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應用 跟著直覺走
(Large Size Touch Screen Panel)
‧ 聯合新聞網 2008/11/20
從蘋果電腦的 iPhone 手機、惠普的 Touch Smart 電腦,到微軟( Microsoft )的 Surface ,觸控面板取代傳統鍵盤、滑鼠,成為時下最 in 的輸入介面,未來科技產品操作將更加直覺化、人性化。
從蘋果電腦的 iPhone 手機、惠普的 Touch Smart 電腦,到微軟( Microsoft )的 Surface ,觸控面板取代傳統鍵盤、滑鼠,成為時下最 in 的輸入介面,未來科技產品操作將更加直覺化、人性化。
微軟自從 1990 年推出 Windows 3.0 作業系統,以圖像化的軟體操作,取代指令式的 DOS 介面,開創個人電腦( PC )產業歷史上的重大革命。
事隔約 20 年,微軟推出 Surface computer ,多點觸控( Multi-touch )的輸入方式,有別於鍵盤、滑鼠的彆扭, Surface 從硬體操作直覺化的角度出發,被視為 PC 產業發展的另一項重要發明。
多點觸控 … 操作樂趣多樣化
其實觸控面板早已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像是過去的個人數位助理器( PDA ),或蘋果電腦新推出的智慧型手機 iPhone 等手持裝置,都配備觸控面板。不過以往 PDA 要用光筆輸入, iPhone 則只要用手指就可以拖拉文件、圖形,甚至還可以命令圖片檔案縮小或放大,操作上更加方便。
微軟的 Surface 電腦有點像是 iPhone 手機的放大版,把 iPhone 相關觸控功能複製在 Surface 電腦上。
工研院 IEK 產業分析師賴彥中認為,隨著微軟 Surface 推出,將引爆大尺寸的觸控面板商機。
過去由於成本考量,手持式電子產品觸控面板多選擇電阻式;而紅外線、超音波或表面電容式等觸控面板技術,將隨著多樣化的大尺寸面板應用產品推出而日漸普及。
與一般觸控面板不同的是, Surface 電腦並非直接在面板上或面板外側裝設觸控模組,而是在主機內部以五部 CCD 攝影機及一部 DLP 投影機,達到判別觸控訊號的目的, Surface 可以感應使用者的手勢方向、力道,就像寫書法或作畫一樣,使用者的手指力道不同,力道重的手指會讓著墨的地方顏色更深,反之則相反。
重要發明 … 引爆大尺寸商機
另外 Surface 支援無線區域網路( WLAN )和藍牙( Bluetooth )等無線傳輸技術。使用者在讀取存放在 PDA ;或數位相機裡的檔案文件時,只需要將裝置放在 Surface 電腦表面上,就可直接在螢幕上顯現內容。
另外目前已量產、適用於大尺寸面板的觸控技術皆屬單點觸控,像是銀行提款機或 Kiosk 等以簡易點選功能為主的電子機台。而 Surface 支援多點觸控功能。
以往觸控面板上如果有兩個物體同時碰觸,就無法判斷訊號來源,但透過新的技術,可以偵測「同一時間的多個訊號」。
隨著觸控面板技術不斷演進,加上使用方便、利於互動等特性,應用範圍已逐漸從過往的商業空間,推進到一般民眾的生活周邊。
事實上,已有多家電腦業者推出配備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 NB )機種。
隨著觸控面板流行,未來電腦的人機介面將更為直覺,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電腦的輸出入裝置,就像遊戲機 Wii 一樣,勢必將衍生出更多令人意想不到操作樂趣。
【經濟日報 ╱ 記者曾仁凱】