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眷村功能最後發揮

  • Share this:

最近有些生存遊戲玩家,在桃園軍機場附近的老舊待拆眷村裡玩起對抗遊戲,這還真選對了地方;生存遊戲在台灣發展十餘年,其場地選擇多以灌木雜林及廢棄工廠、營區為主,但諸如眷村此種擁有相當面積,且有建物群聚性質者,應為首選最佳場地,因此種遊戲目的主在尋求帶有高度刺激的趣味性,又因受限仿真槍BB彈的射程短特性,使遊戲對抗雙方必須以模擬軍警"近接戰鬥"技巧(CQB)方式交戰,在建物矗立環境裡相互交戰,絕大部分過程屬逐屋與室內戰鬥,愈是交錯的巷道,愈是複雜不一的室內格局與通道等,增加遊戲仿真程度、困難性與警張度,發現目標到交互射擊,因距離與反應時間亟短,輸贏立現機率甚大,而關係交戰雙方輸贏的關鍵雖是判斷、兵火力運用技巧、小隊默契、交互掩護技術與快速反應能力等,但以完整未拆除的廢棄眷村為遊戲場地,與國軍的住民地戰鬥教練場相較,更有近乎於真實戰場的背景條件,於此種地形環境實施交戰遊戲的雙方,當能獲得亦想不到的絕佳效果,這是擁有悠久文化背景的老舊眷村將從這塊土地上逐漸消失前,所料想不到的最後功能發揮。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