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總統在宴請立委時表示:他也是聽取專家及軍事專業立委意見,大家都說募兵制可行,現在怎麼會說採募兵制,就會有降低軍人服從性的疑慮呢?其實,台灣改採募兵制,並不完全如總統說的怕影響優質青年的上進,而是台灣兵役制被最愛台灣的民進黨政府連續縮減五次,已經短到無法精練成軍。因此與其繼續爛下去,再大的代價也要改採募兵。至於軍人服從性降低的疑慮,如果沒有太多政客們政治力的干擾,這個問題是可以克服的。募兵的首要在支付龐大的人員維持費,高達六、七百億的預算要外加在一個能維持國軍正常運作的年度國防預算之上,另外還要有如士官制度、年資制度、就業就學優待等配套措施。但是現在顯然有人將這筆預算由外加改為內含,這問題就大了。如改為內含,在極度的排擠下,國軍維持的困窘將遠超過民進黨執政時代。為此國軍不得不三軍等比率統裁近三分之一,此幅度之大創下了世界第一,將嚴重動搖國家安全的基礎。當總統在領軍高歌「水上策飛馬、灘頭建奇功」軍歌的同時,我想海軍陸戰隊的同袍們心中正在滴血。他們感覺到國防部在仰體「守勢戰略」的上意下,必然對他們先開刀;海軍在三軍等比率統一裁減之下當然也會先想到他們,誰還管他們是不是美軍評估國軍中唯一有戰力的部隊,那裡還在意他們是共軍唯一「關切」的部隊。事實上,這已經不再是裁幾千人數目的問題,而是一種國家作戰能力的喪失,這種能力的喪失就如同國家被「去勢」,一個去了勢的男人還能作什麼?募兵沒有問題,問題在執行。 【2008/09/22 聯合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募兵制能否成功,國家領導者根本沒有經過客觀評估,只是聽信幾個所謂軍事專家與立委的建議,就貿然要求國防部作為政策來執行,實在是過於輕忽冒險,我們國家的海軍陸戰隊,是經過數十年時間考驗鍛鍊,焠鍊為鋼鐵般的勁旅,但因陸戰隊是依附在海軍裡,處處看海軍臉色,尤其早年預算受制海軍,對其發展影響最大,當年郝伯村先生在總長任內睿智看出這個問題,指示陸戰隊必須擁有等比例的獨立預算,所以才能繼續維持發展保有精良堅實的戰力,後來到了國軍精進案階段,又差點慘遭海軍犧牲,若非因為陸戰隊屬戰略預備隊位階,必須上大簽簽請總統核定才能裁撤,否則陸戰隊今天可能已成為歷史塵埃也說不定,像這樣一個部隊,連美方執行戰力評鑑後,都認為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可我們軍方卻對他的存在價值似乎無所謂;另方面突顯的,則是維持諸如像陸戰隊這樣一支戰力精良的部隊,但不論武器裝備如何新穎精良,穩定的人力來源與合宜的役期還是要素,當政治人物不管後果胡亂縮短役期到軍隊不能忍受地步,且美方又再次來台關切這一問題時,軍方殊不知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受到他國的關注與質疑,是多麼丟臉與可悲的事,竟還能自編一套說詞掩飾應付,這種容易上癮的"說謊營造假象"的毒藥,最終也影響到國民黨的執政團隊來嘗試,忽地拋出全募兵政策,而且要求同步開始執行裁撤員額高達7萬5千人的作業,軍方此際如何吞下這個苦果,決不是智慧與決心的問題,而是良心與道德問題,因為軍方高層長期一再順從呼應現實政治人物的語言治國,搭配編造了無數不切實際地謊言與錯誤政策,已然造成軍隊基層領導運作越來越困難的窘境,現在這些錯誤政策造成的問題已明顯到達無以附加地步,逐漸開始被戳穿,試想當部隊對領導長官失去信心之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無人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