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盧素梅/台北報導】馬英久總統今(二十九)日表示,為了培植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政府除將持續推動「創新產學研發菁英培育計畫」外,也將在四到六年內推動「全募兵制」,透過兵役制度改善,讓更多年輕人在畢業後直接進入產業界,提升台灣競爭力。他認為,大大學畢業生只需要進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就可以投入產業界。 「二○○八年全球玉山高峰論壇暨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年會」上午在台北市喜來登飯店舉行開幕典禮,馬英九與行政院長劉兆玄雙雙出席這項典禮,馬英九在致詞時做出上述表示。馬英九指出,有關人才培育,已經包含在創新產學研研發菁英培育計劃中,這部份將繼續做,由政府負擔部分費用。另外有關擴大培育精密機機械模具表面處理、紡織人才的啟動產業紮根計畫,政府也會繼續做。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項聽起來跟高科技人力沒有直接關係的措施,就是政府準備在四到六年之內推動全募兵制。 他指出,現在的國軍,百分之六十是募兵,百分之四十是徵兵,未來會逐漸減少徵兵,成為全募兵制,主要原因是為了因應產業的發展。 馬英九表示,曾經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告訴他,台灣學資資訊、電子、通訊的大學學生,當了兩年兵後,學了四年,忘了一半,留下了一半也過時了,這話說的坦率而實在。因此他希望透過兵役制度改善,讓更多年輕人在畢業後直接進入產業界,提升台灣競爭力。馬英九認為,大學畢業生只需要做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就可以投入產業界。 但馬英九也肯定國防的重要。他說,平衡產業發展和國防的就是「募兵制」,讓有志於軍事行業的人能夠投入,政府會提供比較好的待遇,不光是薪水,也包括發展的機會,政府要把國軍變成小而強的國防武力。(募兵制 大學畢業受訓四月除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拍手,總統講的真好,台灣的兵役制度與國防政策早被政治人物搞得四不像,國軍歷經精實案、精進案,兵力確已大幅精簡,宣稱已建構完成一支【量適、質精、戰力強】的新國軍,但藍綠政府領導人迄今對建構有效嚇阻威脅所需國軍總兵力目標到底為何,仍沒有定論,這恐怕也是任何國防官員都未必答得出來的,因之,國防部也只能放下專業,被動地依政府領導人政治走向,繼續為兵力精簡規劃與目標配套更亮麗說詞。
可是像【全募兵】這種論點卻是不分藍綠早有的共識,因為此是選票最有效來源,國人顯然普遍欣然受用,自從吃了此帖特效藥後,保國衛民的意志已經完全被消滅殆盡了,軍方在政治壓力下雖極力推動志願役士兵召募,甚至不惜將軍校常備士官停止招生,硬是將士官來源改為志願役士兵轉服,迫使基層部隊放下戰訓本務非投入召募工作不可,但到頭來召募效果仍十分有限,卻造成基層士官慘不忍睹的大量缺員情形,已使部隊維持運作極為困難;而所召入營士兵依意願分發卻多以技勤專長為主,戰鬥與戰鬥支援專長乏人問津,相對義務役人員役期卻已大幅縮短在先,整體訓練、戰備早已不能連貫落實,此情軍內人人盡皆知,國防部此刻還得硬著頭皮大聲稱許政策執行成效良好。
再說軍方兵力精簡作業,根本悖離打、裝、編、訓理則規劃執行,各軍種與兵種彼此間相互角力講價,最後在國防部推出殺手澗【編現合一】的命令下,快刀斬亂麻似的要求將缺員之員額精簡裁撤,搞得各軍種像碰運氣般,誰缺員多裁減員額就多,竟有作戰部隊在整體任務無變動情況下,無故一次裁繳三千多員額;可是各位看官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台澎地區空軍機場與戰機、海軍基地與艦艇數量、陸軍地面防衛作戰幅度等,有任何的減少或縮減嗎,而大量武器裝備籌獲換裝遙遙無期,又有許多主戰裝備關鍵主件已屆壽限未能籌換,軍方所謂已提升的火力涵蓋幅度根本尚未真正可以取代兵力,又因這種惡性精簡與混亂的兵役制度聚合,不只使戰力大幅衰退,未來恐連執行國內重大天然災害搶救都力有未逮了,遑論具備可恃嚇阻能力,所以遇到像釣魚台漁權爭議問題時,有難言之隱的軍方只有縮頭挨罵地混過去。
猶記早期越南前總統阮文紹曾很貼切的言:【軍隊是為政治服務的】,已明顯對應國軍受這種毫無責任地政治亂象影響所生不良情況,且也間接證實了美方評鑑我軍方戰力的觀感【像極第二個巴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