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兵推不開放外界參觀,露出些許蛛絲馬跡難免會遭議論,但通常流於斷章取義,聞聽久之,臉皮厚了也沒啥好辯駁的,但最討厭不過的,則莫屬那種集各種專家於一身的立委所作評述,這且擱著回到正題,兵推雖採電腦模式模擬,也還是會有盲點,例以攻擊軍在登陸地區選定,就不受地形因素限制的,所以會有媒體報導登陸廿餘萬人的超常情況出現,事實上台灣雖四面環海,但真正適於登陸海灘倒是沒幾個,舉例,北海岸金山萬里一線灘底多礁岩,多數自岸向外延伸數百公尺尚不及一人深,登陸船艦老遠就坐底不能靠近,且岸後就是陡峭山脈,沒有發展空間,新竹鹽寮海灘高低潮差更相距達千百公尺遠,雲林、台中海岸性質亦然,人即便能一腳高一腳低勉強爬上岸,重裝備也根本上不了岸,又搭機鳥瞰台17線沿岸,盡是坑坑洞洞漁塭,沒有上萬也有幾千,更有許多海岸築有防海水侵蝕與倒灌的海堤與水泥粽,東部海岸也幾乎盡為礁岩與陡峭地形,那亟少適合登陸地區如福隆、金山、觀音、下湖、枋寮、知本、北埔、大坑罟等海灘,多因幅度太小可容兵力受限,或被鄰近隆起地形或城鎮等瞰(限)制,尤其全台臨海公路後方城鎮密佈,恰利守備運用,自是大大侷限登陸部隊行動,除了地形地物限制外,每天光看氣象,也知一年適於登陸天候沒幾個月,期間還常受熱帶低氣壓影響老有颱風繞來繞去,即便岸上沒下雨,海上也是波濤洶湧,前腳好天氣登上岸,後面鬧個颱風當場進退不得,而能容納高裝載量滾裝貨輪靠泊下卸的港口(供後續主力下卸),陸軍不敢掉以輕心,封港毀港措施早就備妥,防範敵船強闖入港,就上述來看,共軍登陸並不如演習狀況顯示那般容易;但因不論戰爭真假,海空優勢一定難保,陸軍在推演時總不能難堪的直接棄械投降,故各作戰區會在戰力保存措施、後備部隊動員(含軍需物資徵購徵用與車機徵用)、戰力恢復時機與量地用兵作為等重點下功夫,若推演過程及早恢復全戰力,並在熟悉的地形環境中作有效疏散、隱蔽確戰力完整,避過演習攻台軍鍵入的各波空中攻擊,再於敵登陸之際運用地形地物及設置障礙之利奮力一搏,則鹿死誰手還很難定,尤其電腦裁判雙方戰果時,對運用地形交戰產生的效果,倒是會有很大加減分作用的,因此,陸軍戰略層級指揮官當會掌握上述重點運籌帷幄,在態勢極不利的狀況下絞盡腦汁奮力求勝,但還有人會質疑常後備部隊戰力能否達成任務呢,這部分則屬於平日整備經營與評鑑作為,兵推電腦倒是沒法去計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