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潛艦國造 國防部評估

  • Share this:

由於對美採購潛艦遲遲未有進度,經濟部所屬中船公司最近完成潛艦國造評估報告,在行政院要求下,國防部正針對此報告做可行性評估,沉寂數年的潛艦國造案似乎有再起跡象。據了解,這份報告是委請德籍專業造船顧問撰寫,內容分析台灣自製潛艦的可行性,及預擬的規劃方案。不同於四年前的評估報告,強調美方所報天價的不合理,今年的版本,是扎實的探討如何建造,如何組裝。對美採購八艘柴電潛艦案,是民進黨執政時金額最龐大的軍購案,二○○四年提出時高達四千一百多億的預算,引發國內強烈反彈,甚至被當時在野的國親兩黨批評為「凱子軍購」。現在全案改採二階段,第一階段的可行性評估經費為一百一十七億元,目的在確定商源和構型,獲得全民共識後,再繼續進入實質建造的第二階段。在美國同意售台潛艦後,國內曾經引發潛艦國造的風潮,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小組負責協調,立法院甚至通過一百三十餘位立委連署的決議,要求行政院在向美採購八艘潛艦時,爭取其中六艘以「技術移轉」方式在國內建造。軍方對潛艦國造的態度非常保留,當時國防部長湯曜明甚至在立法院表示,若建造完成測試不合格,出了問題「人命由誰來負責?」因此,當四千多億的高額預算引發軒然大波時,軍方就順勢刪除因立院決議而列入的國造款七百一十九億,潛艦國造無疾而終。據了解,軍方現在的態度,已不像四年前那樣完全排斥。知情人士透露,現任部長陳肇敏在擔任軍備副部長時,對潛艦國造就頗為支持。陳肇敏上任後在立院備詢,也表示將重新檢討潛艦案。由於對美採購極不順遂,軍方現在不排斥任何選項,只要能獲得潛艦就好。據指出,雖然日前傳出對美軍購可能在北京奧運後解凍,但國安高層也有心理準備,若多項採購案不能如期通過,將採取替代方案,潛艦國造正是其中一個選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周邊海域的地形,有16個海域適合潛艇伏擊,幾乎將臺灣呈270度的包圍,其中北部8個伏擊區,涵蓋從淡水河口到秀姑巒溪口區域,南部8個伏擊區則為馬公港南方越過鵝鑾鼻甚至到綠島與蘭嶼之間的海域。臺軍方稱,16個伏擊區位置都在臺灣周遭較深的海域,同時位於南北國際航線與重要港口附近,其中高雄港為臺灣最大的港口,光是為了攔截從臺灣東方與北方南下的可能運輸線,解放軍至少布下了5層攔截網,為反制這16個“伏擊區”所需兵力,至少要32艘潛艇,故海軍在厚實之潛艦戰力建置完成後,能先期抵達這十六個伏擊區,配合P-3C反潛機空中偵巡,以保持台灣東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暢通,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在美軍介入台海時,能夠有安全航道可走,故潛艦建置絕對是有其迫切與必要性的。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