但是設籍滿廿年,卻又過了「十四歲至十八歲」的招生年齡。換句話說,只要是大陸出生,就別想讀預校。

高市鼓山中學國中應屆畢業生張景翔今年想報考中正預校,卻因他在大陸出生,在台設籍未滿廿年,資格不符;今年15歲的張景翔說,若要符合設籍20年規定,他得等到民國107年,那時他已24歲,早過了招生年齡。

「我是台灣人,為何不能考軍校?」他四處陳情,希望儘速修法,「若明年來得及,我願意重考。」

張景翔和母姊住在高市鼓山區自強營區旁,父親已過世;他從小看著軍人在營區進出,嚮往軍旅生活,零用錢都拿去買戰車、飛機模型,還愛穿迷彩褲、軍服。

他說,父親民國38年隨國軍來台,孤獨大半生,十多年前回大陸探親,與母親盧虹蓁結婚。小時候爸爸就期許他當軍人,「當軍人很榮耀。」

張景翔上國中就計畫考中正預校,今年國中畢業,第一次基測358分,信心十足地到中正預校登記入學,沒想到資格審查就被打回票;校方指他在大陸出生,民國87年才取得台灣戶籍,不符招生規定:「大陸地區人民在台設籍須滿廿年」。他很失望,「我是台灣人,卻像二等國民。」

盧虹蓁說,她跟先生在大陸結婚、生子,兒子三歲才取得來台定居資格;她曾勸孩子放棄,但兒子堅持,「孩子不怕苦,一定要念軍校,希望國防部能給孩子機會。」

目前他準備第二次基測,先念普通高中,若明年修法完成,「我願意降級重考中正預校」;若還是來不及,則將目標放在三年後,等高中畢業去考三軍官校、國防大學,「我真的想當軍人。」

【2009/07/09 聯合報】 @ http://udn.com/ 福建出生 想考士兵也遭拒 【聯合報╱記者 李奕昕 /新竹市報導】 2009.07.09 02:44 am

新竹市一名高中生今年報考志願役士兵,因他在大陸福建出生,在台設籍未滿廿年而被拒。

新竹市這名高中應屆畢業生通過體檢,符合常備役體位,但到新竹後備指揮部繳交資料,發現他在大陸福建省出生,兩歲才回台灣定居,在台設籍未滿廿年,送至國防部審查被打回票。

國防部人才招募中心一名軍官說,近年台商子女漸多,各縣市每年都有類似個案報考,相關規定確實有討論空間;但在法令未修改前,上級規定如此,「我也只能勸他們回去好好唸書,再等幾年吧!」

退伍教官陳世平說,設籍限制有國家安全考量,早期兩岸氣氛緊繃時確有必要,但時代不同了,現在嚮往從軍的學子很多,不宜限制太多。

【記者林松青/台北報導】國防部規定設籍台灣廿年的青少年,才能投考軍校和擔任志願役士兵;但十餘年前,曾有一名黃髮白膚的美國青年,被台灣人收養,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後,入營任義務役士兵。

這名美國青年到台灣讀大學,認識台灣同學後獲得台灣同學父母收養,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和居留權。

他決定留台,並服兵役;新竹市政府兵役科曾為是否該徵召他入伍多方商量。這名原美國籍青年主張,不應懷疑他的忠諴。他後來如願入伍受訓並服兵役,當年國防部徵義務役士兵,沒有設籍台灣廿年的規定。

如今國防部設了志願役士兵和投考軍校的設籍年限門檻,理由竟是怕早期黃埔官校有共產黨滲入的例子重演,因此堅持限制。

【2009/07/09 聯合報】 @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岸關係在馬總統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執政後,積極趨向於和解與開放,兩岸黨政人士綿密互訪與透過雙方海基、海協會組織簽訂相關通航、通商等正式協議,依如此進階步調看來,未來發生戰爭衝突的可能性應屬微忽極微,但即便兩岸如此和平互動頻繁,中共在軍事準備工作上卻未有絲毫讓步的善意跡象顯露,因此我國在國防安全作為整備上也不容許有任何鬆懈輕敵,而除屬武力性質的軍事防範工作外,攸關反制敵對我滲透與謀取我軍事情報的反情報工作仍不能大意,猶記得八十四年迄九十年間,曾於部隊內發現大陸來台依親入籍服役役男私秘蒐集重要作戰指管單位相關指管程序與作業、作戰部隊兵力部署資料情況,且又曾於執行某特種測考任務的偵查過程中,除發現北部某重要空軍基地周邊村莊迎娶大陸籍女子比例特高,且同時發現不明人士隱伏無人建物屋頂窺探該主戰基地運作情況,且在察覺遭我方發現與將追捕時,迅速遁入村落潛逃無蹤,另國安單位亦蒐獲中共運用來台依親管道,安排年幼依親人員考入中正預校國中部情形,上述案例情況應能佐證中共滲透情蒐的手段與真實性,且兩岸近展雖突飛猛進,惟迄今我政府仍不同意開放海峽中線直飛也非無故,故兩岸情勢未真正達到正式和解明朗前,相關預防措施仍屬不可偏廢。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