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空軍基地警衛營都編制有一個軍犬班,班內編制五員專技士、六員飼養兵,並分配六頭軍用巡邏犬(狼犬、8歲除役),擔任空軍基地巡邏勤務,軍犬之來源為國軍軍犬育訓中心(后里),每頭軍犬均打有耳號,身上植有相同號碼之條碼晶片,並附有犬籍資料卡一份,註記父母、性別、品種、出生時間、特徵、撥交部隊服役時間、接種疫苗與就醫等紀錄,每月尚有分配伙食與保育費1300元供使用,並須與駐地鄰近獸醫院簽訂醫療支援協定,軍犬及飼養人每年接受育訓中心技能測驗一次(基本服從、障礙超越與五千公尺跑步),軍犬死亡須檢附檢討報告及獸醫院出具之死亡證明(含解破報告),呈報軍種司令部辦理犬籍註銷,通常飼養人與主官都會遭受行政議處。
空軍警衛部隊曾多次在國軍軍犬技能競賽獲得前三名佳績,亦曾有擒獲不法滲透機場份子的紀錄,惜因大多營長不了解特性及用途,未依基地兵要特性與警衛安全重點,交付軍犬班結合巡邏勤務實施仿真狀況演練,軍犬應變反應能力變弱,更有甚者將該建置調入不適任人員,使其功能喪失殆盡,竟致變成部隊死角,與當初學習對象美軍、南非國防軍的發展及實際運用差之千里,最後在民國90年國防部為節約預算及不重視軍犬在軍事上的用途情況下,將國軍軍犬育訓中心裁撤,當初投資上億預算建置之設施、器材、犬隻、訓練人員與營產全數付之流水,自此國軍軍犬編制跟隨著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